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041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2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触摸屏包括叠置成一体的盖板及感应薄膜,感应薄膜的面积比盖板小,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电子设备包括上述触摸屏以及中框。可在电子设备的中框设置高低不同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使高出于盖板平面的感应薄膜能叠置于较低的第二连接部上。又或者于电子设备的中框相应地设置高低相同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采用成本较低的普通薄膜先粘贴于盖板上,然后将普通薄膜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而感应薄膜则直接粘贴在第二连接部上,不会影响触膜屏与中框的连接。可见,本实施例不仅节约了感应薄膜的材料成本,而且不会影响到触膜屏与中框的连接。

A touch screen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输入设备,它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它赋予了多媒体以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多媒体交互设备。触摸屏主要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现有的盖板与薄膜的尺寸是一样的,两者堆叠并连接在一起构成复合盖板,目前,复合盖板通过点胶或者采用双面胶的方式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然而,感应薄膜没必要做得与盖板的尺寸一样,因为,电子设备的顶部需要安装摄像头以及听筒等部件区域、底部需要安装触摸按键的区域其实不需要感应薄膜覆盖,只需要有盖板盖遮盖保护即可。所以,现有的感应薄膜存在着浪费的问题,不利于节约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所存在的浪费材料,不利于节约成本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所述盖板与感应薄膜叠置成一体,所述感应薄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一端开设有供电子设备出声的出声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出声孔。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薄膜端部的局部位置延伸出用于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的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薄膜的两端位置与所述盖板形成台阶,所述感应薄膜的周缘位置亦与所述盖板形成台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以及中框,所述触摸屏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所述盖板与感应薄膜叠置成一体,构成复合盖板,所述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中框内,所述感应薄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所述中框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高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两者形成台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错开所述感应薄膜,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感应薄膜,所述盖板错开所述感应薄膜的区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感应薄膜的边缘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中框内部的端部区域以及其内部的边缘区域均设置有所述第二连接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局部位置往所述第一连接部方向延伸,形成伸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凹陷区域。进一步地,所述感应薄膜端部的局部位置延伸出用于与电子设备中框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中框的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与所述感应薄膜的连接部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盖板错开所述感应薄膜的区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胶水层粘接,所述感应薄膜的边缘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双面胶粘接;所述胶水层通过点胶的方式形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还再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以及中框,所述触摸屏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所述盖板与感应薄膜叠置成一体,构成复合盖板,所述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中框内,所述感应薄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所述中框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错开所述感应薄膜,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感应薄膜;所述触摸屏还包括仅起填充作用的普通薄膜,所述盖板错开所述感应薄膜的区域与所述普通薄膜的顶面连接,所述普通薄膜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感应薄膜的边缘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本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实施例的触摸屏,其减小了感应薄膜的面积,节约了材料成本。此外,由于部分的区域没有感应薄膜,所以感应薄膜与盖板形成了台阶,该台阶高低不同的两个面使得触摸屏不便于与中框直接连接,为了使该台阶不影响触摸屏与中框的连接,本实施例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触摸屏与中框的连接。(1)、于电子设备的中框相应地设置高低不同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粘相当于一个凹陷区域,然后使触摸屏上较高的台阶平面,即高出于盖板平面的感应薄膜能叠置于较低的第二连接部上。(2)、于电子设备的中框相应地设置高低相同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采用成本较低的仅起填充功能的普通薄膜先粘贴于盖板错开感应薄膜的区域,然后将普通薄膜与第一连接部连接;而感应薄膜则直接粘贴在第二连接部上,此时,普通薄膜的底面能与感应薄膜的底面平齐,不会影响触膜屏与中框的连接。可见,本实施例不仅节约了感应薄膜的材料成本,而且不会影响到触膜屏与中框的连接。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触摸屏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感应薄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触摸屏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另一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A区域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局部位置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1,包括盖板11以及感应薄膜12,所述盖板11与感应薄膜12叠置成一体,感应薄膜12的面积小于盖板11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12的位置错开盖板11的一端。盖板11的一端开设有供电子设备出声的出声孔111,感应薄膜12的位置错开所述出声孔111。请一同参见图2,上述感应薄膜12端部的局部位置延伸出用于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的连接部121。感应薄膜12靠近出声孔111的一端位置与盖板11形成台阶,感应薄膜12的周缘位置亦与盖板11形成台阶。由于某些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其远离出声孔111的一端需要安装触摸按键的区域其实不需要感应薄膜12覆盖,只需要有盖板11盖遮盖保护即可。针对此类情况,本实施例的触摸屏1还可以有其它结构上的变换,请参见图3,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的触膜屏,其感应薄膜12的位置错开盖板11相对的两端,即是感应薄膜12对应于盖板11两端的位置均没有感应薄膜12。将本实施例的触摸屏1应用于电子设备上,可以减小了感应薄膜12的面积,节约了材料成本。相应地,由于部分的区域没有感应薄膜12,所以感应薄膜12与盖板11形成了台阶,该台阶高低不同的两个面使得触摸屏1不便于与中框直接连接,为了使该台阶不影响触摸屏与中框的连接。本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了与上述触摸屏1匹配使用的电子设备100。请参见图4至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任一种结构的触摸屏1以及中框2。触摸屏1的盖板11与感应薄膜12叠置成一体,构成复合盖板,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所述盖板与感应薄膜叠置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薄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触摸屏,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所述盖板与感应薄膜叠置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薄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一端开设有供电子设备出声的出声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出声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薄膜端部的局部位置延伸出用于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的连接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薄膜的两端位置与所述盖板形成台阶,所述感应薄膜的周缘位置亦与所述盖板形成台阶。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触摸屏以及中框,所述触摸屏包括盖板以及感应薄膜;所述盖板与感应薄膜叠置成一体,构成复合盖板,所述复合盖板固定在所述中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薄膜的面积小于所述盖板的面积,并且,所述感应薄膜的位置错开所述盖板的一端或相对的两端;所述中框内设置有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高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两者形成台阶;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错开所述感应薄膜,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感应薄膜,所述盖板错开所述感应薄膜的区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感应薄膜的边缘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泽朔彭运辉冉可姜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