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4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筋桁架和混凝土预制层,所述钢筋桁架主要由下弦钢筋、上弦钢筋、肋钢筋和连接两者的腹杆钢筋组成,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相互平行设置,上弦钢筋和两条下弦钢筋之间连接有四根腹杆钢筋,上弦钢筋和每条下弦钢筋之间分别连接两条腹杆钢筋,所述连接同一根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两条腹杆钢筋上接有一根肋钢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设计有混凝土肋且肋上带有安装孔洞,可以方便施工阶段通各种管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布置管线的问题;而且混凝土预制层开有减重孔,可以减轻混凝土重量,钢筋桁架肋的设计可以增强混凝土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钢筋桁架肋形混凝土叠合板上半部分为现浇混凝土,布置施工阶段的管线时需要重新打孔,使用不便,而且混凝土密度较大,若增大预制层厚度,混凝土质量会增大很多,不便移动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筋桁架和混凝土预制层,所述钢筋桁架主要由下弦钢筋、上弦钢筋、肋钢筋和腹杆钢筋,所述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相互平行设置,一根上弦钢筋和两根下弦钢筋之间连接有四根腹杆钢筋,其中一根上弦钢筋和一根下弦钢筋之间连接两根腹杆钢筋,所述连接同一根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两条腹杆钢筋上接有一根肋钢筋;所述肋钢筋设置在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中部且平行于上弦钢筋,所述肋钢筋距离上弦钢筋的垂直距离小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3;所述钢筋桁架预埋在混凝土预制层内,所述混凝土预制层包括混凝土下层和混凝土肋,所述混凝土肋设置在混凝土下层上表面,所述下层总厚度为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2,所述混凝土肋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的距离小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4;且所述混凝土预制层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的距离小于下弦钢筋和上弦钢筋之间总距离的1/3。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肋上设置有腹杆钢筋的位置横向开有安装孔洞,所述安装孔洞横向贯穿混凝土的两个侧面。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预制层上纵向开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贯穿混凝土肋且部分穿过混凝土下层。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洞为矩形孔,且所述安装孔洞总体积不大于混凝土肋总体积的1/2。进一步的,所述减重孔为矩形孔,且所述减重孔总体积不大于混凝土总体积的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洞和减重孔在水平面上交错排布。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设计有混凝土肋且肋上带有安装孔洞,可以方便施工阶段通各种管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布置管线的问题;而且混凝土预制层上开有减重孔,可以减轻混凝土重量,在混凝土上层现浇混凝土之后,混凝土进入减重孔内,填满减重孔,因此减重孔不会影响混凝土层的坚实性,本技术还设置有肋钢筋,肋钢筋的设计可以增强混凝土叠合板的稳固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图;图3为钢筋桁架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下弦钢筋;2、上弦钢筋;3、肋钢筋;4、腹杆钢筋;5、混凝土下层;6、混凝土肋;7、安装孔洞;8、减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包括钢筋桁架和混凝土预制层,所述钢筋桁架主要由下弦钢筋1、上弦钢筋2、肋钢筋3和腹杆钢筋4,所述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相互平行设置,一根上弦钢筋2和两根下弦钢筋1之间连接有四根腹杆钢筋4,其中一根上弦钢筋2和一根下弦钢筋1之间连接两根腹杆钢筋4,所述连接同一根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两条腹杆钢筋4上接有一根肋钢筋3;所述肋钢筋3设置在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中部且平行于上弦钢筋2,所述肋钢筋3距离上弦钢筋2的垂直距离小于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3;所述钢筋桁架预埋在混凝土预制层内,所述混凝土预制层包括混凝土下层5和混凝土肋6,所述混凝土肋6设置在混凝土下层5上表面,所述混凝土下层5总厚度为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2,所述混凝土肋6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2的距离小于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4;且所述混凝土肋6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2的距离小于下弦钢筋1和上弦钢筋之间总距离的1/3。所述混凝土肋6上设置有腹杆钢筋4的位置横向开有安装孔洞7,所述安装孔洞7横向贯穿混凝土的两个侧面。所述混凝土预制层上开有减重孔8,所述减重孔8贯穿混凝土肋6且部分穿过混凝土下层5。所述安装孔洞7为矩形孔,且所述安装孔洞7总体积不大于混凝土肋6总体积的1/2。所述减重孔8为矩形孔,且所述减重孔8总体积不大于混凝土总体积的1/6。所述安装孔洞7和减重孔8在水平面上交错排布。本技术的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的预制混凝土层包括混凝土下层和混凝土肋,混凝土上带有安装孔洞,可以方便施工阶段通各种管线,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布置管线的问题;而且混凝土预制层上开有减重孔,可以减轻混凝土重量,在混凝土上层现浇混凝土之后,混凝土进入减重孔内,填满减重孔,因此减重孔不会影响混凝土层的坚实性,本技术还设置有肋钢筋,肋钢筋的设计可以增强混凝土叠合板的稳固性。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和混凝土预制层,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下弦钢筋(1)、上弦钢筋(2)、肋钢筋(3)和腹杆钢筋(4),所述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相互平行设置,一根上弦钢筋(2)和两根下弦钢筋(1)之间连接有四根腹杆钢筋(4),其中一根上弦钢筋(2)和一根下弦钢筋(1)之间连接两根腹杆钢筋(4),所述连接同一根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两条腹杆钢筋(4)上设置有一根肋钢筋(3);所述肋钢筋(3)设置在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中部且平行于上弦钢筋(2),所述肋钢筋(3)距离上弦钢筋(2)的垂直距离小于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3;所述钢筋桁架预埋在混凝土预制层内,所述混凝土预制层包括混凝土下层(5)和混凝土肋(6),所述混凝土肋(6)设置在混凝土下层(5)上表面,所述混凝土下层(5)总厚度为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2,所述混凝土肋(6)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2)的距离小于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4;且所述混凝土肋(6)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2)的距离小于下弦钢筋(1)和上弦钢筋之间总距离的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桁架和混凝土预制层,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下弦钢筋(1)、上弦钢筋(2)、肋钢筋(3)和腹杆钢筋(4),所述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相互平行设置,一根上弦钢筋(2)和两根下弦钢筋(1)之间连接有四根腹杆钢筋(4),其中一根上弦钢筋(2)和一根下弦钢筋(1)之间连接两根腹杆钢筋(4),所述连接同一根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两条腹杆钢筋(4)上设置有一根肋钢筋(3);所述肋钢筋(3)设置在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中部且平行于上弦钢筋(2),所述肋钢筋(3)距离上弦钢筋(2)的垂直距离小于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3;所述钢筋桁架预埋在混凝土预制层内,所述混凝土预制层包括混凝土下层(5)和混凝土肋(6),所述混凝土肋(6)设置在混凝土下层(5)上表面,所述混凝土下层(5)总厚度为上弦钢筋(2)和下弦钢筋(1)之间总垂直距离的1/2,所述混凝土肋(6)上表面距离上弦钢筋(2)的距离小于上弦钢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胜武邢国伟陈胜博徐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