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6364 阅读:3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8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包括喷头腔体、进水接头、远程喷嘴及近程喷嘴,所述进水接头通过旋转接头同轴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进而所述喷头腔体与所述进水接头相对轴转,所述喷头腔体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远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且朝上延伸,所述近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且朝下延伸,所述远程喷嘴以及所述近程喷嘴的喷射中心线分别偏离于所述喷头腔体的旋转中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喷洒过程中利用喷头喷洒时所生产的反冲力使喷头自身转动轴旋转,克服了现有隧道喷头的缺陷,并进一步提高隧道灭火的可靠性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泡沫喷雾喷头
本技术属于消防
,涉及一种喷头,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专用的喷雾喷头。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侧喷式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在隧道宽度小于13米时一般采用单侧安装,在宽度超过了13米时或矮隧道(隧道的高度与宽度之比小于1/3)时,采用双侧安装。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应用缺陷:a.每个喷头喷洒的水雾在地面的覆盖面呈狭长的矩形,多个喷头喷雾叠加后的分布均匀性相对较差;b.喷头安装时三个方向的安装角度对水雾的分布均匀性比较敏感,因而对喷头的安装要求较高;c.现有隧道喷雾喷头射程有限,在宽度超过13米时矮隧道或在超宽(宽度≥18m)隧道条件下不宜采用;d.是雾滴直径相对较宽大,影响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隧道泡沫喷雾喷头,通过在喷洒过程中利用喷头喷洒时所生产的反冲力使喷头自身转动轴旋转,以克服现有隧道喷头的上述缺陷,并进一步提高隧道灭火的可靠性及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包括喷头腔体、进水接头、远程喷嘴及近程喷嘴,所述进水接头通过旋转接头同轴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进而所述喷头腔体与所述进水接头相对轴转,所述喷头腔体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远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且朝上延伸,所述近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且朝下延伸,所述远程喷嘴以及所述近程喷嘴的喷射中心线分别偏离于所述喷头腔体的旋转中轴线。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远程喷嘴通过转接头配合弯管连通于对应的所述分流孔且斜向上延伸,相邻两个所述远程喷嘴的中心线之间具有设计夹角α。优选地,所述设计夹角α为80°至100°。优选地,所述远程喷嘴包括内部的喷水孔道以及外部的远程喷射口,所述喷水孔道的孔径逐渐缩小,所述远程喷射口处设有导流板以供形成窄扇状的水雾滴。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包括弯折一体连接的连接块以及扇形喷压板,所述连接块螺栓连接于所述远程喷射口进而所述扇形喷压板斜向遮盖部分所述远程喷射口,所述扇形喷压板包括半圆弧段以及鸭舌扩展段,所述鸭舌扩展段的弧度小于所述半圆弧段的弧度。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近程喷嘴通过转接头配合弯管连通于对应的所述分流孔且斜向下延伸,相邻两个所述近程喷嘴的中心线之间具有设计夹角β。优选地,所述设计夹角β为80°至100°。优选地,所述近程喷嘴的内部设有旋流块以供形成圆锥状的水雾滴。优选地,所述旋流块呈圆柱状,所述旋流块的四周设有向自身中心凹陷的多个斜导槽,每个上下导通的所述斜导槽相对于所述旋流块的中轴线斜向倾斜。优选地,所形成的倾斜角θ为25°至45°。优选地,多个所述分流孔对称均匀分布于所述喷头腔体的底部。本技术隧道泡沫喷雾喷头的有益效果包括:克服了现有隧道泡沫水雾喷头在宽隧道(特别是超宽隧道内或隧道的高度与宽度之比较小的隧道)内所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喷嘴的射程,扩大了雾滴覆盖范围及分布均匀性、细化了雾滴粒径,充分保证灭火的可靠性及灭火效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隧道泡沫喷雾喷头的整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应于图1其主视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对应于图1其俯视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对应于图1其左视截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对应于图1中旋流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对应于图5其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对应于图5其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对应于图1中导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对应于图8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对应于图8其A-A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对应于图8其B-B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水接头;2--喷头本体;3--旋转接头;4--环形密封圈;5--钢球;6--弯头;7--远程喷嘴接头;8--远程喷嘴本体;9--导流板;10--螺钉;11--垫片;12--近程喷嘴接头;13--旋流块;14--近程喷嘴本体;15--定位螺钉;a--喷头进水口;b--喷头本体内腔;c1--远程喷嘴分流孔;c2--近程喷嘴分流孔;d1--(远程喷嘴)弯管内孔;d2--(近程喷嘴)弯管内孔;e--(远程喷嘴)接头内孔;f--(远程喷嘴)圆锥形入水孔;g--(远程喷嘴)出水孔;h--(近程喷嘴)接头内孔;i--旋流腔;j--(近程喷嘴)圆锥形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加以说明。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包括喷头腔体2、进水接头1、远程喷嘴8及近程喷嘴14,所述进水接头1通过旋转接头3同轴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2,进而所述喷头腔体2与所述进水接头1相对轴转,所述喷头腔体2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远程喷嘴8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2且朝上延伸,所述近程喷嘴14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2且朝下延伸,所述远程喷嘴8以及所述近程喷嘴14的喷射中心线分别偏离于所述喷头腔体2的旋转中轴线§。结合图2至图4所示,生产安装时,先将消防配水支管与进水接头1的内螺纹相连接,进水接头1与旋转接头3通过一排布置在环形槽内的钢珠5及一个封口镙钉15进行可转动连接,在钢珠5两侧各有一个环形密封圈4进行密封,进水接头1与旋转接头2可以相互转动而不能轴向移动。喷头本体2通过螺纹与旋转接头3相连接。如图3,在喷头本体3的圆柱面上开有四个均布的分流孔,其中两个是对称分布的远程喷嘴分流孔c1及连接螺纹,还有两个是对称分布的近程喷嘴分流孔c2及连接螺纹。如图4,在远程喷嘴分流孔c1后依次通过连接螺纹与弯头6、远程喷嘴接头7、远程喷嘴本体8相连接,导流板9通过螺钉10、垫片11与远程喷嘴本体8相连接;在近程喷嘴分流孔c2后依次通过连接螺纹与弯头6、近程喷嘴接头12、近程喷嘴本体14相连接,在近程喷嘴本体14的入水口装有旋流块13。较为优选地,如图2,相邻两个远程喷嘴8的中心线之间的设计夹角α为80°至100°,如图4,相邻两个近程喷嘴14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80°至100°。如图5至图7所示,旋流块13呈圆柱状,所述旋流块13的四周设有向自身中心凹陷的多个斜导槽130,每个上下导通的所述斜导槽130相对于所述旋流块13的中轴线斜向倾斜,该倾斜角θ为25°至45°。如图8至图11所示,导流板9包括弯折一体连接的连接块90以及扇形喷压板92,所述连接块90螺栓连接于所述远程喷射口进而所述扇形喷压板92斜向遮盖部分所述远程喷射口,导流板9相对于远程喷射口g的倾斜角γ为40°至60°,所述扇形喷压板92包括半圆弧段920以及鸭舌扩展段922,所述鸭舌扩展段922的弧度小于所述半圆弧段920的弧度,导流板A-A(即半圆弧段)、B-B截面(即鸭舌扩展段)上的圆弧半径r及R分别为10mm至20mm及20mm至40mm。在实际使用时,如图1如示,喷头水平安装在隧道顶板上,喷头离顶部的距离一般为200mm至500mm。当发生火灾时,结合图2和图3所示,消防压力水通过配水支管流入喷头进水口a,经旋转接头3的内孔流入喷头本体内腔b,通往远程喷嘴8的水流以次流过两个对称布置的远程喷嘴分流孔c1、弯头内孔d1、接头内孔e、圆锥形入水孔f,由于孔f沿水流方向直径逐渐减小,水流加速,经远程喷嘴出口孔g稳流后以高速柱状液流射出,在与导流板9碰撞后呈窄扇形状向远前方喷射雾滴;与此同时,如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隧道泡沫喷雾喷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腔体、进水接头、远程喷嘴及近程喷嘴,所述进水接头可旋转地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所述喷头腔体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远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所述近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腔体、进水接头、远程喷嘴及近程喷嘴,所述进水接头可旋转地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所述喷头腔体开设有多个分流孔,所述远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所述近程喷嘴通过所述分流孔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通过旋转接头同轴连通于所述喷头腔体,进而所述喷头腔体与所述进水接头相对轴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喷嘴以及所述近程喷嘴的喷射中心线分别偏离于所述喷头腔体的旋转中轴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远程喷嘴通过转接头配合弯管连通于对应的所述分流孔且斜向上延伸,相邻两个所述远程喷嘴的中心线之间具有设计夹角α,所述设计夹角α为80°至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泡沫喷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喷嘴包括内部的喷水孔道以及外部的远程喷射口,所述喷水孔道的孔径逐渐缩小,所述远程喷射口处设有导流板以供形成窄扇状的水雾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启众丛北华俞梦捷唐文忠杨万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泰火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