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580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7:27
一种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轿顶,其特征在于,具备:照明灯罩,安装于轿厢室的轿顶;照明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照明灯罩内;以及外壳,以紧密包围所述照明灯罩的四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轿顶;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形成有进行拆除所述照明装置的操作所需的空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设置于电梯的轿厢的轿顶的轿顶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梯的轿厢的轿顶设置有用于照亮轿厢室内的照明装置。以往的常规照明装置具备由荧光灯或LED灯等构成的照明灯,以及包围这些照明灯的照明灯罩。照明装置不仅仅单纯地用于照亮轿厢室内,还是决定乘客对轿厢室内的印象的重量设计要素,因此,以往存在各种形式的照明装置。在这种轿顶照明装置中,便于进行照明装置的维护作业也很重要,照明装置的维护作业例如是更换发生故障或使用寿命耗尽的照明灯,或者对照明灯罩内进行清理等。在轿顶照明装置的检查、照明灯的更换作业中,存在工作人员进入轿厢的上方并通过轿顶的检查口进行作业的情况,以及在轿厢室内进行作业的情况。出于更加重视作业的安全性的趋势,在近几年的轿顶照明装置中,能够在轿厢室内进行照明灯的更换作业和检查作业的构造的照明装置多了起来。从轿厢室内进行轿顶照明装置的维护作业时,工作人员站在梯凳上打开照明灯罩,并被迫采取上仰的难受姿势。以往,对轿顶照明装置进行了改良,使得能够通过从轿厢室内进行作业来方便地拆装或者开闭灯罩。在通常所普及的标准型电梯中,轿厢的轿顶距离底面大多为2米左右。对于个子较高的利用者来说,伸手就能够触碰到轿顶照明装置。假设轿顶照明装置的外壳等是能够被第三者轻易打开的构造,则存在被摆弄的危险性。相反,对于维护作业来说,设置成不使用特殊的专用工具就无法打开照明灯罩等,或者设置成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步骤,并非优选。也就是说,需要以良好的作业性为前提实现防止被摆弄。本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该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不需要特殊的专用工作和复杂的操作步骤就能够方便地对照明装置进行更换和检查,而且能够防止被摆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轿顶,其特征在于,具备:照明灯罩,安装于轿厢室的轿顶;照明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照明灯罩内;以及外壳,以紧密包围所述照明灯罩的四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轿顶;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形成有进行拆除所述照明装置的操作所需的空隙。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所述照明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照明灯罩内,通过使所述照明装置向下方移动,能够使所述照明装置脱离所述照明灯罩。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所述外壳被分割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照明灯罩相对移动,通过所述相对移动,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形成进行拆除所述照明装置的操作所需的空隙。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在从所述轿顶垂设、并用于对所述外壳的与移动方向平行的侧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上,形成有允许所述外壳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长孔;通过插入所述长孔的紧固部件来固定所述外壳。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在从所述轿顶垂设、并用于对所述外壳的与移动方向平行的侧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上,形成有向外侧翻折的翻折部;在所述外壳的侧面,形成有与所述翻折部重叠的、向内侧翻折的翻折部;在所述支承部件的翻折部与所述外壳的翻折部重叠的台阶部,形成有允许所述外壳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长孔;通过插入所述长孔的紧固部件来固定所述外壳。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在与所述照明装置相反的一侧,通过支轴将所述外壳可旋转地支承在从轿顶垂设的支承部件上,在将所述外壳保持为水平姿态时,通过从产生于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的空隙插入板状的工具,从而打开所述外壳。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在所述照明灯罩上,设置有从所述轿顶进行操作从而使所述照明灯罩上下移动的螺栓机构。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将所述照明装置可拆装地保持在所述照明灯罩上的单元包括:V形弹簧,安装于所述照明装置;以及弹簧支架,供所述V形弹簧卡合。另外,在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中,所述照明装置由更换包含光源在内的整个照明组装单元的形式的照明装置构成。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该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不需要特殊的专用工作和复杂的操作步骤就能够方便地对照明装置进行更换和检查,而且能够防止被摆弄。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配置位置与轿厢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图2是从轿厢内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轿顶仰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的A-B-C线截面的图。图4是示出图3中的外壳移动后的状态的图。图5是图2中的外壳移动后的状态下的轿顶仰视图。图6是示出拉下图4中的照明装置的状态的图。图7是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示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图。图8是示出图7中的D-D线截面的图。图9是示出在支承部件与外壳重叠的台阶部设置的长孔的图。图10是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示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图11是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示出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图12是示出打开图11中的外壳的状态的图。图13是从与图3相同的方向示出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变形例的图。图14是示出图13中的照明灯罩下降的状态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轿厢12:侧板13:轿顶15:轿顶照明装置16:照明灯罩18:外壳19:支承部件20:照明装置20a:透光部24:V形弹簧25:弹簧支架21:紧固部件22:长孔30:紧固部件31:台阶面34:支承部件35:支轴38:照明灯罩4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的配置位置与轿厢之间的关系的立体图。图2是从轿厢内观察轿顶照明装置的轿顶仰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的A-B-C线截面的图。在图1、图2中,附图标记10表示轿厢,11表示底面,15表示轿顶照明装置。在轿厢10中,围绕形成外壁的侧板12构成有轿厢室。在轿厢10的前面侧形成有轿厢出入口。在轿顶13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轿顶照明装置15,该轿顶照明装置15占据轿顶13的大部分的面积。大体而言,轿顶照明装置15具备:照明装置20,安装于轿顶的中央部分;以及两个一组的外壳18、18,配置成紧密包围该照明装置20的四周。照明装置20构成为如下的组装单元:在四角形的本体中预先组装有作为光源的LED元件。对于发生故障的照明装置20来说,以组装单元为单位进行更换,而不是单独地更换光源。在照明装置20的下表面呈凸缘状地形成有使光散射透过的透光部20a。在照明装置20的外侧,以包围四周的方式从轿顶垂设有照明灯罩16(参照图3)。照明灯罩16为包围照明装置20的框状,从而避免虫子和尘埃进入,在安装有照明装置20的状态下,照明灯罩16的下端抵接在透光部20a的上表面。如图3所示,该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0通过卡合保持单元,可拆装地安装于轿顶13,在该卡合保持单元中采用了V形弹簧。卡合保持单元是V形弹簧24与弹簧支架25的组合。V形弹簧24以V字的顶点朝向下方的方式安装在照明装置20的侧面。弹簧支架25固定在靠近阅读者侧的照明灯罩16上,在图3中省略了该靠近阅读者侧的照明灯罩1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轿顶,其特征在于,具备:照明灯罩,安装于轿厢室的轿顶;照明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照明灯罩内;以及外壳,以紧密包围所述照明灯罩的四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轿顶;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形成有进行拆除所述照明装置的操作所需的空隙。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0.27 JP 2016-2109731.一种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安装于电梯的轿厢的轿顶,其特征在于,具备:照明灯罩,安装于轿厢室的轿顶;照明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照明灯罩内;以及外壳,以紧密包围所述照明灯罩的四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轿顶;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形成有进行拆除所述照明装置的操作所需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可拆装地安装在所述照明灯罩内,通过使所述照明装置向下方移动,能够使所述照明装置脱离所述照明灯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被分割成能够相对于所述照明灯罩相对移动,通过所述相对移动,在所述外壳与所述照明灯罩之间形成进行拆除所述照明装置的操作所需的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轿顶垂设、并用于对所述外壳的与移动方向平行的侧面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上,形成有允许所述外壳沿水平方向移动的长孔;通过插入所述长孔的紧固部件来固定所述外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的轿顶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川纮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