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6089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石油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包括支撑筒,支撑筒前端的外周具有螺纹并能够通过螺纹旋入阀箱,还包括拉杆、拉杆螺母和手柄,拉杆上具有螺纹段,拉杆螺母旋在拉杆的螺纹段上,对应拉杆螺母在支撑筒后端的中心位置开有安装通孔,拉杆螺母的后部装配在安装通孔中且二者间隙配合,前端外缘上具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位于支撑筒的内底部,手柄固定在拉杆螺母的后部,拉杆的前端具有与柱塞连接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本装置实现了柱塞压入取出装置的一体化,而且在实际应用时,操作方便,可实现柱塞的快速更换,操作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便于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田施工和环保行业用柱塞泵的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属于石油机械、环保机械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柱塞泵是高压力流体输送的关键设备,现已广泛应用在油田施工、环保行业、陶瓷、非金属、化工、矿山等领域。柱塞是该设备的关键工作部件,也是易损件,但设备在高压力输送作业时,柱塞磨损较快,因此需要一种可快速更换柱塞的工具。传统柱塞的压入、取出装置是分体的。其中:柱塞的压入装置如图2所示,当柱塞9压入时,首先将柱塞9放入阀箱8中,然后将支撑筒6旋入阀箱8的螺纹孔,再将顶杆7旋入支撑筒6,通过旋转顶杆7,将柱塞9压入阀箱8的盘根密封中。柱塞的取出装置如图3所示,柱塞9取出时,将螺杆10旋入柱塞9,通过往复移动滑锤11产生的惯性力将柱塞9取出。上述压入、取出方式在实际应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为分体式,制造工序繁琐,综合生产加工成本高。2、劳动强度大,更换柱塞时间长,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能够实现柱塞快速更换的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本技术所述的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包括支撑筒,支撑筒前端的外周具有螺纹并能够通过螺纹旋入阀箱,还包括拉杆、拉杆螺母和手柄,拉杆上具有螺纹段,拉杆螺母旋在拉杆的螺纹段上,对应拉杆螺母在支撑筒后端的中心位置开有安装通孔,拉杆螺母的后部装配在安装通孔中且二者间隙配合,拉杆螺母的前端外缘上具有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位于支撑筒的内底部,手柄固定在拉杆螺母的后部,拉杆的前端具有与柱塞连接的螺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当需要压入柱塞时,将柱塞放入阀箱中,然后将支撑筒旋入阀箱,旋转拉杆,使拉杆的前端与柱塞自身的螺孔螺纹联接,之后固定手柄、继续旋转拉杆,将柱塞压入阀箱的盘根密封中。当需要取出柱塞时,旋转手柄,通过手柄带动拉杆螺母旋转,因柱塞定位在阀箱中、拉杆前端与柱塞螺纹连接,因此,拉杆螺母旋转时,拉杆反向回退(即逐渐远离阀箱),并带动柱塞向支撑筒一侧移动,将柱塞取出。由上述可知,相比传统的柱塞压入装置以及柱塞取出装置,本技术的设计更为巧妙,通过本技术所述装置既能实现柱塞的压入、又能实现柱塞的取出,即实现了柱塞压入取出装置的一体化,整体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制作成本低。在实际应用时,操作方便,可实现柱塞的快速更换,操作效率高,实用性强。优选的,所述的手柄与拉杆螺母采用过盈配合,通过过盈配合方式能够实现手柄和拉杆螺母的固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手柄与拉杆螺母通过紧定螺钉固定连接,防止长时间使用后二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紧固件将手柄固定在拉杆螺母上,确保二者同步动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通过本装置既能实现柱塞的压入、又能实现柱塞的取出,即实现了柱塞压入取出装置的一体化,而且在实际应用时,操作方便,可实现柱塞的快速更换,操作效率高,实用性强,同时便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柱塞压入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传统柱塞取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拉杆;2、手柄;3、紧定螺钉;4、拉杆螺母;5、限位台阶;6、支撑筒;7、顶杆;8、阀箱;9、柱塞;10、螺杆;11、滑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包括支撑筒6、拉杆1、拉杆螺母4和手柄2,支撑筒6前端的外周具有螺纹并能够通过螺纹旋入阀箱8,拉杆1上具有螺纹段,拉杆螺母4旋在拉杆1的螺纹段上,对应拉杆螺母4在支撑筒6后端的中心位置开有安装通孔,拉杆螺母4的后部装配在安装通孔中(二者间隙配合),前端外缘上具有限位台阶5,限位台阶5位于支撑筒6的内底部,手柄2固定在拉杆螺母4的后部,拉杆1的前端具有与柱塞9连接的螺纹。本实施例中,手柄2与拉杆螺母4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同时为了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手柄2与拉杆螺母4二者之间发生相对旋转,因此,再通过紧定螺钉3将手柄2与拉杆螺母4固定连接,确保二者同步动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过程如下:当需要压入柱塞9时,将柱塞9放入阀箱8中,然后将支撑筒6旋入阀箱8,旋转拉杆1,使拉杆1的前端与柱塞9自身的螺孔螺纹联接,之后固定手柄2、继续旋转拉杆1,将柱塞9压入阀箱8的盘根密封中。当需要取出柱塞9时,旋转手柄2,通过手柄2带动拉杆螺母4旋转,因柱塞9定位在阀箱8中、拉杆1前端与柱塞9螺纹连接,因此,拉杆螺母4旋转时,拉杆1反向回退(即逐渐远离阀箱8),并带动柱塞9向支撑筒6一侧移动,将柱塞9取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包括支撑筒(6),支撑筒(6)前端的外周具有螺纹并能够通过螺纹旋入阀箱(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1)、拉杆螺母(4)和手柄(2),拉杆(1)上具有螺纹段,拉杆螺母(4)旋在拉杆(1)的螺纹段上,对应拉杆螺母(4)在支撑筒(6)后端的中心位置开有安装通孔,拉杆螺母(4)的后部装配在安装通孔中且二者间隙配合,拉杆螺母(4)的前端外缘上具有限位台阶(5),限位台阶(5)位于支撑筒(6)的内底部,手柄(2)固定在拉杆螺母(4)的后部,拉杆(1)的前端具有与柱塞(9)连接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压入取出一体式装置,包括支撑筒(6),支撑筒(6)前端的外周具有螺纹并能够通过螺纹旋入阀箱(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杆(1)、拉杆螺母(4)和手柄(2),拉杆(1)上具有螺纹段,拉杆螺母(4)旋在拉杆(1)的螺纹段上,对应拉杆螺母(4)在支撑筒(6)后端的中心位置开有安装通孔,拉杆螺母(4)的后部装配在安装通孔中且二者间隙配合,拉杆螺母(4)的前端外缘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克雷岳林荆静李海杰王泽刚荆鸿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晨钟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