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542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包括逃生滑套和护套,逃生滑套和护套均为横截面为封闭的环状结构,逃生滑套所形成的中空环形腔为逃生用的滑行腔;逃生滑套位于护套内,逃生滑套的外侧壁与护套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透气通道;逃生滑套和护套均采用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制成,该编织物上还涂有防火耐磨涂层;在逃生滑套和护套上沿其轴线设有若干侧开门,侧开门成一定间距均匀布置;该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结构简单,便于收纳和安装,通过发明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逃生装置结构复杂,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逃生设备装置实用性不佳的问题以及逃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A flexible escape channel for hanging side open do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spension type flexible door escape side, including a sliding sleeve and a sheath to escape, escape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sheath are cross section is a closed cyclic structure, the hollow cavity formed by the sliding sleeve escape slide cavity escape with the sliding sleeve is located inside the sheath; escape, escape with air passage betwee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ateral wall of students with the sheath of the sliding sleeve; the sleeve and sheath are used to escape the flexible fabric with elastic tightening is made, the braid is painted on the fire escape in the wear resistant coating; sliding sleeve and sheath along its axis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ide door, side door into the uniform spacing layout; suspension type side door flexible means of escap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storage and installation, the invention of the suspension type side door structure design of flexible escape, escape device solves the complicated structure, the The problem of poor practicability of the existing escape equipment and the unsatisfactory effect of the escape effect are solved by the problem of large limi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逃生设备,特别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办公、居住等的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楼大厦四处林立,形成了城市建筑群的景观;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也在日益增多,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高楼建筑物中均设置有消防器材,但是有时却会由于发现火情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同时一旦出现地震、爆炸等突发性灾难时,被困人员只能通过设置在高楼某一处位置的楼梯过道、软梯或者缓降器等逃生装置进行逃生,但由于在灾难前,人群慌乱无措,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以及小孩来说,在使用上述逃生方法在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人多拥挤等现象导致逃生通道不顺畅,甚至在逃生过程中发生踩踏,出现人员伤亡的现象发生,不仅影响了上述逃生方式的正常运作,还不能达到良好逃生效果,逃生时间被白白浪费掉;同样的,现在高空飞行设备的使用,不管是用于娱乐的热气球、摩天轮等和用于作为交通根据的飞机等,其导致的灾难性时间也在日益增多,由于其高空运作的原因,面对灾难性事件逃生时,其逃生方法和逃生时间有限,降落伞的使用会花费大量时间,在坠落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的人员逃亡有限,使得伤亡人员比例高,因此便于高处逃生的设备装置需要不断研发。目前,大多数逃生装置虽然能达到高楼逃生这一功能,但其结构原理复杂,存在安装使用位置相对固定,占用空间大,收纳不方便等问题;其操作繁琐,安全性差,生产成本高,当发生灾难时使得其使用局限性增加,逃生装置的实用性不佳,达到的逃生效果不理想,在发生上述灾难情况下,仍然存在由于逃生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大量的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结构简单,便于收纳和安装,通过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的结构设计,解决了现有逃生装置结构复杂,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解决了现有逃生设备装置实用性不佳的问题以及逃生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包括逃生滑套和护套,逃生滑套和护套均为横截面为封闭的环状结构,逃生滑套所形成的中空环形腔为逃生用的滑行腔;所述逃生滑套位于护套内,逃生滑套的外侧壁与护套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透气通道;所述逃生滑套和护套均采用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制成,该编织物上还涂有防火耐磨涂层;在所述逃生滑套和护套上沿其轴线设有若干侧开门,所述侧开门成一定间距均匀布置。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柔性编制而成的逃生通道可以收纳聚拢,使得收纳起来的逃生滑套占用的空间小,逃生滑套一端固定在一处便可以方便的使用,其受安装位置局限性小,只要设置相应的固定安装机构或者保证其安装位置稳固可靠便能在合适的位置安装使用,在逃生滑套上涂有防火耐磨涂层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弹性收紧材质的逃生滑套能够有效的对逃生者的自身重量进行缓冲,避免了逃生者高处坠落伤亡;逃生滑套结构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逃生通道还具有透气功能,从逃生滑套上下两端或者逃生滑套与护套之间能够自然的或者通过外部送风机构不断送入空气,使得过高的滑行逃生通道中部也能够具有充分的空气以供逃生者呼吸,避免了灾难过程可能产生的烟气或者拥挤逃生者造成的空气稀缺从而导致逃生者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中毒的现象发生,进一步的保证了逃生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设置侧开门使得逃生者能够在不同高度的逃生位置的使用过程中,不受逃生滑套的长度的影响,均能够在临近地面的位置的侧开门处从逃生滑套内到地面上,避免了过长的逃生滑套在落地是出入不便,发生踩踏事故,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由于采用的直线滑行原理,使得逃生者能够以最短的距离和最短的时间的进行逃生,且可以连续不断的实现若干逃生者逃生,大大的增加了发生灾难时患难人员的生还率,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逃生效果和安全性好,使用成本低,具有良好使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所述逃生滑套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均匀套设有若干缩紧套环,所述缩紧套环在逃生滑套上的轴向位置固定设置,缩紧套环可相对逃生滑套或护套的横截面方向成环状收缩或张开,即所述缩紧套环为弹性套环。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外侧壁上也设有缩紧套环;所述侧开门位于同一轴线上相邻布置的缩紧套环之间;所述逃生滑套的缩紧套环与护套上的缩紧弹簧相互交错或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缩紧套环能够达到的最大直径小于其所在护套的最大直径;表示所述缩紧套环粗细的截面外接圆直径为20mm-35mm。进一步地,所述缩紧套环为缩紧钢套;所述缩紧钢套由若干套壳拼接成环形圈状结构;所述套壳为弧形套壳,相邻套壳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端部与套壳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套壳的两端为空腔结构,弹簧的端部伸入该空腔内并与套壳内侧固定连接,使得相邻套壳连接后弹簧完全套设在空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为硅锰弹簧钢材质,其组份为:碳为0.5份,硅为6份,锰为2份,硫为0.035份,磷为0.035份,铬为0.4份,镍为0.03份,铜为1份。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缩紧套环设置进一步的曾强了逃生滑套和护套的收紧作用,避免了逃生滑套的过度伸缩,从而影响后续逃生者的正常使用,缩紧套环能够均匀的分节布置,使得逃生通道不受逃生者体型和动作的影响后续逃生者的操作,使得尽管多人使用时也能够稳定平衡的作用,同时逃生装置还能够在防止滑行道局部损坏的情况下保证逃生通道整体的收缩性,维持其功能稳定,缩紧套环的粗细尺寸以及其能够伸缩的最大直径的设置,保证了缩紧套环的使用强度适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收缩伸张的作用,其结构简单,作用效果好;采用上述硅锰钢材质的弹簧,使得弹簧具有良好的张紧和拉伸力,从而达到对逃生滑套和护套的进一步收紧作用,保证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所述逃生滑道内还设有柔性拉绳,拉绳的两端连接成封闭的环状结构的环形拉绳,环形拉伸与逃生滑道两端的滑轮连接,并在滑轮的作用下可循环拉动;所述拉绳上均匀布置有若干柔性拉环;所述护套的内侧壁上还布置有若干刚性拉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逃生者能够在进入逃生的滑行腔内后,通过逃生滑套两端设置的滑轮和软绳控制自身的下落速度和自身在下落过程中的平衡状态,使得避免了过于着急的逃生者在慌乱中由于身体的不平衡而导致对自身的心理和身体上的伤害;柔性拉环能够更好帮助逃生者作用与软绳上保持自身平衡,刚性拉环使得在落地走出逃生滑套的时候起到扶手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在内侧逃生滑套可能损坏的情况下与护套共同起到逃生滑道的作用,增强了整个逃生通道的安全保障。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所述逃生滑套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处设有与逃生滑套一体连接的透气网;所述透气网的面积为20mm2-25mm2。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基于逃生过程中人员慌张,呼吸会更加急促,可能会存在由于逃生人员过多,逃生滑套内空气稀缺不足引起人员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的情况发生,设置透气孔使得逃生滑套内与护套之间可进行空气交换流通,保证空气流通,避免逃生人员出现上述的不良反应和后果;透气网的面积的设置使得在不损坏内护套使用强度的同时,避免过大面积的网层自身容易缠搅,保证了其自身的面积的稳定性和其透气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滑套(1)和护套(2),逃生滑套(1)和护套(2)均为横截面为封闭的环状结构,逃生滑套(1)所形成的中空环形腔为逃生用的滑行腔(3);所述逃生滑套(1)位于护套(2)内,逃生滑套(1)的外侧壁与护套(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透气通道(5);所述逃生滑套(1)和护套(2)均采用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制成,该编织物上还涂有防火耐磨涂层;在所述逃生滑套(1)和护套(2)上沿其轴线设有若干侧开门(9),所述侧开门(9)成一定间距均匀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滑套(1)和护套(2),逃生滑套(1)和护套(2)均为横截面为封闭的环状结构,逃生滑套(1)所形成的中空环形腔为逃生用的滑行腔(3);所述逃生滑套(1)位于护套(2)内,逃生滑套(1)的外侧壁与护套(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透气通道(5);所述逃生滑套(1)和护套(2)均采用具有弹性收紧的柔性编织物制成,该编织物上还涂有防火耐磨涂层;在所述逃生滑套(1)和护套(2)上沿其轴线设有若干侧开门(9),所述侧开门(9)成一定间距均匀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滑套(1)的外侧壁上沿其轴向均匀套设有若干缩紧套环(4),所述缩紧套环(4)在逃生滑套(1)上的轴向位置固定设置,缩紧套环(4)可相对逃生滑套(1)或护套(2)的横截面方向成环状收缩或张开,即所述缩紧套环(4)为弹性套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2)的外侧壁上也设有缩紧套环(4);所述侧开门(9)位于同一轴线上相邻布置的缩紧套环(4)之间;所述逃生滑套(1)的缩紧套环(4)与护套(2)上的缩紧弹簧(43)相互交错或者位于同一水平面布置;所述缩紧套环(4)能够达到的最大直径小于其所在护套(2)的最大直径;表示所述缩紧套环(4)粗细的截面外接圆直径为20mm-35m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悬挂式侧开门柔性逃生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紧套环(4)为缩紧钢套;所述缩紧钢套由若干套壳(41)拼接成环形圈状结构;所述套壳(41)为弧形套壳(41),相邻套壳(41)之间通过弹簧(43)连接,弹簧(43)端部与套壳(4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浪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创慧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