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552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包括箱体,箱体的前端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在箱体的回风口处安装有风机A,风机A内侧设有内送风口A,热交换芯安装在送风口A之后,热交换芯包括热交换芯A面、热交换芯B面、热交换芯C面和热交换芯D面4个面,热交换芯A面对着送风口A,在热交换芯C面一侧的箱体处设有冷凝水排水孔,热交换芯后设有隔板,隔板之后安装有风机B,风机B与设在隔板上的内送风口B相连,吸风口和排风口设在箱体的尾端,还可包括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安装在大型浴池、浴室,也可以用在特别湿热的任何地方如地下室等等的具有除湿及热交换功能的新风机上,对目标空间进行除湿和新风置换。

Bi-directional flow removing heat exchang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idirectional flow in heat exchange ventilator,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the front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eturn air inlet and outlet, in the case of the air inlet is installed at the A fan, A fan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outlet in A, the heat exchange core installed in the outlet of A, including the heat exchange core the heat exchange core A surface, B surface, the heat exchange core heat exchange core C and core D 4 surface heat exchange, the heat exchange core A in the face of the outlet box A, on one 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 core C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condensed water drainage hole, the heat exchang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board, partition board after installation B fan, B fan and a separator provided within the air outlet B connected to the suction inlet and outlet arranged at the end of may also include a solenoid valve and a temperature sens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installed in large bath, bath, can also be used in any particular heat such as the basement On the new fan with dehumidification and heat exchange function, dehumidification and fresh air replacement are carried out on the target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
本技术属于空气净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介绍
公共浴室普遍存在雾气大、滴水、气闷、流失温度、气味大以及新风不足的问题和矛盾,如果安装普通的新风系统或排风系统,可以有效排出雾气,送入新风,但由于浴室内外的温差特别大,会大幅度降低室内的温度,造成洗浴者不适甚者受凉感冒,如果采用内部通过压缩机除湿,则成本高,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箱体的前端设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在箱体的回风口处安装有风机A,风机A内侧设有内送风口A,热交换芯安装在送风口A之后,热交换芯包括热交换芯A面、热交换芯B面、热交换芯C面和热交换芯D面4个面,热交换芯A面对着送风口A,在热交换芯C面一侧的箱体处设有冷凝水排水孔,热交换芯后设有隔板,隔板之后安装有风机B,风机B与设在隔板上的内送风口B相连,吸风口和排风口设在箱体的尾端;上述的热交换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芯A面、热交换芯B面、热交换芯C面和热交换芯D面四面以及顶板和底板,在顶板和底板之间间隔分布数量至少为9的隔板;以及对位而置的数量至少为5的挡板,热交换芯A面和热交换芯C面的奇数的挡板对位而置,转90度后,热交换芯B面和热交换芯D面的偶数的挡板对位而置。可选地,上述的热交换芯由热交换芯A面、热交换芯B面、热交换芯C面和热交换芯D面4个面以及顶板和底板组成,在顶板和底板之间间隔分布隔板A、隔板B、隔板C、隔板D、隔板E、隔板F、隔板G、隔板H和隔板I;奇数挡板A、挡板C、挡板E、挡板G和挡板I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A面,偶数挡板B、挡板D、挡板F、挡板H和挡板J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B面,奇数和偶数挡板错开分布;奇数挡板O、挡板Q、挡板S、挡板U、挡板W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C面,偶数挡板P、挡板R、挡板T、挡板V和挡板X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D面,奇数和偶数挡板错开分布。上述,奇数挡板A、挡板C、挡板E、挡板G和挡板I分别与挡板O、挡板Q、挡板S、挡板U、挡板W一一对位而置,偶数挡板B、挡板D、挡板F、挡板H、挡板J分别与挡板P、挡板R、挡板T、挡板V和挡板X一一对位而置。所述的顶板、底板、隔板和挡板为不锈钢或铝材质。可选地,在热交换芯C面相应一侧的隔板上设有电磁阀A,在热交换芯C面和热交换芯D面交接点与箱体之间设有电磁阀B。可选地,在所述的回风口和送风口处还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A和温度传感器B。本技术工作方式如下:室内暖湿空气通过风机A进入热交换芯A面,穿过交换芯后到达热交换芯C面,部分蒸汽变成冷凝水聚集在接水区即热交换芯C面与箱体之间,接水区中的冷凝水通过冷凝水排水孔排出,暖气流回到室内,户外的干冷新鲜空气通过风机B送入热交换芯从热交换芯B面到热交换芯D面,温度升高后和暖气流混合后同时进入室内。同时,本技术可根据室内外温差和季节来进行调节,如夏天,或者室内外温差小的时候,可以关闭电磁阀B,打开电磁阀A,这样就把室内的暖湿空气通过排风口全部排出室外,不需要回流,但温差大的时候,可以关闭电磁阀A,打开电磁阀B,不排风,全部回流,变成单向流,当温差适中的时候,可以选择部分回流,部分排出。可选地,温度传感器A和温度传感器B用于检测室内外温度差,从而通过程序自动控制电磁阀A和B,在单向流和双向流之间进行自动调节,可将暖湿空气经过除湿后,一部分暖风回流到室内,一部分排出室外。本技术可安装在大型浴池、浴室,也可以用在特别湿热的任何地方如地下室等等的具有除湿及热交换功能的新风机上,对目标空间进行除湿和新风置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热交换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热交换芯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其中:1、箱体;2、回风口;3、风机A;4、内送风口A;5、热交换芯;6、热交换芯A面;7、热交换芯B面;8、热交换芯C面;9、热交换芯D面;10、冷凝水排水孔;11、隔板;12、风机B;13、内送风口B;14、吸风口;15、排风口;16、顶板;17、底板;18-1、隔板A;18-2、隔板B;18-3、隔板C;18-4、隔板D;18-5、隔板E;18-6、隔板F;18-7、隔板G;18-8、隔板H;18-9、隔板I;19-1、挡板A;19-2、挡板B;19-3、挡板C;19-4、挡板D;19-5、挡板E;19-6、挡板F;19-7、挡板G;19-8、挡板H;19-9、挡板I;19-10、挡板J;20-1、挡板O;20-2、挡板P;20-3、挡板Q;20-4、挡板R;20-5、挡板S;20-6、挡板T;20-7、挡板U;20-8、挡板V;20-9、挡板W;20-10、挡板X;21、电磁阀A;22、电磁阀B;23、温度传感器A;24、温度传感器B;25、送风口。图中的三角形图标为暖湿空气流动方向,箭头图标为户外干冷新鲜空气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端设有回风口(2)和送风口(25),在箱体(1)的回风口(2)处安装有风机A(3),风机A(3)内侧设有内送风口A(4),热交换芯(5)安装在送风口A(4)之后,热交换芯(5)包括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4个面,热交换芯A面(6)对着送风口A(4),在热交换芯C面(8)一侧的箱体(1)处设有冷凝水排水孔(10),热交换芯(5)后设有隔板(11),隔板(11)之后安装有风机B(12),风机B(12)与设在隔板(11)上的内送风口B(13)相连,吸风口(14)和排风口(15)设在箱体(1)的尾端;上述的热交换芯(5)由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4个面以及顶板(16)和底板(17)组成,在顶板(16)和底板(17)之间间隔分布隔板A(18-1)、隔板B(18-2)、隔板C(18-3)、隔板D(18-4)、隔板E(18-5)、隔板F(18-6)、隔板G(18-7)、隔板H(18-8)和隔板I(18-9);奇数挡板A(19-1)、挡板C(19-3)、挡板E(19-5)、挡板G(19-7)和挡板I(19-9)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A面(6),偶数挡板B(19-2)、挡板D(19-4)、挡板F(19-6)、挡板H(19-8)和挡板J(19-10)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B面(7),奇数和偶数挡板错开分布;奇数挡板O(20-1)、挡板Q(20-3)、挡板S(20-5)、挡板U(20-7)和挡板W(20-9)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C面(8),偶数挡板P(20-2)、挡板R(20-4)、挡板T(20-6)、挡板V(20-8)和挡板X(20-10)间隔分布在热交换芯D面(9),奇数和偶数挡板错开分布;上述,奇数挡板A(19-1)、挡板C(19-3)、挡板E(19-5)、挡板G(19-7)和挡板I(19-9)分别与挡板O(20-1)、挡板Q(20-3)、挡板S(20-5)、挡板U(20-7)和挡板W(20-9)一一对位而置,偶数挡板B(19-2)、挡板D(19-4)、挡板F挡板(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端设有回风口(2)和送风口(25),在箱体(1)的回风口(2)处安装有风机A(3),风机A(3)内侧设有内送风口A(4),热交换芯(5)安装在送风口A(4)之后,热交换芯(5)包括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4个面,热交换芯A面(6)对着送风口A(4),在热交换芯C面(8)一侧的箱体(1)处设有冷凝水排水孔(10),热交换芯(5)后设有隔板(11),隔板(11)之后安装有风机B(12),风机B(12)与设在隔板(11)上的内送风口B(13)相连,吸风口(14)和排风口(15)设在箱体(1)的尾端;其中热交换芯(5)包括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四面以及顶板(16)和底板(17),在顶板(16)和底板(17)之间间隔分布数量至少为9的隔板;以及对位而置的数量至少为5的挡板,热交换芯A面(6)和热交换芯C面(8)的奇数的挡板对位而置,转90度后,热交换芯B面(7)和热交换芯D面(9)的偶数的挡板对位而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端设有回风口(2)和送风口(25),在箱体(1)的回风口(2)处安装有风机A(3),风机A(3)内侧设有内送风口A(4),热交换芯(5)安装在送风口A(4)之后,热交换芯(5)包括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4个面,热交换芯A面(6)对着送风口A(4),在热交换芯C面(8)一侧的箱体(1)处设有冷凝水排水孔(10),热交换芯(5)后设有隔板(11),隔板(11)之后安装有风机B(12),风机B(12)与设在隔板(11)上的内送风口B(13)相连,吸风口(14)和排风口(15)设在箱体(1)的尾端;其中热交换芯(5)包括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四面以及顶板(16)和底板(17),在顶板(16)和底板(17)之间间隔分布数量至少为9的隔板;以及对位而置的数量至少为5的挡板,热交换芯A面(6)和热交换芯C面(8)的奇数的挡板对位而置,转90度后,热交换芯B面(7)和热交换芯D面(9)的偶数的挡板对位而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流除湿热交换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芯(5)由热交换芯A面(6)、热交换芯B面(7)、热交换芯C面(8)和热交换芯D面(9)4个面以及顶板(16)和底板(17)组成,在顶板(16)和底板(17)之间间隔分布隔板A(18-1)、隔板B(18-2)、隔板C(18-3)、隔板D(18-4)、隔板E(18-5)、隔板F(18-6)、隔板G(18-7)、隔板H(18-8)和隔板I(18-9);奇数挡板A(19-1)、挡板C(19-3)、挡板E(19-5)、挡板G(19-7)和挡板I(19-9)间隔分布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炜魏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诺亚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