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778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进气管、箱体、出气管、烟囱,集气罩一侧设有进气管,箱体内部设有余热回收区、除尘区,进气管一端与余热回收区连接,余热回收区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管,余热回收区内设有循环水;余热回收区一侧设有除尘区,余热回收区和除尘区上部通过隔板Ⅱ隔断,除尘区内部设有花板Ⅱ,花孔内设有滤袋;箱体下部设有集尘斗Ⅰ、集尘斗Ⅱ;集尘斗Ⅰ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Ⅰ,集尘斗Ⅱ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Ⅱ;箱体一侧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一端与除尘区连接,另一端与烟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对烧结机尾的高温烟尘进行预热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设置了除尘区对烟气进行除尘,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余热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烧结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为高炉炼铁提供原料。烧结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焦炭等化石能源和电能,另一方面还有大量的中低品位余热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排空浪费;烧结工序能耗约占整个钢铁企业总能耗的9-12%,仅次于炼铁工序。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烧结工序余热利用率还不足30%,能耗指标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国烧结节能潜力很大;烧结工艺余热主要有两大部分1)占烧结过程总带入热量约44.5%的烧结矿显热,在冷却机高温段废气温度约为350-420℃;2)占总带入热量约23.6%的烧结烟气显热,在烧结机尾风箱高温段排出的废气温度为300-380℃;近年来,烧结冷却废气余热回收发电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其已被广泛地在国内的各大中钢铁企业应用推广;但烧结机尾烟气余热由于其技术及经济原因一直未能有效的回收利用;经过检索,申请号为CN201620008250.4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回收烧结机尾部烟道烟气余热的锅炉装置,包括烧结机、电动蝶阀、倒置式余热锅炉和烟气净化系统,其中,电动蝶阀设置在烧结机的烟道内,将烟道尾部高温段和烟道前部低温段隔离开;烟道尾部高温段通过风管与倒置式余热锅炉的进风通道连接;倒置式余热锅炉的炉膛高于其进风通道;倒置式余热锅炉的顶部设置废气出口,废气出口连接到烟道前部低温段,烟道前部低温段与烟气净化系统连接,其采用了倒置式余热锅炉以及下进风的方式对烧结机尾余热进行回收,由于高温烟气相对于空气的密度小会产生上升的运动,下进风会影响高温烟气的进风效果,造成机尾余热回收利用效果差,回收利用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有效的对烧结机尾的高温烟尘进行预热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设置了除尘区对烟气进行除尘,保护了环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进气管、箱体、出气管、烟囱,所述集气罩位于烧结机尾上部,用于收集烧结机尾的高温烟气,所述集气罩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余热回收区、除尘区,所述进气管一端与余热回收区连接,所述余热回收区包括花板Ⅰ、换热管,所述余热回收区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设有花板Ⅰ,所述换热管安装在花板Ⅰ上的花孔内,上部的花板Ⅰ位于进气管的进气口下部,所述余热回收区内设有循环水,所述循环水位于换热管两端的花板Ⅰ之间且位于换热管外部,高温烟气将热量通过换热管传递给循环水实现热量的交换;所述余热回收区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球阀Ⅰ,所述余热回收区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球阀Ⅱ;所述余热回收区一侧设有除尘区,所述余热回收区和除尘区上部通过隔板Ⅱ隔断,所述除尘区包括花板Ⅱ、滤袋,所述除尘区内部设有花板Ⅱ,所述花板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孔,所述花孔内设有滤袋,高温烟气经换热管换热后,再次被滤袋进行除尘,增强了烟气除尘的效果;所述箱体下部设有集尘斗Ⅰ、集尘斗Ⅱ,所述集尘斗Ⅰ上部长度为余热回收区长度的1/2-2/3,所述集尘斗Ⅰ安装在换热管下部一侧的花板Ⅰ下部,由于集尘斗Ⅰ的隔断作用,增加了烟气的流程,增强了换热的效果;所述集尘斗Ⅰ一侧设有集尘斗Ⅱ,所述集尘斗Ⅱ一端与集尘斗Ⅰ连接,另一端与除尘区一侧的箱体一端连接;所述集尘斗Ⅰ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Ⅰ,所述集尘斗Ⅱ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Ⅱ;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与除尘区连接,且出气管位于除尘区花板Ⅱ的上部,另一端与烟囱连接,将烟气外排。优选的,所述出气管一侧设有引风机,所述引风机一侧设有电机,引风机增强了烟气的流动速度,增强了集气罩的集气作用,增强了余热利用的效果,提高了余热利用的效率。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区内部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位于换热管上端的花板Ⅰ上部,且隔板Ⅰ与隔板Ⅱ之间的距离为余热回收区长度的1/2-2/3,隔板Ⅰ的设置延长了高温烟气的的流动行程,提高了余热利用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卸料阀Ⅰ上部设有插板阀Ⅰ,所述卸料阀Ⅱ上部设有插板阀Ⅱ,插板阀Ⅰ和插板阀Ⅱ避免了卸料时烟气从卸料阀Ⅰ和卸料阀Ⅱ中流出形成扬尘,造成二次污染。优选的,所述卸料阀Ⅰ和卸料阀Ⅱ均为星型卸料阀,星型卸料阀实现了卸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且避免了气流通过卸料阀流出,形成烟尘飞扬,造成二次污染。优选的,所述滤袋下部一侧设有布气板,布气板增强了烟气进入除尘区的均匀性,增强了烟气除尘的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有效的对烧结机尾的高温烟尘进行预热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设置了除尘区对烟气进行除尘,保护了环境;2)出气管一侧设有引风机,引风机一侧设有电机,引风机增强了烟气的流动速度,增强了集气罩的集气作用,增强了余热利用的效果,提高了余热利用的效率;3)余热回收区内部设有隔板Ⅰ,隔板Ⅰ位于换热管上端的花板Ⅰ上部,且隔板Ⅰ与隔板Ⅱ之间的距离为余热回收区长度的1/2-2/3,隔板Ⅰ的设置延长了高温烟气的的流动行程,提高了余热利用的效果;4)卸料阀Ⅰ上部设有插板阀Ⅰ,卸料阀Ⅱ上部设有插板阀Ⅱ,插板阀Ⅰ和插板阀Ⅱ避免了卸料时烟气从卸料阀Ⅰ和卸料阀Ⅱ中流出形成扬尘,造成二次污染;5)卸料阀Ⅰ和卸料阀Ⅱ均为星型卸料阀,星型卸料阀实现了卸灰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且避免了气流通过卸料阀流出,形成烟尘飞扬,造成二次污染;6)滤袋下部一侧设有布气板,布气板增强了烟气进入除尘区的均匀性,增强了烟气除尘的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烟气流向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中花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气罩,2-进气管,3-箱体,4-出气管,5-引风机,6-电机,7-烟囱,11-余热回收区。12-除尘区,13-隔板Ⅰ,14-花板Ⅰ,15-花孔,16-换热管,17-集尘斗Ⅰ,18-插板阀Ⅰ,19-卸料阀Ⅰ,20-隔板Ⅱ,21-花板Ⅱ,22-滤袋,23-布气板,24-进水管,25-球阀Ⅰ,26-出水管,27-球阀Ⅱ,28-集尘斗Ⅱ,29-插板阀Ⅱ,30-卸料阀Ⅱ。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
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1、进气管2、箱体3、出气管4、烟囱7,所述集气罩1位于烧结机尾上部,用于收集烧结机尾的高温烟气,所述集气罩1一侧设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一侧设有箱体3,所述箱体3内部设有余热回收区11、除尘区12,所述进气管2一端与余热回收区11连接,所述余热回收区11包括花板Ⅰ14、换热管16,所述余热回收区11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管16,所述换热管16两端均设有花板Ⅰ14,所述换热管16安装在花板Ⅰ14上的花孔15内,上部的花板Ⅰ14位于进气管2的进气口下部,所述余热回收区11内设有循环水,所述循环水位于换热管16两端的花板Ⅰ14之间且位于换热管16外部,高温烟气将热量通过换热管16传递给循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进气管、箱体、出气管、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位于烧结机尾上部,所述集气罩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余热回收区、除尘区,所述进气管一端与余热回收区连接,所述余热回收区包括花板Ⅰ、换热管,所述余热回收区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设有花板Ⅰ,所述换热管安装在花板Ⅰ上的花孔内,上部的花板Ⅰ位于进气管的进气口下部,所述余热回收区内设有循环水,所述循环水位于换热管两端的花板Ⅰ之间且位于换热管外部;所述余热回收区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球阀Ⅰ,所述余热回收区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球阀Ⅱ;所述余热回收区一侧设有除尘区,所述余热回收区和除尘区上部通过隔板Ⅱ隔断,所述除尘区包括花板Ⅱ、滤袋,所述除尘区内部设有花板Ⅱ,所述花板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孔,所述花孔内设有滤袋;所述箱体下部设有集尘斗Ⅰ、集尘斗Ⅱ,所述集尘斗Ⅰ上部长度为余热回收区长度的1/2‑2/3,所述集尘斗Ⅰ安装在换热管下部一侧的花板Ⅰ下部;所述集尘斗Ⅰ一侧设有集尘斗Ⅱ,所述集尘斗Ⅱ一端与集尘斗Ⅰ连接,另一端与除尘区一侧的箱体一端连接;所述集尘斗Ⅰ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Ⅰ,所述集尘斗Ⅱ下部一侧设有卸料阀Ⅱ;所述箱体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端与除尘区连接,且出气管位于除尘区花板Ⅱ的上部,另一端与烟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机尾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集气罩、进气管、箱体、出气管、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位于烧结机尾上部,所述集气罩一侧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一侧设有箱体,所述箱体内部设有余热回收区、除尘区,所述进气管一端与余热回收区连接,所述余热回收区包括花板Ⅰ、换热管,所述余热回收区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两端均设有花板Ⅰ,所述换热管安装在花板Ⅰ上的花孔内,上部的花板Ⅰ位于进气管的进气口下部,所述余热回收区内设有循环水,所述循环水位于换热管两端的花板Ⅰ之间且位于换热管外部;所述余热回收区上部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球阀Ⅰ,所述余热回收区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球阀Ⅱ;所述余热回收区一侧设有除尘区,所述余热回收区和除尘区上部通过隔板Ⅱ隔断,所述除尘区包括花板Ⅱ、滤袋,所述除尘区内部设有花板Ⅱ,所述花板Ⅱ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花孔,所述花孔内设有滤袋;所述箱体下部设有集尘斗Ⅰ、集尘斗Ⅱ,所述集尘斗Ⅰ上部长度为余热回收区长度的1/2-2/3,所述集尘斗Ⅰ安装在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兴苓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江鑫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