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43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内有下阀杆孔,所述底盖下部侧壁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与下阀杆孔相通,所述底盖中有竖直设置的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一端贯通底盖上表面,所述排污通道另一端与排污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底盖在下部侧壁设置了排污孔,便于阀门进行排污,提高了阀门的使用性能,有利于延长阀门的有效使用寿命;其采用一通二的垂直连通的简单螺塞式排污结构,保正阀门有效排污,且操作简单方便。

The bottom cover structure of a cock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lug valve bottom cover structure comprises a bottom cover, the bottom cover has a lower stem hole, the bottom cover of the lower side wall of a drainage hole, the drainage hole and the lower valve holes, the bottom cover is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sewage channel, the sewage channel through the end the bottom cover on the surface, the drainage channel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discharge hole.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bottom cover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charge hole ar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valve, easy to discharge,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alve, is conducive to effective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valve; the vertical connected simple plug type sewage structure through two, to ensure the valve effective sewage,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
技术介绍
撑开式旋塞阀是关闭件为柱塞形的旋转阀,通过旋转90°并向上或向下移动使阀塞上的通道口与阀体上的通道口相同或分开,实现开启或关闭的一种阀门,其主要是由阀体、阀盖、楔塞、阀瓣、阀杆和导轨支架等构成,现有的撑开式旋塞阀,其底盖结构大多为密闭式螺钉调节结构,对于管线上长时间使用的阀门,不利于排污,容易影响阀门使用性能及寿命;此外,其底盖单纯使用橡胶圈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配合,由于长时间使用,橡胶老化,存在泄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旋塞阀底盖结构,可解决旋塞阀底部积污难以排除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内部有下阀杆孔,所述底盖下部侧壁有排污孔,所述排污孔与下阀杆孔相通,所述底盖中有竖直设置的排污通道,所述排污通道一端贯通底盖上表面,所述排污通道另一端与排污孔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孔水平设置。进一步的,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还包括阀体、楔塞和下阀杆,所述下阀杆设于楔塞下端,所述底盖位于阀体下方并与阀体固接,所述楔塞设于阀体内,所述下阀杆装在下阀杆孔中并与下阀杆孔间隙配合,所述排污通道连通阀体内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排污孔外端设有螺塞。其中,所述底盖上端有凸颈,所述凸颈伸进阀体中,所述凸颈与阀体之间设有橡胶圈。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下端面与底盖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其中,所述阀体的下端面设有环形槽,所述密封圈安装在环形槽中。进一步的,所述下阀杆与底盖之间设有轴套。在底盖内部设置轴套配合楔塞下阀杆,类似于滑动轴承,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楔塞的旋转和上下移动,并保护楔塞下阀杆过度受损。轴套为增强四氟材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轴套上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与底盖固接,以固定住轴套的位置。其中,所述压盖与底盖止口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底盖在下部侧壁设置了排污孔,便于阀门进行排污,提高了阀门的使用性能,有利于延长阀门的有效使用寿命;2.本技术采用一通二的垂直连通的简单螺塞式排污结构,保正阀门有效排污,且操作简单方便;3.本技术利用密封圈在阀体端面与底盖端面形成端面密封,加以橡胶圈在阀体内侧和底盖外侧配合形成的周向密封,构成双密封形式,提高了阀门底盖和阀体间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圈、2-阀体、3-密封圈、4-底盖、5-螺栓、6-压盖、7-轴套、8-螺塞、9-下阀杆、10-排污孔、11-排污通道、12-止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旋塞阀底盖结构,包括底盖4,底盖4内部有与下阀杆孔,底盖4下部侧壁有排污孔10,排污孔10与下阀杆孔相通,底盖4中有竖直设置的排污通道11,排污通道11一端贯通底盖4上表面,排污通道11另一端与排污孔10连通。排污孔10水平设置,排污孔10配有密封塞。本实施例在底盖下部侧壁设置了排污孔,使用该底盖的阀门方便进行排污,利用螺塞封堵,排污时,卸下螺塞即可进行排污操作,方便简单,且排污位置可根据需要在底盖圆周进行设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旋塞阀底盖结构还包括阀体2、楔塞和下阀杆9,下阀杆9设于楔塞下端,底盖4位于阀体2下方并与阀体2固接,楔塞设于阀体2内,下阀杆9装在下阀杆孔中并与下阀杆孔间隙配合,排污通道11连通阀体2内部,排污孔10外端设有螺塞8。底盖4上端有凸颈,凸颈伸进阀体2中,凸颈与阀体2之间设有橡胶圈1。为使阀门密封性能更加完美,阀体下端面开设环形槽加装密封圈3,与底盖4配合为端面密封,与橡胶圈1的周向密封形成双密封,确保阀门的密封性能达到最佳。下阀杆9与底盖4之间设有轴套7,在底盖内部设置轴套配合楔塞下阀杆,类似于滑动轴承,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楔塞的旋转和上下移动,并保护楔塞下阀杆过度受损,轴套7为增强四氟材料。如图1、2所示,轴套7上端设有压盖6,底盖4内部有一止口12,利于压盖6定位,压盖6通过螺栓5与底盖4紧固,避免轴套7随楔塞9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底盖与阀体内部、底盖与下阀杆配合的空间均连通于同一排污孔,其位置结构设置得紧凑而巧妙,利用螺塞封堵,排污时,卸下螺塞即可同时进行排污操作,方便简单。由于撑开式旋塞阀在管道上多用于截断介质,使用过程中底部难免会沉淀渣滓等累积物,容易影响阀门使用性能,本技术尤其适用于撑开式旋塞阀。使用本技术结构的撑开式旋塞阀结构稳定,密封性能可靠,运行平稳、灵活,安装调试方便,寿命长,并能及时有效排污。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包括底盖(4),所述底盖(4)内部有下阀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下部侧壁有排污孔(10),所述排污孔(10)与下阀杆孔相通,所述底盖(4)中有竖直设置的排污通道(11),所述排污通道(11)一端贯通底盖(4)内部上表面,所述排污通道(11)另一端与排污孔(10)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塞阀底盖结构,包括底盖(4),所述底盖(4)内部有下阀杆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下部侧壁有排污孔(10),所述排污孔(10)与下阀杆孔相通,所述底盖(4)中有竖直设置的排污通道(11),所述排污通道(11)一端贯通底盖(4)内部上表面,所述排污通道(11)另一端与排污孔(1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阀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孔(10)水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塞阀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体(2)、楔塞和下阀杆(9),所述下阀杆(9)设于楔塞下端,所述底盖(4)位于阀体(2)下方并与阀体(2)固接,所述楔塞设于阀体(2)内,所述下阀杆(9)装在下阀杆孔中并与下阀杆孔间隙配合,所述排污通道(11)连通阀体(2)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旋塞阀底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纯洁杨建超陈建朋肖鹏全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乘风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成高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