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52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通过机架起支撑作用,旋转轴轴向水平地转动设置于机架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转动,并可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停止;旋转轴带动其上设置的翻转件同步旋转,翻转件上开设放置腔,放置腔正对轨道设置,铸锭从轨道中进入放置腔内,启动驱动装置使其带动铸锭同步转动,铸锭翻转后被重新放置于轨道上的另一位置开始运输,铸锭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动,即可完成翻转的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依靠机械作用完成铸锭的翻转操作,使铸锭逐个按顺序翻转,翻转前的底面转为翻转后的顶面,转动操作具有统一标准,保证每次都可转动到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造生产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液体在铸锭机中成型脱模后需要进行翻锭,现有的翻锭操作依靠人工或者自由落体翻转,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自由落体翻转容易翻转不到位出现卡死情况。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二次滑道的翻转方式使铸锭翻转的设备,铸锭从模具03中脱模后,先落到一次滑道01上,铸锭沿一次滑道向下运动,在一次滑道02的末端自由下落,在重力的作用下翻转,并落入二次滑道02上,顶部变为底部;图中标注A的两个铸锭为翻转不到位的情况,B为翻转到位的情况,铸锭下落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难免出现翻转不到位的情况,对连续生产造成干扰,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翻转装置,能够准确可靠地翻转铸锭,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能够准确可靠地实现铸锭翻转,避免出现卡锭的问题,保证连续生产,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包括:机架;旋转轴,轴向水平地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驱动装置,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能够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并定位停止;翻转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上,随所述旋转轴同步旋转;所述翻转件上开设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对正输送铸锭的轨道并能够容纳从轨道上输入的铸锭,所述放置腔中的铸锭由所述翻转件带动翻转、翻转后重新放在轨道上运输。可选地,所述翻转件包括两块板面垂直于所述旋转轴轴向的板件,板件通过平键与所述旋转轴连接,两块板件上对应开设梯形的所述放置腔。可选地,所述翻转件的每块板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压盖压紧固定;所述旋转轴为阶梯轴,安装所述翻转件的两个板件的位置分别设置定位阶梯,在两块板件相背的外侧面处设置用于将板件压紧在阶梯上的轴端挡圈。可选地,两块板件为尺寸相同的圆形平板,每块板件上均匀设置2~4个所述放置腔。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经所述减速机降速后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可选地,所述翻转件的两块板件设置于轨道的两条输送链之间。可选地,所述旋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通过机架起支撑作用,旋转轴轴向水平地转动设置于机架上,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轴转动,并可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停止;旋转轴带动其上设置的翻转件同步旋转,翻转件上开设放置腔,放置腔正对轨道设置,铸锭从轨道中进入放置腔内,启动驱动装置使其带动铸锭同步转动,铸锭翻转后被重新放置于轨道上的另一位置开始运输,铸锭以旋转轴为中心转动,即可完成翻转的操作。本技术提供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依靠机械作用完成铸锭的翻转操作,使铸锭逐个按顺序翻转,翻转前的底面转为翻转后的顶面,转动操作具有统一标准,保证每次都可转动到位,通过转动的方式可实现连续不断的翻转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一、二次滑道的翻转方式使铸锭翻转的设备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翻转件中一个板件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驱动装置3处的局部结构图。图中包括:机架1、旋转轴2、驱动装置3、电机31、减速机32、翻转件4、放置腔41、压盖42、轴端挡圈43、轴承座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能够准确可靠地实现铸锭翻转,避免出现卡锭的问题,保证连续生产。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如图2至图4所示,分别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的正视图、侧视图及俯视图。该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轴2、驱动装置3、翻转件4等结构,其中机架1起支撑作用,设置在地面上,其他的部件安装在机架1上,旋转轴2轴向水平地转动设置于机架1上,可作轴向转动;驱动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于旋转轴2,能够驱动旋转轴2转动并定位停止,从而准确地控制旋转轴2的转动角度。翻转件4设置于旋转轴2上,随旋转轴2同步旋转;翻转件4上开设放置腔41,放置腔41对正输送铸锭的轨道,并能够容纳从轨道上输入的铸锭,铸锭由轨道带动运输,进入放置腔41后,铸锭由翻转件4带动翻转、翻转后重新放在轨道上运输。翻转前的轨道与翻转后的轨道可为同一条,铸锭翻转180度重新放置到轨道上,底面翻转成为顶面;也可以为不同的轨道,铸锭翻转某一角度后,底面平行于翻转后的轨道,放在轨道上被继续运输。本技术所提供的装置,通过独立设置的驱动装置3作为动力部件,带动翻转件4作运动,由翻转件4卡装铸锭,使铸锭随之被翻转,相对于传统的一、二次滑道的翻转方式,本装置可以唯一确定铸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保每个铸锭都能翻转到位,不会出现卡锭等问题,通过转动的方式可以实现连续的翻转操作。在上述方案地基础上,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翻转件4包括两块板面垂直于旋转轴2轴向的板件,板件通过平键与旋转轴2连接,两块板件上对应开设梯形的放置腔41。两块板件之间的距离小于铸锭的长度,铸锭由两块板件构成的两个支点承托。铸锭对板件的受力沿板面方向,因此板件可承受铸锭的重力,通过简单的部件实现铸锭的承托与翻转,简化整个装置的结构。除了两块板件之外,其他可承托铸锭并由转轴翻转的结构也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地,翻转件4的每块板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压盖42压紧固定,如图5所示,为翻转件4中一个板件的局部结构图,两个压盖42可增加板件的厚度,提高固定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晃动。旋转轴2为阶梯轴,旋转轴2的中间直径大,两端直径小,安装翻转件4的两个板件的位置分别设置定位阶梯,通过阶梯实现定位;在两块板件相背的外侧面处,也即靠近旋转轴2两端的位置设置轴端挡圈43,轴端挡圈43用于将板件压紧在阶梯上,轴端挡圈43与旋转轴2为过盈配合,一侧面与压盖42接触,将压盖42及板件紧压于阶梯面上。优选地,因旋转轴2作转动,为了使转动更加平稳,将两块板件设置为尺寸相同的圆形平板,每块板件上均匀设置2~4个放置腔41;若仅有一个放置腔41则翻转效率低下,两个放置腔41时,在将一个铸锭放置到位后,下一个铸锭随即进入另一放置腔41中,以此不断循环往复;若设置四个放置腔,每次仅需转动90度即可取放,提高了翻转的效率。具体地,驱动装置3包括电机31和减速机32,减速机32固定于机架1上,电机31固定在减速机32上,电机31经减速机32降速后驱动旋转轴2转动,电机31可选用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具体地,翻转件4的两块板件设置于轨道的两条输送链之间,整个装置可设置在轨道的中间,在不影响轨道整体结构的情况可进行翻转的操作。如图6所示,为驱动装置3处的局部结构图,旋转轴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5连接于机架1上,在机架1连接旋转轴2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轴(2),轴向水平地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驱动装置(3),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2),能够驱动所述旋转轴(2)转动并定位停止;翻转件(4),设置于所述旋转轴(2)上,随所述旋转轴(2)同步旋转;所述翻转件(4)上开设放置腔(41),所述放置腔(41)对正输送铸锭的轨道并能够容纳从轨道上输入的铸锭,所述放置腔(41)中的铸锭由所述翻转件(4)带动翻转、翻转后重新放在轨道上运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旋转轴(2),轴向水平地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驱动装置(3),输出端连接于所述旋转轴(2),能够驱动所述旋转轴(2)转动并定位停止;翻转件(4),设置于所述旋转轴(2)上,随所述旋转轴(2)同步旋转;所述翻转件(4)上开设放置腔(41),所述放置腔(41)对正输送铸锭的轨道并能够容纳从轨道上输入的铸锭,所述放置腔(41)中的铸锭由所述翻转件(4)带动翻转、翻转后重新放在轨道上运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4)包括两块板面垂直于所述旋转轴(2)轴向的板件,板件通过平键与所述旋转轴(2)连接,两块板件上对应开设梯形的所述放置腔(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锭连续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4)的每块板件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田汤文远熊家政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火炬工业炉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