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有效支持禽麻痹病病毒以高滴度生长和生产性感染的禽细胞系。本发明专利技术也涉及已被改造以支持重组禽麻痹病病毒以高滴度生长和生产性感染的禽细胞系。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以适合免疫接种目的的量制备禽麻痹病病毒的方法。(*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禽类细胞系的用途,其支持禽麻痹病病毒(MDV)以高滴度的生长及该病毒的生产性感染。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用作培养基底以有效繁殖大量禽麻痹病病毒特别是用于疫苗制备的细胞系。本专利技术涉及重组禽麻痹病病毒载体和包装所述载体的细胞系,以及可用作疫苗的重组禽麻痹病病毒。禽麻痹病病毒载体及疫苗可用于保护禽类免受禽麻痹病病毒的感染,以及抵抗由于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禽麻痹病(MD)是一种幼禽的急性致癌性疾病,其引发淋巴瘤、内脏瘤、神经损害和免疫抑制。此疾病为全球性的,分布广泛。病因是一种疱疹病毒,禽麻痹病病毒。在适于烤制的家禽中禽麻痹病已成为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危险很大(Dalnek,B.W.和Witter,R.L.,家禽疾病,第9版,Iowa State Press,Ames,Iowa,342-385(1991))。禽麻痹病病毒有三种血清型。血清型1包括全部致病株及其减毒型衍生物。血清型2由天然无致病力的幼禽病毒组成,而血清型3也称为火鸡疱疹病毒(HVT),包括可在幼禽中复制的无致病力的火鸡病毒。这三种血清型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但可利用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试验、多肽模式及DNA分析等方法(Silva,R.F和Lee,L.F.,病毒学,36卷,307-320(1984);Payne,L.N.,病毒学百科全书(Webster,12.G及Granoff,A.编),832-838(1994))和其它已知方法加以区分。MDV血清型1及HVT的DNA基因组分别为大约180和160千碱基的线性双链分子。与其它疱疹病毒相似,MDV基因组由被反向重复序列包围的长独特区(UL)和短独特区(US)构成。三种MDV血清型的基因组均为全长闭合环状DNA的形式,但是这三种MDV血清型之间在严格杂交条件下几乎无同源性,尽管它们的基因组共线性(见,Payne,L.N.,病毒学百科全书(Webster,R.G和Granoff,A.编),832-838(1994))。与其它疱疹病毒相比禽麻痹病病毒似乎不易发生重组,病毒的细胞结合性质使从亲本病毒中分离重组子的噬斑纯化不易。尽管如此,已从下列血清型中产生了重组MD病毒血清型1(Sonoda,K.等人,疫苗(Vaccine)14卷,277-284(1996);Parcells,M.S.等人,病毒学杂志(J.Virol.),69卷,7888-7898(1995);Parcell,M.S.等人,病毒基因(Virus Gene)(9),5-13(1994);Parcell,M.S.等人,病毒学,688239-8253(1994);Sakaguchi,M.,疫苗,12953-957(1994);Reddy,S.K.等人,疫苗,14469-477(1996)、血清型2(Marshall,D.R.等人,病毒学,(195),638-648(1993);Silva,R.F.第14届国际疱疹病毒工作会议(摘要)(1989))和血清型3(Reddy,S.K.等人,疫苗,14469-477(1996);PCT专利申请WO 95/29248(1995);Silva,R.F.,第14届国际疱疹病毒工作会议(摘要)(1989);Darteil,R.,等人,病毒学211481-490(1995);1995年授权的美国专利5,187,087;Zelnik,V.等人,普通病毒学杂志(J.Gen.Viroll.),762903-2907(1995);欧洲专利431,668B1,公开于1995年;Morgen,R.W.等人,禽类疾病,36858-870(1992);Bandyopadhyay,P.K.等人,第13届国际疱疹病毒工作会议323(摘要)(1988))。在所有上述文献中,病毒均有复制能力,且在原代禽类细胞中制备。市售禽麻痹病病毒疫苗除了某些单价HVT制剂外,主要由活的禽麻痹病病毒感染的原代幼鸡胚胎成纤维细胞(EF)构成。与利用完整活体禽麻痹病病毒感染的原代幼鸡细胞以生长用于疫苗中的禽麻痹病病毒这种情况相关的显著问题在于,CEF细胞必须贮存在液氮温度,且为保证有效须通过注射施用。以前需要完整活细胞疫苗是因为在细胞培养物及感染的禽类大多数的组织中三种禽麻痹病病毒血清型细胞结合性很强。可通过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实现禽类内感染的传播,仅有极少或没有不带细胞的病毒放出。传染性病毒体仅在羽滤泡上皮(FFE)中产生,负责禽与禽的传播(Calnek,B.W.等人,禽类疾病,14219-233(1970);Witter,R.L.,等人,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J.Natl.Cancer Inst.491121-1130(1972);Edison,C.S等人,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47113-120(1971))。市售无细胞禽麻痹病病毒疫苗可通过细胞培养制备。然而,无细胞禽麻痹病病毒疫苗的制备目前局限于仅利用血清型3的禽麻痹病病毒制备的疫苗。这是因为,仅有血清型3的禽麻痹病病毒以对于禽麻痹病病毒疫苗制备足够的量制造游离病毒体。已建议病毒糖蛋白D(gD)基因表达的缺乏可参与无细胞病毒体的有限度释放(PCT专利申请WO95/29248,公开于1995年;Tan,X和Velicer,L.F.第18届国际疱疹病毒工作会议A,145(摘要),(1993))。除了CEF9,其它原代禽类细胞也适用于生长禽麻痹病病毒,包括幼鸡胚胎肾(CEK)细胞和鸭胚胎成纤维细胞(DEF)。一种命名为QT 35的化学转化的鹌鹑细胞系已被描述用作培养基底用于无致病性的禽麻痹病病毒血清型2和血清型3的培养,但不包括血清型1(Nikura,M.,Nanta,T等人,兽医学杂志(J.Vet.Med.Sci),53439-446(1991))。一种化学转化的CEF细胞系(称为CHCC-OU2(Ogura,H和Fujiwara,T.,Acta Med.Okayama,41141-143(1987))已被描述可支持禽麻痹病病毒1的生长(Abujoub,A.和Coussens,P.M.,病毒,214541-549(1985))。其它已知用于禽麻痹病病毒制备的方法包括致肿瘤或致癌细胞系的使用。禽麻痹病转化的类淋巴母细胞细胞系(Nazerian,K.,禽类病理学(Avian Pathol.)16527-544(1987))衍生自用致癌性禽麻痹病病毒1感染的幼鸡淋巴瘤。在这些细胞中病毒基因组以潜伏型或半潜伏型保持,因而对共培养的CEF细胞或DEF细胞之感染的传播,如果发生的话也是以很低的频率。此外,这些类淋巴母细胞系可耐受用其它禽麻痹病病毒的再度感染。而且,禽麻痹病病毒转化的类淋巴母细胞细胞系未显示出在制备非重组型(传统)禽麻痹病病毒疫苗或制备重组禽麻痹病病毒或制备基因工程改造的禽麻痹病病毒或载体中的用途。类似地,衍生自致癌性禽类逆转录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和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细胞系(Nazerian,K.,禽类病理学,16527-544,1987)也未用于制备商业化禽麻痹病病毒疫苗或用于产生重组禽麻痹病病毒,因为存在逆转录病毒的释放、类淋巴母细胞较差的生长特征以及低水平的禽麻痹病病毒生产性感染。因此,仍需要适合的培养基底用于以免疫接种为目的之高滴度生长禽麻痹病病毒。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MDV的方法,包括培养用编码MDV的核苷酸感染或转染的连续鹌鹑细胞系,前提是所述鹌鹑细胞系不是含有MDV血清型2或3的QT3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龙,MG夏弗德,
申请(专利权)人:辉瑞产品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