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组及极耳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2785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组及其制备方法。机构包括: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在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前后相对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背面分别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在所述绝缘壳体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阀门,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电珠体,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任意相邻的所述导电珠体之间互相紧密接触,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方便锂离子电池组的维修以及拆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组及极耳连接机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及极耳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厂连接极耳方式大致分为两种:焊锡连接,超声焊接,由于此两种焊接方式一旦连接上,如果想再次使极耳分开返修就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及极耳连接机构,采用该技术方案有利于方便锂离子电池组的维修以及拆装。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锂离子电池单体,在任意相互连接的两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相互连接的两极耳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在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前后相对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背面分别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第一极耳、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第二极耳分别自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伸入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还填充有导电珠体,所述导电珠体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之间,各所述导电珠体之间、所述导电珠体与所述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之间、所述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之间均互相紧密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为任意相互连接的两锂离子电池单体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为任意相互连接的两锂离子电池单体中的另一,所述第一极耳为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上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的极耳。可选地,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左右内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凸棱、第二凸棱,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限位在所述第一凸棱、第二凸棱的两侧,所述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可选地,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的各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可选地,无论所述导电珠体是否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的各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选地,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相对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之前的距离较大。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相对侧面、靠近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斜面,使在所述斜面位置,由所述绝缘壳体顶部向底部方向,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可选地,在设置所述绝缘壳体顶部的可开合的阀门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弹片,当所述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弹片压缩在所述绝缘壳体与阀门之间,所述阀门处于关闭锁定状态,所述绝缘壳体处于封闭状态。可选地,在所述绝缘壳体上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可前后伸缩的导杆,当所述导杆的末端与所述阀门上的弹片相抵时,所述弹片被压缩,所述阀门处于可打开状态。可选地,在所述阀门的顶部还设置有凸棱。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上涂覆有胶体,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分别于所述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通过凝固的胶体固定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提供的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机构,包括: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在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前后相对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背面分别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在所述绝缘壳体顶部设置有可开合的阀门,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填充有导电珠体,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任意相邻的所述导电珠体之间互相紧密接触。可选地,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左右内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凸棱、第二凸棱,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限位在所述第一凸棱、第二凸棱的两侧,所述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可选地,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的各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可选地,无论所述导电珠体是否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的各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选地,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相对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之前的距离较大。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相对侧面、靠近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斜面,使在所述斜面位置,由所述绝缘壳体顶部向底部方向,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可选地,在设置所述绝缘壳体顶部的可开合的阀门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弹片,当所述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弹片压缩在所述绝缘壳体与阀门之间,所述阀门处于关闭锁定状态,所述绝缘壳体处于封闭状态。可选地,在所述绝缘壳体上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可前后伸缩的导杆,当所述导杆的末端与所述阀门上的弹片相抵时,所述弹片被压缩,所述阀门处于可打开状态。可选地,在所述阀门的顶部还设置有凸棱。由上可见,应用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在应用时,当电池组中的某电池需要拆下维修或者置换时,可以打开阀门,倒出导电珠体,取出绝缘壳体,即实现了锂离子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拆卸,拆卸简单方便,且拆卸过程并未对极耳的温度以及结构产生影响,相对于现有技术锂离子电池组之间的锂离子电池采用焊锡或超声焊连接的技术方案,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电池组拆卸的便利性以及有利于避免拆卸对电池的性能伤害。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应用极耳连接机构对两锂离子电池单体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极耳连接机构与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极耳之间的连接结构透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1011:第一极耳;102: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1021:第二极耳201:绝缘壳体;202:第一滑块;2021:第一斜面;203:第二滑块;2031:第一斜面;204:导电珠体;205:弹簧;206:阀门;207:第一凸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锂离子电池组极耳连接的极耳连接机构,参见1、2所示,该极耳连接机构包括:绝缘壳体201,在绝缘壳体20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极耳槽(图中未画出)、第二极耳槽(图中未画出),在绝缘壳体201内还设置有第一滑块202、第二滑块203,第一滑块202、第二滑块203的背面分别通过弹簧205与绝缘壳体201的前内壁、后内壁分别连接,第一滑块202、第二滑块203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在绝缘壳体201顶部还设置有可开合的阀门206。在应用时,可以将导电珠体204从阀门206导出,也可以自阀门206注入导电珠体204,当导电珠体204填充在第一滑块202、第二滑块203之间的空间内时,任意相邻的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组及极耳连接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锂离子电池单体,在任意相互连接的两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相互连接的两极耳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在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前后相对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背面分别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第一极耳、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第二极耳分别自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伸入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还填充有导电珠体,所述导电珠体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之间,各所述导电珠体之间、所述导电珠体与所述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之间、所述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之间均互相紧密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为任意相互连接的两锂离子电池单体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为任意相互连接的两锂离子电池单体中的另一,所述第一极耳为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上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的极耳。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1 CN 20171009411891.一种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两锂离子电池单体,在任意相互连接的两所述锂离子电池单体的相互连接的两极耳上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绝缘壳体,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在所述绝缘壳体内还设置有前后相对的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背面分别通过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可相互靠近或远离滑动,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第一极耳、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第二极耳分别自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伸入在所述绝缘壳体内,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在所述绝缘壳体内的还填充有导电珠体,所述导电珠体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第二极耳之间,各所述导电珠体之间、所述导电珠体与所述第一极耳以及第二极耳之间、所述第一极耳及第二极耳与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之间均互相紧密接触连接,所述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为任意相互连接的两锂离子电池单体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为任意相互连接的两锂离子电池单体中的另一,所述第一极耳为第一锂离子电池单体上的一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第二锂离子电池单体上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的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在所述绝缘壳体的左右内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凸棱、第二凸棱,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限位在所述第一凸棱、第二凸棱的两侧,所述第一极耳槽、第二极耳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的各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无论所述导电珠体是否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与所述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连接的各所述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当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时,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相对所述导电珠体填充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空间内之前的距离较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相对侧面、靠近所述绝缘壳体的底部位置还分别设置有一斜面,使在所述斜面位置,由所述绝缘壳体顶部向底部方向,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在设置所述绝缘壳体顶部的可开合的阀门的两边分别设置有弹片,当所述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弹片压缩在所述绝缘壳体与阀门之间,所述阀门处于关闭锁定状态,所述绝缘壳体处于封闭状态。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其特征是,在所述绝缘壳体上的前后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可前后伸缩的导杆,当所述导杆的末端与所述阀门上的弹片相抵时,所述弹片被压缩,所述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欣荣郭兵梁玉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格瑞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