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35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包括呈筒状的轮辋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辋上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轮辋的厚度方向上向外凸起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气门嘴的气门通孔,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外侧过渡壁体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呈环形布置。这样,设置在所述气门通孔所在区域的所述凹槽部的凹槽段成为避让胎压感测器的安装空间。

A hub with a new rim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ub with a new rim structure, including a cylindrical rim and arranged on the rim flange, the flange portion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rim on the convex set for gas valve door installation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lange part. The angle between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end surface of the flange part and the rim is not less than 90 degrees,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flange portion and the rim is provided with a concave groove, the groove part is an annular arrangement. In this way, the groove section of the groove part set in the area of the valve through the hole is the installation space for the tire pressur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毂,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是轮毂1的常用结构,包括呈筒状的轮辋3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辋3的中央空间的多条辐条4。在所述轮辋3上设置有凸缘部2,在所述凸缘部2上设置有气门通孔21。为了能够在所述轮毂1上安装上胎压感测器,并能够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胎压感测器,目前常用的结构是在所述气门通孔21的外端壁上增加一个反沉孔22。按照传统的常规生产方式,需要增加一个钻加工的工序来实现反沉孔。但这样无疑会增加所述轮毂1的生产成本。特别是对一些利润率较低的低端零售轮毂产品,成本需要严格控制才能保证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在生产低端零售轮毂产品时,需要寻找一种能解决节约生产成本,同时又能满足安装市面上大部分型号的胎压感应器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轮辋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辋上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轮辋的厚度方向上向外凸起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气门嘴的气门通孔,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外侧过渡壁体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呈环形布置。其中,所述凹槽部是向内侧方向凹陷的构造体,当所述凸缘部体现为连续延续的环形的凸形构造体时,所述凹槽部会体现为连续延伸的环形凹构造体;当所述凸缘部体现为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凸构造体时,所述凹槽部会体现为相互间隔设置的凹构造体,或者体现为设置在所述轮辋上的环形延伸的轮辋凹构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的呈弧形的凸缘凹构造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述凹槽部整体上呈环形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凹槽部相对所述轮辋的外侧面的深度为1mm~2mm。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从横截面看,所述凹槽部呈圆弧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气门通孔的中心轴与所述轮辋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为23°~2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外侧过渡壁体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部,这样,当在所述气门通孔上安装胎压感测器时,设置在所述气门通孔所在区域的所述凹槽部的凹槽段成为避让胎压感测器的安装空间,也就是说所述凹槽部的设置扩大了所述胎压感测器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得所述轮毂能够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所述胎压感测器。另外,由于所述凹槽部呈环形布置,这样,在把所述轮毂放置到旋转夹具中并让所述轮毂自转进行毛刺去除工序的过程中,可以同时直接加工出所述凹槽部。所述凹槽部的设置使得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反沉孔的设置,也就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特意另外增设加工反沉孔的工序。由此可见,相对需要加工所述反沉孔的轮毂结构,设置有所述凹槽部的轮毂的加工工序更加简化,有利于提高轮毂的加工效率,实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由于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中。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轮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1,包括呈筒状的轮辋3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辋3上的凸缘部2,所述凸缘部2在所述轮辋3的厚度方向上向外凸起设置,在所述凸缘部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气门嘴的气门通孔21,所述气门通孔21的中心轴与所述轮辋3的中心轴之间的夹角Q1为23°、24°或25°。这样便于所述气门嘴的安装。而为了便于胎压感测器的安装,所述凸缘部2的外端面23与所述轮辋3的外侧面30之间的夹角Q2不小于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Q2为110°。在所述凸缘部2与所述轮辋3之间的外侧过渡壁体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部5,所述凹槽部5呈环形布置。从横截面看,所述凹槽部5呈圆弧状。所述凹槽部5相对所述轮辋3的外侧面30的深度H为1mm、1.4mm、1.7mm或2mm。所述凹槽部5的槽口与所述轮辋3的外侧面30之间设置过渡圆弧面50,所述过渡圆弧面50的半径为20mm。其中,所述凹槽部5是向内侧方向凹陷的构造体,当所述凸缘部2体现为连续延续的环形的凸形构造体时,所述凹槽部5会体现为连续延伸的环形凹构造体;当所述凸缘部2体现为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凸构造体时,所述凹槽部5会体现为相互间隔设置的凹构造体,或者体现为设置在所述轮辋3上的环形延伸的轮辋凹构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缘部2上的呈弧形的凸缘凹构造体,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所述凹槽部5整体上呈环形布置。这样,当在所述气门通孔21上安装所述胎压感测器时,设置在所述气门通孔21所在区域的所述凹槽部5的凹槽段成为避让所述胎压感测器的安装空间,也就是说所述凹槽部5的设置扩大了所述胎压感测器的安装空间,从而使得所述轮毂1能够适应不同大小规格的所述胎压感测器。另外,由于所述凹槽部5呈环形布置,这样,在把所述轮毂1放置到旋转夹具中并让所述轮毂1自转进行毛刺去除工序的过程中,可以同时直接加工出所述凹槽部5。所述凹槽部5的设置使得可以减少现有技术中反沉孔的设置,也就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特意另外增设加工反沉孔的工序。由此可见,相对需要加工所述反沉孔的轮毂结构,设置有所述凹槽部5的轮毂1的加工工序更加简化,有利于提高轮毂1的加工效率,实现节约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

【技术保护点】
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轮辋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辋上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轮辋的厚度方向上向外凸起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气门嘴的气门通孔,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外侧过渡壁体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呈环形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新轮辋结构的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状的轮辋以及设置在所述轮辋上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在所述轮辋的厚度方向上向外凸起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气门嘴的气门通孔,所述凸缘部的外端面与所述轮辋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不小于90°,在所述凸缘部与所述轮辋之间的外侧过渡壁体上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槽部,所述凹槽部呈环形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文李毅华耿家勤张其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