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633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13:13
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主要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斗子和滚轮,小推车的盖板为移动结构,且盖板的最大移动范围等于滑槽的长度,建筑工人在装载物料时,可将盖板拉伸出来,通过盖板将物料推送至斗子内部,减少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不会太疲惫;设置有建材固定装置,且挡板为拆卸结构,建筑工人可通过斗子和建材固定装置运输较长的建筑建材,从而增加了小推车的功能性,使其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在建筑行业,小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小推车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水泥小推车在工地上使用的非常广泛。在现有的技术中,大部分小推车设计结构简单,不具备盖板装置,导致工人在搬运物料时易洒落,此外现有的技术中,小推车为不可拆卸结构,且不具备建材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小推车不具备盖板装置,导致工人在搬运物料时易洒落的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小推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主要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架、第二连接架、斗子和滚轮,所述盖板穿插在连接杆的内部,且连接杆的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末端均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末端设置有弹簧,所述斗子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建材固定装置,且斗子的前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旋转轴与第一固定杆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杆通过旋转轴与第二固定杆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滚轮设置于斗子的左右两侧,且滚轮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盖板为移动结构,且盖板的最大移动范围等于滑槽的长度。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均穿插在连接杆的内部。所述建材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螺栓、挤块和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外侧穿插有螺栓,螺栓的末端设置有挤块,挤块的末端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为开口状结构,且固定板每两个为一组关于斗子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均设置有两根,且第二固定杆的末端与斗子之间为无缝连接。有益效果1.小推车的盖板为移动结构,且盖板的最大移动范围等于滑槽的长度,建筑工人在装载物料时,可将盖板拉伸出来,通过盖板将物料推送至斗子内部,减少了建筑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不会太疲惫;设置有建材固定装置,且挡板为拆卸结构,建筑工人可通过斗子和建材固定装置运输较长的建筑建材,从而增加了小推车的功能性,使其适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板,2、连接杆,3、滑槽,4、第一连接架,5、第二连接架,6、固定块,7、建材固定装置,701、第一固定板,702、螺栓,703、挤块,704、第二固定板,8、弹簧,9、斗子,10、挡板,11、旋转轴,12、第一固定杆,13、固定孔,14、第二固定杆,15、滚轮,16、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4所示,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主要包括盖板1、连接杆2、滑槽3、第一连接架4、第二连接架5、固定块6、建材固定装置7、弹簧8、斗子9、挡板10、旋转轴11、第一固定杆12、固定孔13、第二固定杆14、滚轮15和支撑柱16,盖板1穿插在连接杆2的内部,且连接杆2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盖板1为移动结构,且盖板1的最大移动范围等于滑槽3的长度,这样设置可借助盖板1的支撑力来输送物料,且可以遮挡物料防止物料外洒,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的末端均设置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末端设置有弹簧8,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且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均穿插在连接杆2的内部,这样设置便于建筑工人通过移动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推动固定块6移动,斗子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建材固定装置7,且斗子9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0,建材固定装置7包括第一固定板701、螺栓702、挤块703和第二固定板704,且第一固定板701的外侧穿插有螺栓702,螺栓702的末端设置有挤块703,挤块703的末端与第二固定板704相连接,这样设置通过固定较长的建筑建材,从而扩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第一固定板701为开口状结构,且第一固定板701每两个为一组关于斗子9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这样设置可将较长的建筑建材穿插在第一固定板701上,且两边设置第一固定板701使建筑工人使用小推车时能保持平衡,挡板10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旋转轴11与第一固定杆12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杆12通过旋转轴11与第二固定杆14相连接,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4均设置有两根,且第二固定杆14的末端与斗子9之间为无缝连接,这样设置通过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4固定挡板10,且运输建材时使该装置能更加牢固,第一固定杆12上设置有固定孔13,滚轮15设置于斗子9的左右两侧,且滚轮15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16。使用建筑施工用小推车时,建筑工人将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均向内侧移动,在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的作用下带动固定块6往滑槽3内部移动,当固定块6移动到滑槽3的内部时,将盖板1拉至滑槽3的末端,在装载物料时,可借助盖板1的支撑力来推送物料至斗子9内部,此外,在输送物料时盖板1可以遮挡物料,防止物料洒落出来,在输送较长的建筑板材时,通过合页带动挡板10旋转,挡板10旋转至第一固定杆12和第二固定杆14的最大长度,这样建筑工人可将建筑板材放置在斗子9和挡板10上,与此同时,可将建筑板材穿插在第一固定板701的内部,根据建材的粗细来调整螺栓702,通过拧紧螺栓702带动挤块703和第二固定板704移动,从而第二固定板704可对建材起到挤压固定的作用,最终拓展了该装置的使用范围。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技术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主要包括盖板(1)、第一连接架(4)、第二连接架(5)、斗子(9)和滚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穿插在连接杆(2)的内部,且连接杆(2)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所述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的末端均设置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末端设置有弹簧(8),所述斗子(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建材固定装置(7),且斗子(9)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旋转轴(11)与第一固定杆(12)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杆(12)通过旋转轴(11)与第二固定杆(14)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设置有固定孔(13),所述滚轮(15)设置于斗子(9)的左右两侧,且滚轮(15)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主要包括盖板(1)、第一连接架(4)、第二连接架(5)、斗子(9)和滚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穿插在连接杆(2)的内部,且连接杆(2)的内部设置有滑槽(3),所述第一连接架(4)和第二连接架(5)的末端均设置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末端设置有弹簧(8),所述斗子(9)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建材固定装置(7),且斗子(9)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的左右两侧均通过旋转轴(11)与第一固定杆(12)相连接,且第一固定杆(12)通过旋转轴(11)与第二固定杆(14)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12)上设置有固定孔(13),所述滚轮(15)设置于斗子(9)的左右两侧,且滚轮(15)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柱(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小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为移动结构,且盖板(1)的最大移动范围等于滑槽(3)的长度。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毓珍刘毓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梵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