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utilization of a thermal expansion microsphere with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0.01 to 10 m, which does not cause expansion performance to deteriorate, stabilize and yield well.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rmal expansion microspheres must be to include a thermoplastic resin shell and embedded in the shell of the foaming agent is formed by thermal expans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icrospheres,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includes the polymerizable composition and the foaming agent dispersed to contain acid (mgKOH/g) aqueous dispersion medium polyester amide 95~140 the medium, and the polymerizable ingredient polymerization process, the average thermal expansion microspheres diameter of 0.01 ~ 10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及其利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及其利用。
技术介绍
热膨胀性微球为以热塑性树脂为外壳(壳)、且以内含于该外壳的发泡剂(核)为必须而构成的球状微粒。作为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方法:使包含低沸点的脂肪族烃等发泡剂、聚合性单体和油溶性聚合引发剂的油性混合物悬浮于水性分散介质中,使聚合性单体聚合,由此制造内含发泡剂的热膨胀性微球。在此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中,出于保持聚合中的油滴的稳定性的目的,使用高分子型的分散稳定剂、微粒状的金属化合物、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作为分散稳定剂。在如上述那样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中,稳定且收率良好地得到目标热膨胀性微球是重要的课题之一,例如在想要得到平均粒径为0.01~10μm的小粒径的热膨胀性微球的情况下,发生油滴彼此的合一、聚合途中的粒子彼此的凝聚等,渣滓(日文:ス力厶)大量产生,有时无法稳定且收率良好地得到热膨胀性微球。在此种情况下,一般已知的是:通过增多用于水性分散介质的高分子型的分散稳定剂的配合量,从而消除上述问题,稳定且收率良好地得到热膨胀性微球。但是,利用该方法,虽然能够稳定且收率良好地制造平均粒径为0.01~10μm的热膨胀性微球,但另一方面,在大量使用上述高分子型的分散稳定剂的影响下,构成热膨胀性微球的外壳的热塑性树脂会被高分子型的分散稳定剂塑化,存在所得的热膨胀性微球的膨胀性能差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42-265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其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外壳和内含于该外壳的发泡剂为必须而构成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使聚合性成分和所述发泡剂分散于含有酸值为95~140的聚酯酰胺的水性分散介质中、且使所述聚合性成分聚合的工序,所述酸值的单位为mgKOH/g,所述热膨胀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01~1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29 JP 2015-1299201.一种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其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的外壳和内含于该外壳的发泡剂为必须而构成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包括使聚合性成分和所述发泡剂分散于含有酸值为95~140的聚酯酰胺的水性分散介质中、且使所述聚合性成分聚合的工序,所述酸值的单位为mgKOH/g,所述热膨胀性微球的平均粒径为0.01~1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酯酰胺为使具有至少2个羧基的羧酸、与具有至少1个氨基及至少2个羟基的氨基醇反应而得的聚酯酰胺。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酯酰胺的胺值为20~60,所述胺值的单位为mgKOH/g。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膨胀性微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聚酯酰胺的配合量相对于所述聚合性成分及发泡剂的合计100重量份为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兵后训道,三木胜志,阪部晃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本油脂制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