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225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脚,所述绕线脚由绝缘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骨架的底部设置了绝缘绕线脚,可以避免因线圈脚部与底座的插脚的连接线意外断线而无法修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
技术介绍
因PLC或工控微机输出往往无法直接驱动执行机构,所以在自动化领域,一般都是PLC或工控微机输出的小型继电器,再通过小型继电器中继放大驱动其他负载,所以在自动化应用越来越广的情况下,小型继电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线圈是小型继电器中必不可少的部件,固定线圈的方式也有多种,骨架式固定线圈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但现有的线圈引出脚与骨架底座的插脚的连接线容易意外断线,但传统的骨架上并没有预留多余的线圈绕线,这样就导致线圈引出脚与骨架底座的插脚难以连接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脚,所述绕线脚由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骨架的底部设置了绝缘绕线脚,可以避免因线圈脚部与底座的插脚的连接线意外断线而无法修复的问题,大大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涉及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包括骨架本体1,所述骨架本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脚2,所述绕线脚2由绝缘材料制成。使用时,继电器线圈在制作完成后在骨架上设计的两个绕线脚2上缠上2-3圈的引线,这样,当线圈脚部与底座的插脚的连接线若有意外断开,可把线圈角处多绕的线解开,重新焊接,可避免线圈意外断线所造成的浪费,大提高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而绕线脚2由绝缘材料制成,则可避免线圈在绕线脚2上绕线后产生电磁反应,避免对继电器使用性能的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本体(1),所述骨架本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缠绕线圈的绕线脚(2),所述绕线脚(2)由绝缘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线圈修复的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本体(1),所述骨架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建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飞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