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基复合材料,具体是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原位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中颗粒增强体制备所需的原材料资源丰富,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可设计性强,有着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如高比强度、高比模量、高比刚度、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等,因而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汽车工业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制约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弹性模量不能符合应用的要求,作为结构材料,一般要求弹性模量要达到80GPa,有些要求还要更高。由此可见,在满足复合材料的其它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开发高弹性模量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满足应用需求是非常必要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大致分为固态合成技术、液态合成技术和其他合成技术。原位反应合成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具有突破性的复合技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该方法在技术方面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因而被认为是当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业化最有效途径之一。原位反应制备技术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增强颗粒是在制备过程中,通过组元之间的化学反应从铝基体中原位形核、长大原位生成的。与传统外加颗粒的铝基复合材料相比,原位合成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优点如下:(1)原位自生的增强颗粒相在基体中热力学条件稳定,尤其当铝基复合材料在较高温下应用时,增强颗粒相不会发生分解或转变成其它物相,因此,复合材料的宏观物理、化学等性能能够得到保证。(2)原位合成的颗粒增强相与Al基体的界面清洁,为原子间结合,界面强度高。(3)原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氟盐的准备:将反应所需的氟盐在干燥箱中烘干去除结晶水,随炉冷却后研磨并按比例称量,用铝箔包覆待用;(2)原位微/纳米颗粒强化:将纯铝在中频坩埚式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待温度升至反应温度后,将步骤(1)中已备好的氟盐放入坩埚中,并用石墨棒搅拌均匀,随后在电磁场作用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在基体中得到微/纳米TiB2和ZrB2颗粒,对获得的复合材料熔体进行精炼、除渣、除气,获得复合材料熔体并静置待用;(3)合金化:对步骤(2)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合金化。即依次向熔体内加入纯Zn,纯Cu,Al‑Zr,Al‑Mn,Al‑Er和Al‑Y中间合金,在电磁场作用下反应一定的时间,随后对熔体再次进行精炼、除渣、除气;随后将纯Mg加入熔体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随后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在预热的铜模中浇注;(4)均匀化处理:对步骤(3)制得的复合材料铸锭冷却后,进行均匀化处理,以此来消除组织偏析;(5)变形加工处理:为了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强度,对步骤(4)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变形加工处理;(6)热处理:将步骤(4)变形加工处理后获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氟盐的准备:将反应所需的氟盐在干燥箱中烘干去除结晶水,随炉冷却后研磨并按比例称量,用铝箔包覆待用;(2)原位微/纳米颗粒强化:将纯铝在中频坩埚式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待温度升至反应温度后,将步骤(1)中已备好的氟盐放入坩埚中,并用石墨棒搅拌均匀,随后在电磁场作用下反应一定的时间,在基体中得到微/纳米TiB2和ZrB2颗粒,对获得的复合材料熔体进行精炼、除渣、除气,获得复合材料熔体并静置待用;(3)合金化:对步骤(2)所得的复合材料进行合金化。即依次向熔体内加入纯Zn,纯Cu,Al-Zr,Al-Mn,Al-Er和Al-Y中间合金,在电磁场作用下反应一定的时间,随后对熔体再次进行精炼、除渣、除气;随后将纯Mg加入熔体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随后待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在预热的铜模中浇注;(4)均匀化处理:对步骤(3)制得的复合材料铸锭冷却后,进行均匀化处理,以此来消除组织偏析;(5)变形加工处理:为了进一步提升复合材料强度,对步骤(4)得到的复合材料进行变形加工处理;(6)热处理:将步骤(4)变形加工处理后获得的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使强化相析出,实现复合材料的强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氟盐为K2TiF6,K2ZrF6和KBF4,烘干温度为200-300℃,时间为90-180min。反应混合盐应采用工业纯级别,在球磨机上研磨得到200目以下的细粉,随后按照质量比K2TiF6:K2ZrF6:KBF4:=43:42:126,称取K2TiF6,K2ZrF6,KBF4反应盐,其中KBF4过量50%。K2TiF6,K2ZrF6和KBF4的加入量为铝合金质量的10%-5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原位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氟盐与铝熔体的反应温度为840-880℃,反应时间为20-60min,控制励磁电流170-220A,电磁搅拌频率为5-15Hz,电磁搅拌时间为10-20min;所述的精炼、除渣和除气处理,目的是去除复合熔体中残留的熔渣、杂质和气体,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玉涛,杨永刚,怯喜周,陈刚,张豪,陶然,汪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