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45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包括面部贴合垫和弓形托,所述的面部贴合垫在眼、鼻、口处均设有与眼、鼻、口相匹配的通孔;面部贴合垫两耳侧的两端与弓形托的两端固定相连;弓形托上固定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面部贴合垫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海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使得患者在颈椎手术过程中,肩部和面部得到放松,使用舒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部贴合垫悬空设置,可方便患者放置吸氧管;另外,面部贴合垫的结构及材质使得面部能更好的受到保护,能分散额头和下巴的压力,面部不受挤压,放松肌肉,保证血液循环,防止压疮。

A head support structure for cervic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微创技术能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加速患者康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而颈椎微创手术为了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CT下将穿刺针精准引导到病变部位后实施射频等手术。目前该手术所使用的手术台的头部支撑结构是检查用设施,为凹面铁质材料,患者俯卧,将头面部放于其上,仅用于短时间头颅等部位的扫描。而完成颈椎微创手术需要患者保持该姿势近一小时,患者的面部皮肤及眼,鼻,口等器官长时间的受压,除导致其呼吸不畅,憋闷等不适外,还有发生面部压疮的危险。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医疗器械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该结构简单实用,能够保证手术过程中的面部血液循环,防止压疮,同时,还方便患者放置吸氧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包括面部贴合垫和弓形托,所述的面部贴合垫在眼、鼻、口处均设有与眼、鼻、口相匹配的通孔;面部贴合垫两耳侧的两端与弓形托的两端固定相连;弓形托上固定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面部贴合垫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海绵。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弓形托的两端距离为22cm,弓形托的高为18cm,宽为25cm。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高密度海绵或太空记忆棉。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弓形托上固定有两根支撑柱,且两根支撑柱对称设置。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弓形托的材质为医用塑料。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厚度为5-6c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结构简单实用,使得患者在颈椎手术过程中,肩部和面部得到放松,使用舒服;本技术的面部贴合垫悬空设置,可方便患者放置吸氧管;另外,面部贴合垫的结构及材质使得面部能更好的受到保护,能分散额头和下巴的压力,面部不受挤压,放松肌肉,保证血液循环,防止压疮的产生。由于该手术仅需局部麻醉,使用该支撑结构还方便患者及时向医护反馈自身感受,有利于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的俯视图;其中,1、面部贴合垫;2、弓形托;3、通孔;4、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连接关系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连接关系、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材料、仪器或设备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2所示,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包括面部贴合垫1和弓形托2,所述的面部贴合垫在眼、鼻、口处均设有与眼、鼻、口相匹配的通孔3;面部贴合垫1两耳侧的两端与弓形托2的两端固定相连;弓形托2上固定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柱4,支撑柱4的另一端与面部贴合垫1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面部贴合垫1的材质为海绵,优选为高密度海绵或太空记忆棉,可以根据个人脸部的压力来调整面部贴合垫1上表面的形状,优选厚度为5-6cm。优选,所述的弓形托2的两端距离为22cm,弓形托的高为18cm,宽为25cm。优选实施例,弓形托2上固定有两根支撑柱4,且两根支撑柱4对称设置。又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弓形托2的材质为医用塑料。本技术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该头部支撑结构固定于CT设备原有结构上,之后患者趴下,头部的眼、鼻、口对准相应的通孔,需要使用吸氧管的,将吸氧管放置在弓形托上,并从鼻对应的通孔底部伸入至患者鼻腔,从而使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面部舒适,呼吸顺畅,及方便医患之间交流。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贴合垫和弓形托,所述的面部贴合垫在眼、鼻、口处均设有与眼、鼻、口相匹配的通孔;面部贴合垫两耳侧的两端与弓形托的两端固定相连;弓形托上固定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面部贴合垫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海绵;所述的弓形托的两端距离为22cm,弓形托的高为18cm,宽为25cm;所述的弓形托上固定有两根支撑柱,且两根支撑柱对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手术用头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贴合垫和弓形托,所述的面部贴合垫在眼、鼻、口处均设有与眼、鼻、口相匹配的通孔;面部贴合垫两耳侧的两端与弓形托的两端固定相连;弓形托上固定有一根或多根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与面部贴合垫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面部贴合垫的材质为海绵;所述的弓形托的两端距离为22cm,弓形托的高为18cm,宽为2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王旭周奕沁张小梅张帆顾玲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