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或合成的编码gpD蛋白的DNA。(*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Duffy血型抗原的主要亚单位gpD蛋白及其在检测和治疗疟疾中的应用。疟疾是人类最流行的传染疾病。其广泛的地理分布及该传染严重的病理结果使疟疾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主要的医疗和经济负担。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疟疾,其中一种由寄生虫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引起,它能攻击敏感个人的血红细胞。对于间日疟原虫特别令人感兴趣的一个遗传特性就是缺少由血型系统编码被称为Duffy(F.B.Livingston,“The Duffy Blood Groups,Vivax Malariaand Malaria Sections in Human PopulationsReview,”Human Biol,56,413,(1984))的抗原。已经显示血红细胞缺少Duffy基因产物的个人对间日疟原虫的侵入是不敏感的,这是由于Duffy分子能作为该寄生虫的受体。(L.H.Miller,H.J.Mason,D.F.Clyde and M.H.Mc Ginnis,“The Resistanse Factor to Plasmodium Vivax in Blacks,The Duffy Blood Group Genotype(a-b-)”,N.Eng.J.Med,295,302(1976))。疟疾寄生虫是由按蚊属的几种吸血雌性虫进行宿主至宿主间传播的。间日疟原虫生活周期的性阶段发生在蚊子中,导致子孢子的产生。这些子孢子进入新的宿主后寄居于肝脏的实质细胞中并进行无性增殖,最终导致肝细胞的破裂并把无性形式(裂殖子)释放到血液中。在那里裂殖子以一种几乎同步的方式活跃地进入血红细胞,并由于间日疟原虫细胞生长和分裂的速率基本一致,被感染的红细胞同时达到使它们破裂的寄生虫滴度阶段。这就产生每48小时发热的典型周期,由此得名为间日疟疾。间日疟原虫感染在不治疗的情况下可持续长达五年的时间。间日疟原虫寄生物血症相对低,主要因为寄生虫喜欢存在于外周血液中的少数幼红细胞或网织红细胞中。对间日疟原虫的免疫性本质上通常只是部分的,这就使得发生重复感染,并独立发展致使寄生虫释放的周期发生重叠,导致在较短的周期中出现发热。间日疟原虫和其它疟疾疟原虫一样(M.Hom-mel,“Antigenic Variation in Malaria Parasites,”Immunology Today,6,28,(1985)),显示相当的抗原多样性和变异性,虽然最近显示存在寄生虫不同分离物共有的间日疟原虫子孢子抗原组份(F.Zavala,A.Masuda,P.M.Graves,V.Nussenzweig and R.Nussenzweig,“Ubiquity of the Repetitive Epitope of the Cs Protein in Different Iso-lates of Human Malaria Parasites,”J.Immunol,135,2790,(1985))。考虑到间日疟原虫分离物间抗原性差别的来源及它们对于免疫接种的后果,间日疟原虫不同种的裂殖子具有进入血红细胞的相同受体即Duffy分子(Miller et al,N.Engl.J.Med.,supra)是很重要的。此外,不管其改变其它抗原分子的能力,寄生虫识别分子,即结合Duffy分子的分子必须保持一致,因为正是它和恒定受体间的互补性使得裂殖子进入红细胞,由此导致感染的继续。这种分子的配体专一性的变化引起寄生虫感染能力的丧失,因为间日疟原虫裂殖子好象不能利用人其它的血红细胞受体进入体内,这可以由Duffy阴性红细胞的抗性看出。Duffy血型系统含有两种主要的抗原Fya和Fyb,分别由Fya和Fyb等位基因产生。抗血清抗-Fya和抗Fy-b定义了四种表现型,Fy(a+b-),Fy(a-b+),Fy(a+b+)和Fy(a-b-)。W.L.Marsh,Crit.Rev.Clin.Lab.Sci.,5,387,(1975)。没有一种抗血清能聚合Duffy·Fy(a-b-)细胞,此细胞类型为黑人中主要的表现型。定义为其它表现型的抗血清,Fy3,Fy4和Fy5非常稀少。一鼠的单克隆抗体,抗-Fy6,定义了存在于所有Duffy阳性细胞中的新的Duffy抗原决定簇,但它不存于Fy(a-b-)细胞中。M.E.Nichols,P.Rubinstein,J.Barnwell,S.R.de Cordoba,和R.E.Rosenfield,J.Exp.Med.,166,776(1987)。具有Fy(a-b-)红细胞的黑人不被间日疟原虫感染。这些细胞对诺尔斯氏疟原虫(P.knowlesi)的侵入也具有抗性。诺尔斯氏疟原虫是一种入侵Fy(a+b-)和Fy(a-b+)人红细胞的猴寄生虫。L.H.Miller,S.J.Mason,J.A.Dvorak,M.H.McGinniss和K.I.Rothman,Science,189,561(1985)。因此这些寄生虫入侵红细胞的受体与Duffy血型系统相关。如下的氨基酸在别处描述中可能由以下3或1个字母的代码表示。氨基酸3-字母代码 1-字母代码丙氨酸 Ala A精氨酸 Arg R天冬酰胺Asn N天冬氨酸Asp D半胱氨酸Cys C谷氨酰胺Gln Q谷氨酸 GluE甘氨酸 GlyG组氨酸 HisH异亮氨酸 IleI亮氨酸 LeuL赖氨酸 LysK甲硫氨酸 MetM苯丙氨酸 PheF脯氨酸 ProP丝氨酸 SerS苏氨酸 ThrT色氨酸 TrpW酪氨酸 TyrY缬氨酸 ValV利用一抗Fy6单克隆抗体,现已发展了一种从人红细胞中纯化Duffy抗原的程序。Duffy抗原看来是由不同亚单位组成的多体红细胞膜蛋白。一种命名为gpD分子量为35-45kDa的糖蛋白是此蛋白复合物的主要亚基,并且具有由抗Fya、抗Fyb和抗-Fy6抗体确定的抗原决定簇。在分子水平对这一新的蛋白质的描述对发现其在红细胞膜上的功能、了解寄生虫—红细胞识别的过程和解开寄生虫入侵的分子机制是重要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编码gpD蛋白质的mRNA的分离、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gpD蛋白和人及兔的白细胞介素-8受体有显著的序列同源性,因此gpD蛋白极有可能是一类新的趋化细胞因子受体。gpD蛋白cDNA和一人海马cDNA克隆HHCMF86有准全同源性,因此很有可能gpD蛋白或一同源蛋白以一种神经肽受体存在于大脑中。gpD存在于所有的红细胞祖细胞中,并存在作为细胞增殖和/或分化受体的可能性。gpD蛋白cDNA能识别人肾中和骨髓中同样大小的mRNA。由于肾不是促细胞生成器官也没有成为促细胞生成器官的潜能,所以有可能这一推定的趋化物受体具有必需的肾功能。gpD蛋白在预防疟疾和调节必须的红细胞、神经和肾功能中有医疗价值,并可以和生理可接受的稀释剂结合产生适合于这些目的的治疗剂。与gpD蛋白中含受体的部分相应的多肽也已被合成。这些多肽具有和gpD蛋白本身相同的治疗应用效果,并且和gpD蛋白情况一样,合成的多肽可以和生理可接受的稀释剂结合产生抗疟疾的疫苗或对调节必须的红细胞、神经和肾功能有用的治疗剂。gpD蛋白和相应于gpD蛋白一部分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O·波戈,A·查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纽约血库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