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4062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包括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所述监测光纤由测温光纤、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组成,所述测温光纤连接有DTS测温主机,在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数据光纤连接有光感采集器,所述监测电力线缆上固定安装有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分别直接连接有负荷监控器,实现联网的统一的定点和定距离的实时监测,建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面涵盖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运行安全以及管廊空间、附属设施等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
本技术涉及综合监控
,具体为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管廊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实际的管廊监测中,需要综合同时监测多项数据,以达到全面监测的目的,而在这个监测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兼顾着市政电缆、市政供水以及其他特种设备,还需要同时监测低下应力变化等因素。在现有的技术手段中,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巡检的方式为主,而人工巡检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人下到监测井中来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但是这种监测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工巡检难以有效把握监测的质量,缺乏现代化仪器的辅助,对于设备内部的变化来说,人工巡检无法准确判断,其次就是人工巡检具有延迟性,一般只能根据监测的频率和周期来确定监测数据采集的频率和周期,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时监测数据;现有技术手段中人工巡检和物联网结合的方式进行的监测手段,布控手段有限,只能实现定点监测,而不能对管廊实现全面的监测,一旦发生故障很难准确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实现联网的统一的定点和定距离的实时监测,建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面涵盖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运行安全以及管廊空间、附属设施等的状态,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包括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所述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均直接与监测管廊接触,所述监测光纤由测温光纤、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组成,所述测温光纤连接有DTS测温主机,在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所述光线传感器通过数据光纤连接有光感采集器,所述监测电力线缆上固定安装有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均匀分布在监测管廊内部,所述流量传感器缠绕在监测管廊上,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分别直接连接有负荷监控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监测光纤和监测电力线缆并行排列且通过铰接形成一体化结构,且在绞合结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监测防护层,所述监测防护层呈半圆形,且监测光纤设在监测防护层外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均由光纤内部发出光线,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均直接将光线射在光线传感器上,且光线传感器与应力形变监测光纤和通信监测光纤之间的距离恒定。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均采用单线直接传输结构,且电流监测装置、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和流量传感器的分布间隔均不相等。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DTS测温主机、光感采集器和负荷监控器均通过环网光纤连接有环网交换机,所述环网交换机通过以太网连接有远程监控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完全分布式测量,以精密间隔探测全线温度,而且通过监控光纤射出的稳定光线,而进一步通过光线传感器收集射出的光线信息,通过光线的位置和强度变化监测管廊周边的支撑应力变化和通信光线的强度损耗,实现实时定点准确监测,而进一步通过电力监测措施,实现电流、电磁以及流量的监测,通过单线直接连接作用传输至负荷监测器上进行独立监测,而在整个监测网络中又通过环网交换机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联网的统一监测,建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面涵盖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运行安全以及管廊空间、附属设施等的状态,为城市管廊的可靠运行提供了全面的技术保障手段,构建适合城市快速发展的安全、高效、智慧的地下管网系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监测光纤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远程监控系统示意图。图中:1-监测光纤;2-监测电力线缆;3-测温光纤;4-应力形变监测光纤;5-通信监测光纤;6-DTS测温主机;7-光线传感器;8-数据光纤;9-光感采集器;10-电流监测装置;11-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2-流量传感器;13-负荷监控器;14-监测防护层;15-环网光纤;16-环网交换机;17-远程监控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包括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所述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均直接与监测管廊接触,所述监测光纤1由测温光纤3、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组成,所述测温光纤3连接有DTS测温主机6,在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7,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均由光纤内部发出光线,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均直接将光线射在光线传感器7上,且光线传感器7与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之间的距离恒定,通过定点恒距离的监测,实现支撑应力变化和通信光线的强度损耗的监测,所述光线传感器7通过数据光纤8连接有光感采集器9,所述监测电力线缆2上固定安装有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均匀分布在监测管廊内部,所述流量传感器12缠绕在监测管廊上,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2分别直接连接有负荷监控器13,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均采用单线直接传输结构,且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的分布间隔均不相等,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定点和定距离的监测。优选的是,所述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并行排列且通过铰接形成一体化结构,且在绞合结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监测防护层14,所述监测防护层14呈半圆形,且监测光纤1设在监测防护层14外侧,保护监测设施的同时还能不影响实际的监测效果。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DTS测温主机6、光感采集器9和负荷监控器13均通过环网光纤15连接有环网交换机16,所述环网交换机16通过以太网连接有远程监控系统17,实现统一的联网监测,将局域内的监测数据实现全部联网,完成整体性的监测。本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完全分布式测量,以精密间隔探测全线温度,而且通过监控光纤射出的稳定光线,而进一步通过光线传感器收集射出的光线信息,通过光线的位置和强度变化监测管廊周边的支撑应力变化和通信光线的强度损耗,实现实时定点准确监测,而进一步通过电力监测措施,实现电流、电磁以及流量的监测,通过单线直接连接作用传输至负荷监测器上进行独立监测,而在整个监测网络中又通过环网交换机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联网的统一监测,建立城市智慧管廊综合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全面涵盖了地下管廊内的管线运行安全以及管廊空间、附属设施等的状态,为城市管廊的可靠运行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所述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均直接与监测管廊接触,所述监测光纤(1)由测温光纤(3)、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组成,所述测温光纤(3)连接有DTS测温主机(6),在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7),所述光线传感器(7)通过数据光纤(8)连接有光感采集器(9),所述监测电力线缆(2)上固定安装有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均匀分布在监测管廊内部,所述流量传感器(12)缠绕在监测管廊上,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分别直接连接有负荷监控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所述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均直接与监测管廊接触,所述监测光纤(1)由测温光纤(3)、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组成,所述测温光纤(3)连接有DTS测温主机(6),在所述应力形变监测光纤(4)和通信监测光纤(5)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线传感器(7),所述光线传感器(7)通过数据光纤(8)连接有光感采集器(9),所述监测电力线缆(2)上固定安装有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均匀分布在监测管廊内部,所述流量传感器(12)缠绕在监测管廊上,所述电流监测装置(10)、电磁场变化感应线圈(11)和流量传感器(12)分别直接连接有负荷监控器(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管廊监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光纤(1)和监测电力线缆(2)并行排列且通过铰接形成一体化结构,且在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振聪周宝文杨钊马卓琦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盛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