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351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包括泵盖、泵体和底座,所述的泵体内还设有驱动盘、挤压轮、弹性软管,所述的挤压轮固定在驱动盘上,弹性软管固定在泵体内壁上,所述的挤压轮压放在弹性软管表面上,所述的泵体上还设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上均设有法兰盘,所述的弹性软管由物料入口引入,由物料出口引出,其两端分别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泵体外部还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伸放在泵体内部,并与驱动盘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自动润滑操作,同时又避免对泵体组件的过度改造,结构相对简单,又能节省人力和工时,有效的提升了加工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润滑软管泵
本技术属于泵的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自润滑软管泵。
技术介绍
软管泵的工作原理就是基于弹性软管的交替伸缩来输送介质,即电机驱动驱动盘,驱动盘带动挤压轮回转,挤压轮挤压弹性软管发生弹性变形,在吸入口形成负压吸入介质,通过挤压轮的推送,介质从排出口排出。由此可以看出弹性软管在软管泵是极为重要的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软管泵的可靠性及寿命。弹性软管在工作中不停地受到挤压和摩擦,因此需要润滑提升其使用寿命。根据弹性软管的常见润滑情况,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封闭式:将弹性软管及挤压轮安装于密闭的箱体里,把润滑液放入密闭的箱体里,使弹性软管及挤压轮全部浸在润滑液当中,以减少弹性软管磨损,但此方式对整体加工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不便于推广使用。开放式:将弹性软管及挤压轮安装于开放的焊接框架里,在工作前,保持软管泵停机状态,打开观察孔盖,用刷子蘸上润滑脂或润滑剂,涂在弹性软管的受挤压部位,这样的工作一天需要多次,耗时又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自润滑软管泵。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包括泵盖、泵体和底座,所述的泵体内还设有驱动盘、挤压轮、弹性软管,所述的挤压轮固定在驱动盘上,弹性软管固定在泵体内壁上,所述的挤压轮压放在弹性软管表面上,所述的泵体上还设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上均设有法兰盘,所述的弹性软管由物料入口引入,由物料出口引出,其两端分别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泵体外部还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伸放在泵体内部,并与驱动盘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压轮正中央设有销钉通孔,销钉穿过销钉通孔实现挤压轮在驱动盘上的固定,挤压轮的上端面还设有环形密封盖,环形密封盖的侧壁上设有螺纹,挤压轮的上端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挤压轮的内部设有空腔,挤压轮的侧壁上还设有V型通孔,所述的空腔和V型通孔内填充有经浸油处理的羊毛毡。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轴穿设在驱动盘的正中央,带动驱动盘同速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泵盖通过六角螺钉实现与泵体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和底座为一体铸造成型。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改善了传统开放式、封闭式润滑的弊端,很好的实现了两种方式优点的结合,其中主要对挤压轮构件进行了改进处理,在挤压轮内部开设了空腔和V型通孔,并填充有经浸油处理的羊毛毡,挤压轮在转动离心作用下,羊毛毡吸附的润滑油可输送到挤压轮与弹性软管接触的表面上,实现了自动润滑操作,同时又避免对泵体组件的过度改造,结构相对简单,又能节省人力和工时,有效的提升了加工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A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挤压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挤压轮B处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环形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包括泵盖1、泵体2和底座3,所述的泵体2内还设有驱动盘4、挤压轮5、弹性软管6,所述的挤压轮5固定在驱动盘4上,弹性软管6固定在泵体2内壁上,所述的挤压轮5压放在弹性软管6表面上,所述的泵体2上还设有物料入口8和物料出口7,物料入口8和物料出口7上均设有法兰盘9,所述的弹性软管6由物料入口8引入,由物料出口7引出,其两端分别与法兰盘9连接,所述的泵体2外部还设有电机14,电机14的电机轴13通过联轴器12与驱动轴11相连,所述的驱动轴11伸放在泵体2内部,并与驱动盘4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挤压轮5正中央设有销钉通孔52,销钉穿过销钉通孔52实现挤压轮5在驱动盘4上的固定,挤压轮5的上端面还设有环形密封盖51,环形密封盖5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511,挤压轮5的上端面上设有与之配合的螺纹,挤压轮5的内部设有空腔53,挤压轮5的侧壁上还设有V型通孔54,所述的空腔53和V型通孔54内填充有经浸油处理的羊毛毡。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轴11穿设在驱动盘4的正中央,带动驱动盘4同速转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泵盖1通过六角螺钉实现与泵体2的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2和底座3为一体铸造成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机14启动时,电机轴13通过联轴器12带动驱动轴11转动,此时驱动盘4与驱动轴11保持同速转动,在驱动盘4上的挤压轮5绕着销钉进行转动,并对弹性软管6进行挤压,从而实现物料从物料入口8流入,从物料出口7流出的运输操作,在此期间挤压轮5不断转动,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羊毛毡上吸附的润滑油流出分散在挤压轮5和弹性软管6的接触面上,实现了自润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润滑软管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包括泵盖、泵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还设有驱动盘、挤压轮、弹性软管,所述的挤压轮固定在驱动盘上,弹性软管固定在泵体内壁上,所述的挤压轮压放在弹性软管表面上,所述的泵体上还设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上均设有法兰盘,所述的弹性软管由物料入口引入,由物料出口引出,其两端分别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泵体外部还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伸放在泵体内部,并与驱动盘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包括泵盖、泵体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还设有驱动盘、挤压轮、弹性软管,所述的挤压轮固定在驱动盘上,弹性软管固定在泵体内壁上,所述的挤压轮压放在弹性软管表面上,所述的泵体上还设有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物料入口和物料出口上均设有法兰盘,所述的弹性软管由物料入口引入,由物料出口引出,其两端分别与法兰盘连接,所述的泵体外部还设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所述的驱动轴伸放在泵体内部,并与驱动盘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润滑软管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轮正中央设有销钉通孔,销钉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