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型
,特别地,涉及一种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相比于其它微纳制造技术,微注射成型具有能实现低生产成本、高成型精度和易于批量自动化生产等优势,其逐渐成为微纳制造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成为制备MEMS元件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当前对精细微纳结构零件的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是:首先,常规微注射成型螺杆塑化方式存在材料浪费严重的问题,尤其在大批量生产和一些特殊材料微制件的成型中;其次,微零件成型周期和加工效率较低;最后,注射充填过程存在充填困难造成的充填不足、气泡等缺陷。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超声塑化方式能够克服螺杆塑化方式最小塑化量的限制,减少材料的浪费,提高熔融塑化速率,减小成型周期,超声振动力场亦可降低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改善熔体流动性。现有关于超声塑化的研究均采用超声塑化和注射成型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模具A、工具头B和设置在模具A上的成型腔2.11)。由于塑化腔不封闭,聚合物可能在完全塑化前被压入型腔(即只能实现边塑化边充填),导致塑化质量下降,并且存在不能有效控制聚合物塑化时间及塑化质量的问题,超声塑化成型产品尚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质量要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操作方便、能生产高质量的成型制件的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及成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操作方便、能生产高质量的成型制件的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包括型腔模板、塑化分流模板、塑化组件以及针阀组件;所述型腔模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制件形状相匹配的型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腔模板(1)、塑化分流模板(2)、塑化组件(3)以及针阀组件(4);所述型腔模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制件形状相匹配的型腔(1.1);所述塑化分流模板(2)包括本体(2.1)、塑化腔体(2.2)以及至少一个分流通道(2.3),所述塑化腔体(2.2)和所述分流通道(2.3)均设置在所述本体(2.1)内,所述分流通道(2.3)用于连通所述塑化腔体(2.2)和所述型腔(1.1);所述塑化组件(3)包括超声波变幅杆(3.1)以及塑化动力源,所述塑化动力源为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1)提供动力;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1)的下端能插入所述塑化腔体(2.2)内,用于将所述塑化腔体(2.2)中的颗粒完全塑化为熔体;所述针阀组件(4)包括与所述分流通道(2.3)一一对应设置的针阀单件(4.1),所述针阀单件(4.1)包括阀针(4.11)以及阀针动力源(4.12),所述阀针(4.11)能密封和打开与之对应设置的所述分流通道(2.3),所述阀针动力源(4.12)为所述阀针(4.11)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型腔模板(1)、塑化分流模板(2)、塑化组件(3)以及针阀组件(4);所述型腔模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制件形状相匹配的型腔(1.1);所述塑化分流模板(2)包括本体(2.1)、塑化腔体(2.2)以及至少一个分流通道(2.3),所述塑化腔体(2.2)和所述分流通道(2.3)均设置在所述本体(2.1)内,所述分流通道(2.3)用于连通所述塑化腔体(2.2)和所述型腔(1.1);所述塑化组件(3)包括超声波变幅杆(3.1)以及塑化动力源,所述塑化动力源为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1)提供动力;所述超声波变幅杆(3.1)的下端能插入所述塑化腔体(2.2)内,用于将所述塑化腔体(2.2)中的颗粒完全塑化为熔体;所述针阀组件(4)包括与所述分流通道(2.3)一一对应设置的针阀单件(4.1),所述针阀单件(4.1)包括阀针(4.11)以及阀针动力源(4.12),所述阀针(4.11)能密封和打开与之对应设置的所述分流通道(2.3),所述阀针动力源(4.12)为所述阀针(4.11)提供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通道(2.3)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所述塑化动力源包括超声波发生器以及超声波变幅杆动力源,超声波发生器的功率为1000-1500W,超声波振动频率为20-35KHZ;所述超声波变幅杆动力源用于带动超声波变幅杆运动;所述针阀单件(4.1)还包括与所述阀针(4.11)对应设置的阀针导套(4.13),所述阀针(4.11)活动设置在与之对应的所述阀针导套(4.13)的内部且与所述阀针动力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模板(1)和所述塑化分流模板(2)通过可调连接件(5)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连接件(5)包括导套(5.1)和导柱(5.2);所述导套(5.1)设置在所述塑化分流模板(2)内;所述导柱(5.2)的下端设置在所述型腔模板(1)上,且其上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套(5.1)内;或者是,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型腔模板内;所述导柱的上端设置在所述塑化分流模板上,且其下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套内。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超声塑化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推组件(6),所述型腔模板(1)还包括与所述型腔(1.1)对应设置且与所述型腔(1.1)连通的顶推通道(1.2);所述顶推组件(6)包括推板(6.1)、顶推件(6.2)以及复位部件(6.3),所述顶推件(6.2)包括用于将制件从所述型腔(1.1)内顶推出的制件顶推杆(6.21)以及用于顶推所述推板(6.1)的推板顶推单件,所述制件顶推杆(6.21)与所述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炳炎,刘弢,邹洋,张英平,周啸天,吴旺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