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颜茹玉专利>正文

对战用行走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99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动作来决定胜负的趣味对战用行走玩具。对战用行走玩具(20)具有玩具主体(30)、设置在玩具主体(30)上的行走单元、及安装在玩具主体(30)之上的人偶(21)。在玩具主体(30)的前部,设置着倾斜部(55)及突入部(56),该倾斜部(55)向前下方倾斜,该突入部(56)设置在倾斜部(55)的前部且朝向前下方逐渐变细,用来突入其他行走玩具与移动面之间以使其他行走玩具跌倒。在玩具主体(30)的下部,设置着供其他行走玩具的突入部从侧方突入的间隙部(58)。

Walking toys for w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战用行走玩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战用行走玩具。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一种玩具,让多个人偶战斗以分出胜负。作为此种对战用玩具,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两个人偶(玩具主体)的玩具对战系统。作为人偶主要素的躯体部件具有:车轮,用来使人偶移动;左臂及右臂,用来攻击对手;活动板,设置在前面;及头部,和活动板的动作联动而冒出。由左臂或右臂发起的攻击一旦击中活动板,头部便会冒出来,使用者一面使人偶移动,一面用左臂或右臂攻击对手的活动板,以此来享受拳击游戏的乐趣。先行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79964号公报(图4)。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简单而趣味的玩具,期待着以简单的动作来决定胜负的对战用玩具。然而,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玩具中,直到决定胜负为止,需要包括玩具主体移动、由臂部发起攻击、及头部冒出在内的多个动作。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开发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动作来决定胜负的趣味对战用行走玩具。[解决问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具有设置着行走单元的玩具主体,且在玩具主体的前部,设置着朝向前方逐渐变细的形状的突入部,在玩具主体的下部,设置着向侧方开放而可供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入部突入的间隙部。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中,优选为,具有从玩具主体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且突出部在和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擦身而过时,和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出部抵接。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中,优选为,具有较突入部更向前方延伸的棒部,且棒部可抵接于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出部。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中,优选为,具有用来驱动行走单元的电池,且电池配置在高于所述玩具主体上下方向中心的位置。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中,优选为,具有用来驱动行走单元的电池,且电池相对于玩具主体的左右方向中心偏向左右任一侧而配置。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中,优选为,行走单元主要由左右的车轮构成,且车轮以处于玩具主体的宽度尺寸内的方式配置。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中,优选为,玩具主体的前部在平面观察时向外侧弯曲而形成。[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的动作来决定胜负的趣味对战用行走玩具。附图说明图1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对战系统的整体构成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立体图。图3是对战用行走玩具的侧视图。图4是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后视图。图5是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平面图。图6是对战用行走玩具的仰视图。图7说明突出部的形状,图7(a)是图4的A箭视图,图7(b)~(d)表示变形例,且是相当于图7(a)的B-B线截面的图。图8是对战用行走玩具的作用说明图,图8(a)表示碰撞前的两个行走玩具,图8(b)将突入部和间隙部放大而表示,图8(c)表示碰撞后的两个行走玩具。图9是突出部的作用说明图,图9(a)表示碰撞前的两个行走玩具,图9(b)表示碰撞后的两个行走玩具。图10说明前壁的弧形部的作用。图11(a)说明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变更例的构成,图11(b)说明棒部的作用。图12是说明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其他变更例的构成的立体图。[符号的说明]12移动面20、20A对战用行走玩具23棒部30玩具主体31、31A突出部41车轮(行走单元)43电池56、56A突入部58间隙部70、80对战用行走玩具C1上下方向中心C2左右方向中心W4宽度尺寸以上是对符号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形态(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贯穿实施方式的整个说明,对相同要素附以相同编号。而且,前后、左右设为相对于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前行方向的前后、左右。包含本专利技术的对战用行走玩具的对战系统10具有平台11、及在平台11的移动面12上移动的多个(此处为两个)对战用行走玩具20、20A。行走玩具20、20A是例如被无线操纵的所谓无线电控制设备。对战系统10中,多个使用者操作各自的发送器13、13A而使行走玩具20、20A移动,并与对手的行走玩具20、20A接触或碰撞。例如为如下设定:通过在特定时间内使行走玩具20、20A跌倒来决定胜负(使对手的行走玩具跌倒者为胜者)。此外,还可以通过使对手的行走玩具20、20A从平台12跌落,或者使对手的人偶21、21A跌落,来决定胜负或优劣。根据图2~图6来详细说明行走玩具20的构成。此外,关于行走玩具20A,因基本构成和行走玩具20相同,故省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行走玩具20具有玩具主体30、及能够更换地安装在玩具主体30之上的模仿人物而成的人偶21。玩具主体30具有:箱状的底座40;躯体50,从上方覆盖底座40;左右的突出部31,从躯体50向侧方突出;及天线22,接收来自发送器13(参照图1)的无线信号。玩具主体30例如能够进行直线前进(由箭头(1)所示的方向)及原地转弯(由箭头(2)所示的方向),能够移动到所期望的位置。如图3所示,在底座40的下部设置着行走单元(此处为左右一对车轮41)。车轮41设置在底座40的偏后部,由电动机(electricmotor)等驱动单元(省略图示)驱动。而且,在车轮41的前侧,相对于移动面12设置着支撑底座40的前部的支撑部(例如,在移动面上滑动的滑动部件或普通的从动轮等)42。此外,行走单元并不特别限定于车轮,只要是能够使行走玩具20相对于移动面12移动的单元,则构成为任意。而且,在底座40内,设置着对驱动单元供电的电池(例如,干电池)43及电池盒(省略图示)。优选为电池43及电池盒配置在高于玩具主体30上下方向中心C1的位置。即,通过将行走玩具20的构成品之中的质量相对较大的电池43配置在较高位置,从而行走玩具20的重心位置变高,因此行走玩具20变得不稳定而容易跌倒。此外,可拆卸地构成底座40的一部分(例如,上部或下部等),将这个部分用作盖体,从而可更换电池43,或者将各种构成零件组装到底座40内。躯体50装卸自如地安装在底座40上。躯体50呈下方开放的大致箱状,且具有:上壁51,覆盖底座40的上表面;侧壁52,覆盖底座40的侧面;前壁53,覆盖底座40的前面;及后壁54,覆盖底座40的背面。支撑体32从上壁51向上方延伸。在支撑体32的前端部32a,装卸自如地安装着人偶21的特定部位(此处,为人偶21的腰部附近)。前壁53具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部55。在倾斜部55的前下部,设置着以从侧方戳进其他行走玩具20A(参照图1)的下部的方式突入的突入部56。突入部56朝向前下方逐渐变细,其尖锐的前端56a接近于移动面12。为了容易突入其他行走玩具20A(参照图1)下方,优选在突入部56及倾斜部55设置侧面观察时向内侧弯曲的弧形部R1。而且,优选为前端56a距移动面12的高度位置P1设定得低于侧壁52的下缘57的高度位置P2(或底座的下表面44的高度位置P3)。如图4所示,在玩具主体30的下部,形成着向侧方开放的间隙部58。间隙部58是形成在行走玩具20与移动面12之间的空间,且从侧壁的下缘57至底座的下表面44而形成。该间隙部58可供其他行走玩具的突入部56A(参照图1)突入。左右的侧壁52优选为越往下方越向左右方向扩展的形态。例如,在侧壁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对战用行走玩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战用行走玩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着行走单元的玩具主体,且在所述玩具主体的前部,设置着具有朝向前方逐渐变细的形状的突入部,在所述玩具主体的下部设置着间隙部,该间隙部向侧方开放而能够供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入部突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战用行走玩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着行走单元的玩具主体,且在所述玩具主体的前部,设置着具有朝向前方逐渐变细的形状的突入部,在所述玩具主体的下部设置着间隙部,该间隙部向侧方开放而能够供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入部突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战用行走玩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从所述玩具主体向侧方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与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擦身而过时,与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出部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战用行走玩具,其特征在于:具有较所述突入部更向前方延伸的棒部,所述棒部能够抵接于其他对战用行走玩具的突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茹玉
申请(专利权)人:颜茹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