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32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盘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室、圆形腔室、进油口、出油口、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室内嵌有圆形腔室,所述圆形腔室内设置有翅片;所述冷却室一侧为梯形体结构,所述梯形体结构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出油口与圆形腔室连通,所述冷却室另一侧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柱体结构上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注入在冷却室与圆形腔室之间;所述圆形腔室自进油口处直到出油口处形成圆形冷却通道,与圆形腔室外的冷却水充分换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负担。采用圆形结构,可以使翅片获得最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延长了与冷却水间的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盘式冷却器
:本技术属于冷却器
,特别涉及一种圆盘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冷却器占地面积大,较为笨重,增加了发动机的负担。为了减轻发动机负担,人们开始将冷却器的发展方向往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同时在换热效率方面尽量最大化,如何实现这个目的是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式冷却器,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盘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室、圆形腔室、进油口、出油口、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室内嵌有圆形腔室,所述圆形腔室内设置有翅片;所述冷却室一侧为梯形体结构,所述梯形体结构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出油口与圆形腔室连通,所述冷却室另一侧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柱体结构上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注入在冷却室与圆形腔室之间;所述圆形腔室自进油口处直到出油口处形成圆形冷却通道,与圆形腔室外的冷却水充分换热。优选地,技术方案中,圆形腔室上设置有观察孔、限压阀,当圆形腔室内油压超限时,限压阀开启出油口泄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圆盘式冷却器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负担。采用圆形结构,可以使翅片获得最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延长了与冷却水间的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圆盘式冷却器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圆盘式冷却器左视图;附图标记为:1-冷却室、2-圆形腔室、3-进油口、4-出油口、5-冷却水管、6-观察孔、7-限压阀、8-梯形体结构、9-半圆柱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如图1-2所示,一种圆盘式冷却器,包括:冷却室1、圆形腔室2、进油口3、出油口4、冷却水管5、观察孔6、限压阀7;所述冷却室1内嵌有圆形腔室2,所述圆形腔室2内设置有翅片;所述冷却室1一侧为梯形体结构8,所述梯形体结构8上设置有进油口3、出油口4,所述进油口3、出油口4与圆形腔室2连通,所述冷却室1另一侧为半圆柱体结构9,所述半圆柱体结构9上设置有冷却水管5,冷却水注入在冷却室1与圆形腔室2之间;所述圆形腔室2自进油口3处直到出油口4处形成圆形冷却通道,与圆形腔室2外的冷却水充分换热。圆形腔室2上设置有观察孔6、限压阀7,当圆形腔室2内油压超限时,限压阀7开启出油口4泄压。圆盘式冷却器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负担。采用圆形结构,可以使翅片获得最大的接触面积,同时延长了与冷却水间的换热时间,提高了换热效率。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圆盘式冷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盘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室、圆形腔室、进油口、出油口、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室内嵌有圆形腔室,所述圆形腔室内设置有翅片;所述冷却室一侧为梯形体结构,所述梯形体结构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出油口与圆形腔室连通,所述冷却室另一侧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柱体结构上设置有冷却水管,冷却水注入在冷却室与圆形腔室之间;所述圆形腔室自进油口处直到出油口处形成圆形冷却通道,与圆形腔室外的冷却水充分换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室、圆形腔室、进油口、出油口、冷却水管;所述冷却室内嵌有圆形腔室,所述圆形腔室内设置有翅片;所述冷却室一侧为梯形体结构,所述梯形体结构上设置有进油口、出油口,所述进油口、出油口与圆形腔室连通,所述冷却室另一侧为半圆柱体结构,所述半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飞魏纲顾寿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和平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