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3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面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下方设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把手;所述出口的两侧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封板上;所述轿厢的内壁上倾斜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照明灯,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攀爬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的顶部设有出口,且在轿厢侧壁设置攀爬部件和逃生部件,当外力无法进入房间内部或长时间无人发现并实施救援时,轿厢内部的人员能够实施自救。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能够有效利用逃生时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逃生
,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目前,建筑工地所用高层电梯轿厢为金属面板材料制作而成,金属面板质地比较硬,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人们难以从电梯轿厢中逃出,只能等待外力实施救援。但当情况紧急,外力无法进入房间内部或长时间无人发现并实施救援时,而轿厢内部的被困人员不能实施自救,轿厢甚至会在事故发生后出现非正常下落的情况,严重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该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能够为电梯桥厢被困人员提供自救装置,有效利用逃生时间,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面设有出口,所述出口下方设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下方设有第一把手;所述出口的两侧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封板上;所述轿厢的内壁上倾斜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有照明灯,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攀爬部件;所述攀爬部件与支撑板通过一对连接板连接固定,所述一对连接板的一端开有通孔,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攀爬部件和支撑板上,所述一对连接板之间为销轴连接。优选地,所述攀爬部件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下方设有四个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开有第一圆孔,所述连接耳沿以第一圆孔为圆心的圆周设有若干第一销孔;第一钢管,所述第一钢管的上端径向设有第二圆孔和第二销孔,第一钢管下端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第一钢管的第二圆孔与连接耳上的第一圆孔内设有转轴,所述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内插入插销;第二钢管,所述第二钢管的两端径向开有通孔,所述第二钢管的上端套装在第一钢管的下端,并通过销轴固定;第三钢管,所述第三钢管的上端径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三钢管下端包裹橡胶套,所述第三钢管上端套装在第二钢管的下端,并通过销轴固定。优选地,所述承重板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上方铰接有密封盖,所述凹槽内设有逃生部件。优选地,所述逃生部件包括捆扎带,所述捆扎带的开口处设有锁扣,所述捆扎带的内圈设有软质海绵层,所述捆扎带上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捆扎带上固定绳索的一端,所述绳索的另一端固定有安全扣。优选地,所述照明灯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照明灯上设有挂环。优选地,所述第三钢管的下端设有固定环和挂钩。优选地,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本专利技术所述攀爬部件支撑板固定设置,攀爬部件不易掉落;照明灯可为被困人员提供光源,且照明灯能够从支撑板上旋拧下来,利用挂环挂在被困人员身上,方便携带;由于第三钢管下端设有橡胶套,可防止攀爬部件滑动;由于所述第三钢管的下端设有固定环和挂钩,攀爬部件在未使用时,支撑钢管之间可以相互固定;捆扎带内侧的软质海绵层,提高捆扎带的舒适度。当电梯发生意外时,救援人员无法进入房间内部或长时间无人发现并实施救援时,若电梯内出现断电情况,这时将照明灯打开,并且将照明灯从支撑板上旋拧下来,并利用挂环挂在被困人员身上;轿厢内部的被困人员再从支撑板上取下攀爬部件,然后从容纳槽拿出逃生部件,并随身携带;根据轿厢内被困人员身高将支撑钢管伸长或缩短,并利用插销进行固定,将攀爬部件放置在出口下方,通过攀爬部件从出口逃出轿厢,然后将捆扎带固定在腰间,并利用安全扣将自己固定在轿厢以外的固定位置,启动报警器,等待救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的顶部设有出口,且在轿厢侧壁设置攀爬部件和逃生部件,当外力无法进入房间内部或长时间无人发现并实施救援时,轿厢内部的人员能够实施自救。本专利技术所述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能够有效利用逃生时间,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出口与封板的连接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攀爬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承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第三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逃生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顶面设有出口2,所述出口2下方设有封板3,所述封板3的下方设有第一把手4;所述出口2的两侧固定有滑轨5,所述滑轨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固定在封板3上;所述轿厢的内壁上倾斜固定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下方设有照明灯9,所述支撑板7的上方设有攀爬部件;所述攀爬部件与支撑板7通过一对连接板8连接固定,所述一对连接板8的一端开有通孔,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攀爬部件和支撑板7上,所述一对连接板8之间为销轴连接。所述攀爬部件包括承重板10,所述承重板10的下方设有四个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上开有第一圆孔12,所述连接耳11沿以第一圆孔12为圆心的圆周设有若干第一销孔13;第一钢管14,所述第一钢管14的上端径向设有第二圆孔15和第二销孔16,第一钢管14下端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第一钢管14的第二圆孔15与连接耳11上的第一圆孔12内设有转轴17,所述第一销孔13和第二销孔16内插入插销18;第二钢管19,所述第二钢管19的两端径向开有通孔,所述第二钢管19的上端套装在第一钢管14的下端,并通过销轴固定;第三钢管20,所述第三钢管20的上端径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三钢管20下端包裹橡胶套21,所述第三钢管20上端套装在第二钢管19的下端,并通过销轴固定。所述承重板8上开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上方铰接有密封盖23,所述凹槽22内设有逃生部件。所述逃生部件包括捆扎带24,所述捆扎带24的开口处设有锁扣25,所述捆扎带24的内圈设有软质海绵层26,所述捆扎带24上连接有报警器27,所述捆扎带24上固定绳索28的一端,所述绳索28的另一端固定有安全扣29。所述照明灯9通过螺纹连接在支撑板7上,所述照明灯9上设有挂环30。所述第三钢管20的下端设有固定环31和挂钩32。所述报警器27为声光报警器。本专利技术所述攀爬部件支撑板固定设置,攀爬部件不易掉落;照明灯可为被困人员提供光源,且照明灯能够从支撑板上旋拧下来,利用挂环挂在被困人员身上,方便携带;由于第三钢管下端设有橡胶套,可防止攀爬部件滑动;由于所述第三钢管的下端设有固定环和挂钩,攀爬部件在未使用时,支撑钢管之间可以相互固定;捆扎带内侧的软质海绵层,提高捆扎带的舒适度。当电梯发生意外时,救援人员无法进入房间内部或长时间无人发现并实施救援时,若电梯内出现断电情况,这时将照明灯打开,并且将照明灯从支撑板上旋拧下来,并利用挂环挂在被困人员身上;轿厢内部的被困人员再从支撑板上取下攀爬部件,然后从容纳槽拿出逃生部件,并随身携带;根据轿厢内被困人员身高将支撑钢管伸长或缩短,并利用插销进行固定,将攀爬部件放置在出口下方,通过攀爬部件从出口逃出轿厢,然后将捆扎带固定在腰间,并利用安全扣将自己固定在轿厢以外的固定位置,启动报警器,等待救援。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的顶部设有出口,且在轿厢侧壁设置攀爬部件和逃生部件,当外力无法进入房间内部或长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面设有出口(2),所述出口(2)下方设有封板(3),所述封板(3)的下方设有第一把手(4);所述出口(2)的两侧固定有滑轨(5),所述滑轨(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固定在封板(3)上;所述轿厢的内壁上倾斜固定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下方设有照明灯(9),所述支撑板(7)的上方设有攀爬部件;所述攀爬部件与支撑板(7)通过一对连接板(8)连接固定,所述一对连接板(8)的一端开有通孔,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攀爬部件和支撑板(7)上,所述一对连接板(8)之间为销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顶面设有出口(2),所述出口(2)下方设有封板(3),所述封板(3)的下方设有第一把手(4);所述出口(2)的两侧固定有滑轨(5),所述滑轨(5)上滑动连接有滑块(6),所述滑块(6)固定在封板(3)上;所述轿厢的内壁上倾斜固定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下方设有照明灯(9),所述支撑板(7)的上方设有攀爬部件;所述攀爬部件与支撑板(7)通过一对连接板(8)连接固定,所述一对连接板(8)的一端开有通孔,另一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攀爬部件和支撑板(7)上,所述一对连接板(8)之间为销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备逃生功能的建筑施工电梯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部件包括:承重板(10),所述承重板(10)的下方设有四个连接耳(11),所述连接耳(11)上开有第一圆孔(12),所述连接耳(11)沿以第一圆孔(12)为圆心的圆周设有若干第一销孔(13);第一钢管(14),所述第一钢管(14)的上端径向设有第二圆孔(15)和第二销孔(16),第一钢管(14)下端设有径向通孔;所述第一钢管(14)的第二圆孔(15)与连接耳(11)上的第一圆孔(12)内设有转轴(17),所述第一销孔(13)和第二销孔(16)内插入插销(18);第二钢管(19),所述第二钢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跃明孙则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