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5325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7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及其使用方法。所述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包括2个与鼻孔对应的支架臂,流体通道,连接部以及袋子,所述的2个支架臂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及袋子均设置于支架臂内侧,所述流体通道与流体注入口和流体入袋口连通,所述流体入袋口设置于连接部远端并与袋子连通,所述流体注入口设置于连接部同侧;在使用时,作为发泡材料的预聚体的流体被注入袋子,所述流体在袋子中膨胀固化形成填充物并挤压鼻中隔,在所述袋子被充满后多余的填充物从与所述袋子连通的多余流体出口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具有止血效果好,使用安全、方便,能给予用户良好体验等特点。

A nasal septum bleeding stent and method of u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asal septum surgery hemostasis after stent and method of use. The nasal septum bleeding bracket includes a bracket arm, 2 nostril and corresponding fluid passage, and a connecting part bag, 2 support arm through a connecting portion, the fluid channel and the bag are arranged on the bracket arm inside the fluid channel and fluid inlet and a fluid into the bag with the fluid into the bag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distal and bag connectivity, the fluid injection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ame side; when in use, the fluid as foaming material prepolymer is injected into the fluid in the bag, the bag forming filling and solidification expansion extrusion of the nasal septum, excess the fluid outlet are filled in the bag after the excess filler from the bag connected with the discharge. The invention of the nasal septum operation hemostasis after stent has good hemostatic effect, safe and convenient use, can give the user a good experience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中隔压迫止血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鼻中隔手术是鼻外科经常出现的基础治疗方法,对缓解因呼吸问题导致的系列病症十分有效。在手术后,防止失血过多,降低感染几率。需要对鼻中隔进行止血处理,为避免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一般压迫止血48-72小时。目前,常见的止血方法为填塞法,使用面纱或棉花进行填塞,尽可能将整个鼻腔填满以达到支撑鼻粘膜的目的,该方法主要问题是鼻腔完全被棉花填满,导致病人无法正常呼吸,尤其习惯于鼻腔呼吸的病人,很难适应。在棉花填塞方法的基础上衍生出弹性囊体填塞的方法,通过向囊体中填充水或气体使得囊体膨胀,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并在囊体中预留通气孔道以保证病人在填塞过程中,能够部分利用鼻呼吸。以水作填充物时,水的密度较大,经常因病人运动而产生相对移动,使得病人有不适感;另一方面填充水的囊体因惯性作用难免发生相对滑动容易造成二次损伤。而以气体为填充物时,由于填充后使用时间较长,对装置气体密封要求较高,导致密封装置较重,从而限制病人的行动,也引入因惯性作用产生的固定装置移动风险;另一方面,气体填充固定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气现象,当二次充气时,固定装置的调整与定位操作比较复杂,为方便起见采用更换的办法,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充气过程中或更换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损伤,无形中增加病人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并有效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包括2个与鼻孔对应的支架臂,流体通道,连接部以及袋子,所述的2个支架臂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及袋子均设置于支架臂内侧,所述流体通道与流体注入口和流体入袋口连通,所述流体入袋口设置于连接部远端并与袋子连通,所述流体注入口设置于连接部同侧,所述袋子至少用于容纳自流体通道输入的流体,并且注入所述袋子的足量或过量的流体能够膨胀固化形成用以挤压鼻中隔的填充物,同时所述袋子上还与多余流体出口连通,所述多余流体出口至少用以排出自所述袋子内溢出的多余流体和/或多余的膨胀固化物,所述流体选自发泡材料的预聚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通道设置于支架臂内侧下部并靠近硬腭一侧,所述流体入袋口开口向上。优选的,所述流体入袋口的中轴线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轴线所成夹角的角度为α,0°<α<180°,更优选为0°<α≤90°,更优选为90°<α<175°,更优选为45°≤α≤135°,更优选为30°≤α≤90°。优选的,所述流体入袋口为斜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流体入袋口与袋子之间的流体喷出路径上还设置有分流结构。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与流体入袋口的距离为0.1~1cm。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的表面积为流体入袋口截面面积的1.5~8倍,更优选为3~7倍。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正对流体入袋口的面为平面或曲面;更优选的,所述曲面包括K型、O型、C型、D型、S型或<型曲面。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臂的内侧表面上设置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沿支架臂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突起。优选的,所述条状突起的高度为0.05-0.15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余流体出口为一个以上,且设置于连接部或袋子上。优选的,所述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多余流体出口配合的塞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注入口设在连接部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2个支架臂之间的距离可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2个支架臂与连接部形成U型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2个支架臂与连接部为一体设置。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2个支架臂与连接部为分体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架臂的宽度为0.6~1.0cm,厚度为0.2~0.4c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支架臂的长度为4.0~8.0c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支架臂被插入鼻孔时,所述支架臂内侧靠近鼻中隔且与鼻腔壁之间的距离为0.1~0.3c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支架臂被插入鼻孔时,所述袋子向鼻中隔鼓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通道的长度为支架臂长度的0.5~0.9倍,优选的,所述流体通道为支架臂长度的0.5~0.7倍,更优选的,所述流体通道为支架臂长度的0.5~0.6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袋子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袋子的材质选自医用多层薄膜或医用复合薄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的主体材料为刚性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袋子的宽度较支架臂的宽度大0.1~0.2mm,长度较支架臂的长度大0.1~0.2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袋子的厚度为0.05~0.1mm。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发泡材料为聚氨酯发泡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的使用方法,其包括:自所述流体注入口向流体通道内注入作为发泡材料的预聚体的流体,并使所述流体进入袋子;使进入所述袋子的足量或过量的流体膨胀固化形成用以挤压鼻中隔的填充物,并使从所述袋子内溢出的多余流体和/或多余的膨胀固化物自多余流体出口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在使用时,将发泡材料的预聚体通过流体通道输送到袋子中,发泡材料的预聚体在袋子中膨胀固化形成发泡材料,同时在支架臂的作用下,发泡材料向鼻中隔挤压,达到鼻中隔止血的目的,并且发泡材料在发泡过程中,发泡材料以膨胀过程为主,产生较少的侧向移动,同时使得袋子与鼻腔充分贴合,减少相对移动而导致的病人不适。(2)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在使用时,由于支架臂和袋子的限制作用,发泡材料只占据鼻腔内部分空间,能够为病人留出足够的呼吸通道。(3)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采用轻质的发泡材料作为填充物,显著减轻支架整体重量,发泡材料固化后,支架整体拥有更为固定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在膨胀过程中形成的空间结构更加符合鼻腔内部构造使得贴合更加紧密,另一方面有效的减少了因运动而产生的相对位移,减少疼痛和二次损伤。(4)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以发泡材料作为填充物,发泡材料的预聚体在袋子中逐步膨胀固化,有利于组织液的挤压排出,减少病人痛苦。(5)本专利技术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整体为开放结构,发泡固化过程中多余的气体和发泡材料从装置中出口溢出,适度减轻病人因过度挤压产生的疼痛感。(6)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在使用时,流体通道入袋口置于支架臂下部靠近硬腭,同时向上喷出填充物,从而使得发泡过程具有导向性,即随着填充物从支架臂下部向上部扩散,同时从支架臂顶端向连接部扩散,止血支架袋子对鼻腔的粘膜的压迫也从鼻腔下部逐步移到鼻腔上部,从鼻腔内部逐步转移到鼻孔,有利于血液、细胞液从鼻孔中的排除,方便清理,也有利于伤口愈合。(7)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的流体入袋口采用斜口向上设计,有效正压发泡材料的预聚体对袋子的冲击,同时提高发泡材料的预聚体的分布效果。(8)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流体入袋口位置设置分流结构,能够有效阻挡喷出的发泡材料预聚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与鼻孔对应的支架臂,流体通道,连接部以及袋子,所述的2个支架臂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及袋子均设置于支架臂内侧,所述流体通道与流体注入口和流体入袋口连通,所述流体入袋口设置于连接部远端并与袋子连通,所述流体注入口设置于连接部同侧,所述袋子至少用于容纳自流体通道输入的流体,并且注入所述袋子的足量或过量的流体能够膨胀固化形成用以挤压鼻中隔的填充物,同时所述袋子上还与多余流体出口连通,所述多余流体出口至少用以排出自所述袋子内溢出的多余流体和/或多余的膨胀固化物,所述流体选自发泡材料的预聚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与鼻孔对应的支架臂,流体通道,连接部以及袋子,所述的2个支架臂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流体通道及袋子均设置于支架臂内侧,所述流体通道与流体注入口和流体入袋口连通,所述流体入袋口设置于连接部远端并与袋子连通,所述流体注入口设置于连接部同侧,所述袋子至少用于容纳自流体通道输入的流体,并且注入所述袋子的足量或过量的流体能够膨胀固化形成用以挤压鼻中隔的填充物,同时所述袋子上还与多余流体出口连通,所述多余流体出口至少用以排出自所述袋子内溢出的多余流体和/或多余的膨胀固化物,所述流体选自发泡材料的预聚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通道设置于支架臂内侧下部并靠近硬腭一侧,所述流体入袋口开口向上;优选的,所述流体入袋口的中轴线与所述流体通道的中轴线所成夹角的角度为α,0°<α<180°,更优选为0°<α≤90°,更优选为90°<α<175°,更优选为45°≤α≤135°,更优选为30°≤α≤90°;优选的,所述流体入袋口为斜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体入袋口与袋子之间的流体喷出路径上还设置有分流结构;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与流体入袋口的距离为0.1~1cm;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的表面积为流体入袋口截面面积的1.5~8倍,更优选为3~7倍;优选的,所述分流结构正对流体入袋口的面为平面或曲面;更优选的,所述曲面包括K型、O型、C型、D型、S型或<型曲面。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臂的内侧表面上设置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多个沿支架臂长度方向延伸的条状突起;优选的,所述条状突起的高度为0.05-0.15mm。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鼻中隔偏曲术后止血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余流体出口为一个以上,且设置于连接部或袋子上;优选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金章王宗贵陈俊俊赵胤杨景朴于丹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