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齿氮膦配体与其配合物、及其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3132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及药物合成化学领域,公开了三齿氮膦配体,具有通式Ⅰ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齿氮膦配体与其配合物、及其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及药物合成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三齿氮膦配体与其配合物、及其在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手性醇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之中的重要片段,如Ezetimine、Duloxetine、Aprepitant、Crizotinib等。由于手性醇在制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工业价值,人们对合成手性醇的方法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不对称氢化反应被证明是最为直接有效合成手性醇的方法。在过去的数十年,利用钯、铑、钌等金属与手性膦配体络合所得的催化剂对酮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从而得到手性醇的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多种手性膦配体被研发出来。但是,高效不对称氢化酮类化合物得到手性醇仍然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发展一类新型的三齿氮膦配体,并将三齿氮膦配体制备成催化剂,用于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三齿氮膦配体,具有通式Ⅰ的结构:其中,R1为对甲苯磺酰基或2,4,6-三异丙基苯磺酰基,R2为芳基或取代芳基。进一步地,三齿氮膦配体具有通式Ⅱ的结构:其中,R1为对甲苯磺酰基或2,4,6-三异丙基苯磺酰基,R2为苯基或取代苯基;当n为1、2或3时,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烷基;当n为0时,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苯基、取代苯基,或者R3、R4=-(CH2)4-。进一步地,三齿氮膦配体具有以下结构之一:其中,R1为对甲苯磺酰基或2,4,6-三异丙基苯磺酰基,m为2、3、4或5,R2为苯基或3,5-二叔丁基苯基。进一步地,三齿氮膦配体具有以下结构之一:三齿氮膦配体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合成路线:S1、化合物1与tBuLi、PCl3、R2MgBr反应得到化合物2;S2、化合物2与醋酸酐反应得到化合物3;S3、化合物3与反应得到配体Ⅰ。将三齿氮膦配体和过渡金属络合物混合反应制备得到配合物(催化剂),在优选方案中,过渡金属络合物为[Ir(COD)Cl]2,中文全称为1,5-环辛二烯氯化铱二聚体,英文全称为Chloro(1,5-cyclooctadiene)iridium(I)dimer;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三齿氮膦配体和过渡金属络合物的摩尔比为0.5:1~2,更优选0.5:1.05;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反应以iPrOH为溶剂;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反应温度为室温;在另一个优选方案中,反应时间为0.5~3h。三齿氮膦配体的配合物应用于酮的不对称催化氢化:在氢气氛围下,在iPrOH中,由手性三齿氮膦配体f-amphamide与金属铱盐[Ir(COD)Cl]2络合得到配合物(催化剂),加入酮化合物,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其反应通式如下Ar可以为芳基、取代芳基、杂芳基、取代杂芳基,芳基优选苯基、萘基,杂芳基优选噻吩、呋喃,R可以为烷基,优选甲基、乙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潜手性底物包括Ezetimine、Duloxetine、Aprepitant、Crizotinib。一种手性醇的制备方法,在上述的三齿氮膦配体的配合物的存在下,用氢供体在碱性条件下对酮类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包括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第一步骤中,由手性配体与金属铱盐[Ir(COD)Cl]2在iPrOH溶剂中进行反应而得到配合物(催化剂);第二步骤中,在氢气氛围下,在铱/f-amphamide催化剂的存在下,加入酮类化合物和碱,酮类化合物发生不对称氢化反应,反应温度为20~30℃,碱与酮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为1:100,氢气压力为20~40大气压,反应时间12~48小时,酮类化合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5000~200000∶1。在第一步骤中得到的催化剂不需要单独分离,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连续地进行。除非有相反陈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具有下述含义。术语“烷基”指饱和脂肪族烃基团,其为包含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基团,优选含有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更优选含有1至6个碳原子的烷基。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术语“芳基”指具有共轭的π电子体系的6至14元全碳单环或稠合多环(也就是共享毗邻碳原子对的环)基团,优选为6至10元,例如苯基和萘基。取代芳基指至少有一个取代基的芳基,取代基优选为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氨基、卤素、巯基、羟基、硝基、氰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氧基、杂环烷氧基、环烷硫基、杂环烷硫基、羧基或羧酸酯基。取代苯基指至少有一个取代基的苯基,取代基优选为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氨基、卤素、巯基、羟基、硝基、氰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氧基、杂环烷氧基、环烷硫基、杂环烷硫基、羧基或羧酸酯基。术语“杂芳基”指包含1至4个杂原子、5至14个环原子的杂芳族体系,其中杂原子选自氧、硫和氮。杂芳基优选为5至10元,含1至3个杂原子;更优选为5元或6元,含1至2个杂原子;优选例如咪唑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吡唑基、噁唑基、吡咯基、四唑基、吡啶基、嘧啶基、噻二唑、吡嗪基等,优选为咪唑基、吡唑基或嘧啶基、噻唑基;更有选吡唑基。取代杂芳基指至少有一个取代基的杂芳基,取代基优选为一个或多个以下基团,其独立地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烷硫基、烷基氨基、卤素、巯基、羟基、硝基、氰基、环烷基、杂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环烷氧基、杂环烷氧基、环烷硫基、杂环烷硫基、羧基或羧酸酯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新型三齿氮膦配体f-amphamide,其为C1对称的面手性二茂铁骨架配体,可以通过高效简单的方法合成,并通过使用这种新型三齿氮膦配体f-amphamide对具有潜手性的酮进行不对称氢化反应,制备一系列的手性醇,反应具有高对映选择性、高收率、高转化数(TON)的特点,绝大多数底物在催化剂用量0.01mol%(S/C=10000)的情况下可取得99%以上的转化率和99%以上的ee值,催化剂最低用量为为0.005mol%(S/C=200000),最高转化数达到200000,可以用于如Ezetimine、Duloxetine、Aprepitant、Crizotinib等一系列重要药物的合成,在医药工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二茂铁为骨架的C1对称面手性配体f-amphamide系列实现了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合成容易,手性配体f-amphamide只需要2~3步反应即可制得;2、配体稳定,该系列配体对水和氧气均不敏感,方便保存和使用;3、催化效果好,该体系催化剂对绝大多数适用底物均实现100%的转化和99%的立体选择性;4、原子经济性高,该催化体系活性极高,对绝大多数适用底物均能取得10000以上的转化数,最高转化数可达200000。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转化率和立体选择性都极高,具有原子经济性高,环境友好等特点,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催化体系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前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说明,化学品均购自商业化产品并且不用经进一步纯化。薄层色谱分析(TLC)使用60F254硅胶板。硅胶柱层析使用青岛海洋硅胶(粒径0.0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三齿氮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Ⅰ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三齿氮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Ⅰ的结构:其中,R1为对甲苯磺酰基或2,4,6-三异丙基苯磺酰基,R2为芳基或取代芳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齿氮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Ⅱ的结构:其中,R1为对甲苯磺酰基或2,4,6-三异丙基苯磺酰基,R2为苯基或取代苯基;当n为1、2或3时,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烷基;当n为0时,R3、R4各自独立地选自氢、苯基、取代苯基,或者R3、R4=-(CH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齿氮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之一:其中,R1为对甲苯磺酰基或2,4,6-三异丙基苯磺酰基,m为2、3、4或5,R2为苯基或3,5-二叔丁基苯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齿氮膦配体,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之一:5.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三齿氮膦配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绪穆梁志钦
申请(专利权)人:凯特立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