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3337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BR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促进剂4~8份、纳米氧化锌4‑6份、防老剂4~6份、抗热氧剂TCA‑90 1~2份、活性剂1~2份、橡塑共混均匀剂1~2份、微晶蜡1~3份、炭黑80~1000份、低温增塑剂15~30份。以解决现有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耐低温性能较差,易导致动态往复密封失效,存在较严重缺陷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

技术介绍
橡胶制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工业、航空航天业、工农业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深入发展,对橡胶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橡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在高寒地区的汽车制动安全、航空航天、极地考察等领域,对橡胶制品的耐低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橡胶制品的特殊工作环境,橡胶制品需要具有良好的耐油耐溶剂性能和长时间保持稳定,并具有一定的抗拉伸、耐磨和撕裂强度的性能,特别要求在低温条件下也要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弹性。橡胶制品的强度及其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与橡胶分子的结构、补强体系、硫化体系有关。耐油弹性体都存在着耐寒性与耐油性的平衡问题,即在不损失耐油性的前提下,怎样能使胶料具有优异的耐寒性,是多年来的技术难题。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是用于载重车的制动系统中起传递压力和密封作用的橡胶密封件。其功能是将贮力缸压力转化为机械推力,起到车辆制动作用。它是汽车制动系统的执行元件,也是汽车上的重要安全件。在使用中的橡胶Y型圈必须有优异的弹性和压缩变形及耐磨性,以保证Y型圈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传递压力和密封能力。并且在低温(-40至-50℃)下具备不发脆不变形和良好的弹性回复力,故要求它对低温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抗发脆性,不允许在低温下发生气体渗漏,现有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耐低温性能较差,易导致动态往复密封失效,存在较严重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耐低温性能较差,易导致动态往复密封失效,存在较严重缺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BR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促进剂4~8份、纳米氧化锌4-6份、防老剂4~6份、抗热氧剂TCA-901~2份、活性剂1~2份、橡塑共混均匀剂1~2份、微晶蜡1~3份、炭黑80~1000份、低温增塑剂15~30份。优选地,它主要为如下重量份的原料:JSR250S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促进剂6.4份、氧化锌5份、防老剂4份、抗热氧剂TCA-901.5份、活性剂1.5份、微晶蜡1份、炭黑90份、增塑剂20-30份。最佳地,前述一种橡塑并用共混高耐低温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BR(JSR250S)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10-20份;硫化剂DCP2份、助交联剂SR350NS1.5份、不溶性硫黄1.5份、促进剂CZ1.2份、促进剂TMTD0.2份;氧化锌5份;活性剂硬脂酸2份;防老剂RD1.5份、防老剂DDA2.5份;抗热氧剂TCA-901.5份;橡塑共混均匀剂PD-1002份、进口微晶蜡(19600/H)1份;高耐磨炭黑N330(卡博特)40份、快压出炭黑N550(卡博特)50份;低温增塑剂TP-90B10-15份、葵二酸二辛脂DOS10-15份。前述一种橡塑并用共混高耐低温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中所用到中的硫化剂硫黄为不溶性硫磺。其制备方法如下:将丁腈橡胶和PBT共混;加入辅料,采用高温密炼机二段混炼即可,具体如下:a)PBT的预塑化按配方质量比例称量PBT和均匀剂搅拌均匀后放入烘箱,160℃塑化2小时,使PBT充分分散,达到预塑化的目的,此时物料干爽疏松,不结团,有弹性感;b)PBT的塑炼将双辊开炼机辊温升到150~160℃,调小辊距,加入预塑化的PBT粉料,然后开始塑炼,直到PBT呈均一透明薄膜后,打五个三角包下片,进入下一步混炼;c)丁腈橡胶(NBR)与PBT高温共混制备NBR-P橡塑合金塑炼好的PBT与规定数量NBR橡胶一起投入高温捏炼机;按常规塑炼工艺操作,塑炼好的NBR-P橡塑合金出卷备用;d)二段高温塑炼用逆混法,按混炼工艺操作,加料顺序:硬脂酸、防老剂、炭黑、低温增塑剂、氧化锌,混炼时间:1000±30秒,排胶温度:140±10℃;混炼后出片停放24小时;e)混炼胶制造用开炼机加硫化剂;开炼机辊距调为6-8毫米,投入已经停放好的胶片,包辊后划下余胶仅余包辊胶料;随后依次加入硫化促进剂、硫黄;混炼均匀随即调小辊距,薄通,打4-6个三角包,观察胶片的颜色应均匀一致,调大辊距至规定厚度(4~6mm)下片,混炼时间1000±20秒,出片温度:120±5℃,即可制得具有具有高耐低温、高往复疲劳、高耐磨和较宽使用温度的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制动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采用进口耐低温丁腈橡胶和PBT为主体的橡塑合金NBR-P共混体系,加入辅料,采用高温密炼机二段混炼方法即可,制备方法简单,所制得的汽车气室贮力缸橡胶Y型圈的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标准,具有高耐低温、高往复疲劳、高耐磨和在较宽的使用温度-55~120℃范围内使用时材料性能保持很小变化的优异性能,使用寿命基本上与汽车制动气室总成相同,同时对节约资源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实现了由“易损件”向“永久件”的转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按如下配方比例进行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比:(单位:质量份数)表1:试验配方对照表表2:实施配方橡胶性能对照表制备方法:将丁腈橡胶和PBT共混;加入辅料,采用高温密炼机二段混炼即可,具体如下:1、PBT的预塑化按配方质量比例称量PBT和均匀剂搅拌均匀后放入烘箱,160℃塑化2小时,使PBT充分分散,达到预塑化的目的,此时物料干爽疏松,不结团,有弹性感。2、PBT的塑炼将双辊开炼机辊温升到150~160℃,调小辊距,加入预塑化的PBT粉料,然后开始塑炼,直到PBT呈均一透明薄膜后,打五个三角包下片,进入下一步混炼。3、丁腈橡胶(NBR)与PBT高温共混制备NBR-P橡塑合金;塑炼好的PBT与规定数量NBR橡胶一起投入高温捏炼机;按常规塑炼工艺操作,塑炼好的NBR-P橡塑合金出卷备用。4、二段高温塑炼用逆混法,按混炼工艺操作,加料顺序:硬脂酸、防老剂、炭黑、低温增塑剂、氧化锌。混炼时间:1000±30秒,排胶温度:140±10℃;混炼后出片停放24小时。5、混炼胶制造:用开炼机加硫化剂;开炼机辊距调为6-8毫米,投入已经停放好的胶片,包辊后划下余胶仅余包辊胶料;随后依次加入硫化促进剂、硫黄;混炼均匀随即调小辊距,薄通,打4-6个三角包,观察胶片的颜色应均匀一致,调大辊距至规定厚度(4~6mm)下片,混炼时间1000±20秒,出片温度:120±5℃。即可制得具有具有高耐低温、高往复疲劳、高耐磨和较宽使用温度的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BR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促进剂4~8份、纳米氧化锌4‑6份、防老剂4~6份、抗热氧剂TCA‑90 1~2份、活性剂1~2份、橡塑共混均匀剂1~2份、微晶蜡1~3份、炭黑80~1000份、低温增塑剂15~3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NBR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促进剂4~8份、纳米氧化锌4-6份、防老剂4~6份、抗热氧剂TCA-901~2份、活性剂1~2份、橡塑共混均匀剂1~2份、微晶蜡1~3份、炭黑80~1000份、低温增塑剂15~3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JSR250S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促进剂6.4份、氧化锌5份、防老剂4份、抗热氧剂TCA-901.5份、活性剂1.5份、微晶蜡1份、炭黑90份、增塑剂20-30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橡塑共混高耐低温汽车橡胶Y型圈胶料配方,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JSR250S80-100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10-20份;硫化剂DCP2份、助交联剂SR350NS1.5份、不溶性硫磺1.5份、促进剂CZ1.2份、促进剂TMTD0.2份;氧化锌5份;活性剂硬脂酸2份;防老剂RD1.5份、防老剂DDA2.5份;抗热氧剂TCA-901.5份;橡塑共混均匀剂PD-1002份、进口微晶蜡19600/H1份;高耐磨炭黑N33040份、快压出炭黑N55050份;低温增塑剂TP-90B10-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戴红伟戴红勇戴红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精忠橡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