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闸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14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摆闸机芯,包括机芯支架、电机、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设于从动轮上的摆臂组件、皮带、编码器和电磁离合器,从动轮上设有安装轴,安装轴穿设于机芯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机芯支架转动,编码器设于机芯支架上并与安装轴连接,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电磁离合、第二电磁离合及用于复位第二电磁离合的复位件,第一电磁离合套设于安装轴上并与机芯支架固定,第二电磁离合套设于安装轴上并与从动轮固定;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通电后电机通过主动轮带动从动轮,在过载时皮带打滑保护传动结构,通过第一电磁离合与第二电磁离合配合制动从动轮以防止非法通行,编码器与安装轴配合提高了传动和制动的精度。

Sluice co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wing gate movement, including the movement, motor, motor bracket arranged o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driving wheel, a driven wheel, a driven wheel swing arm assembly, belt, encoder an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which is installed on a driven wheel shaft, mounting shaft inside the movement relative to the rack and deck bracket rotation, support and movement in the enco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stalling shaft, th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omagnetic clutch, electromagnetic clutch and second reset reset for secon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the first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s sleeved on the installation shaft and bracket and the machine core is fixed, secon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shaft and driven wheel driving wheel is fixed; with the driven wheel through a belt drive, power motor through the driving wheel drives the driven wheel, belt slipping protectio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under overload, the first electric The magnetic separation and the secon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are used to brake the driven wheel to prevent the illegal passage. The encoder and the mounting shaft cooperate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br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摆闸机芯
本技术属于通行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摆闸机芯。
技术介绍
摆闸广泛应用于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是目前最快速简便的人员出入管理设施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刷卡、指纹等识别方式检测通过通道的行人,以打开或关闭摆闸。现有电机驱动的摆闸一部分通过齿轮传动,存在平稳性差、限位精度差和运行噪音大的问题,而且不能缓冲外力冲击,薄弱部件易受损;另一部分通过皮带传动,能够缓冲外力冲击,但过载时皮带会打滑,容易被外力强推闸杆而非法通行,而且传动精度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闸机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利用皮带传动时的传动精度不高且容易存在非法通行现象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摆闸机芯,包括机芯支架、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设于所述从动轮上的摆臂组件及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皮带,所述从动轮上固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芯支架转动;还包括编码器和电磁离合器,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并与所述安装轴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机芯支架固定;第二电磁离合,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从动轮固定;及复位件,用于分离处于断电状态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处于断电状态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通电状态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与通电状态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吸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包括与所述机芯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离合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包括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离合固定件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固定件在所述安装轴的轴向上滑动的第二离合电磁铁,所述离合固定件嵌设于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内或者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嵌于所述离合固定件内,所述离合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定位件,所述复位件为设于所述离合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之间的第一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吸合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卡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绕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分布的多个第一齿牙,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绕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分布的多个第二齿牙,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吸合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时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啮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进一步地,还包括编码支架和旋转阻尼器,所述编码器通过编码支架间隔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所述旋转阻尼器设于所述编码器与所述机芯支架之间,所述安装轴的一端贯穿所述旋转阻尼器并与所述旋转阻尼器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嵌设于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内的第一轴承,所述安装轴与所述第一轴承滑动配合,所述安装轴上设有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轴承压紧于所述机芯支架与所述第一安装台之间,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靠近所述从动齿轮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上。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轴上设有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安装台较所述第一安装台更靠近所述从动轮,嵌设于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内的所述离合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台上,且所述离合固定件与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间隔开。进一步地,所述摆臂组件包括夹头组件和摆臂,所述夹头组件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锁销,所述第一夹头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头配合夹持所述摆臂,所述锁销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夹头、所述摆臂和所述第二夹头。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的机芯底座,所述机芯底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嵌设有第二轴承,所述安装轴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端贯穿所述从动轮并与所述摆臂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轴靠近所述摆臂组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上并伸出所述机芯底座远离所述编码器的一侧之外,所述主动轮、所述从动轮、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均位于所述机芯底座与所述机芯支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机芯支架和所述机芯底座由钣金折弯而成,所述机芯支架上形成有台阶,所述编码器固定于所述机芯支架远离所述摆臂组件的一侧的顶部,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机芯支架远离所述摆臂组件的一侧的所述台阶上并位于所述编码器的一侧。本技术提供的摆闸机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安装轴设置在从动轮上,同时编码器与安装轴连接,编码器能够时刻同步监测安装轴的转动角度,以提高对摆臂位置感应的灵敏度,编码器一方面能够在闸机授权通行时根据安装轴的转动角度监控使用时安装在从动轮上的摆臂组件的转动角度,提高传动精度,另一方面又能够监测是否存在外力非法撞击摆臂组件的情况。设置第一电磁离合、第二电磁离合和复位件,能够在编码器监测到存在外力非法撞击摆臂组件转动了预设的角度时为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通电,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在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合而限制从动齿轮的转动,进而实现摆臂组件的自动锁死,以防非法通行,提高安防性能,允许非法撞击时转动预设的角度起到缓冲外力冲撞的作用,有利用保护传动结构;而在获得授权通行时,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是处于断电状态的,复位件会促使第二电磁离合与第一电磁离合分开,这时从动轮能够被电机驱动,以便正常通行。通过皮带传动和离合制动配合,既具有简单的结构,适用于电机输出轴和从动轮中心距较大的传动场合,降低传动过程中能量的损耗,具有吻合度高、传动平稳、噪声小的优点,能够在过载时通过皮带打滑而保护传动结构,防止薄弱零部件损坏,又能够通过第一电磁离合与第二电磁离合配合制动,防止强行通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摆闸机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2去掉摆臂组件后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从动轮、第一电磁离合和第二电磁离合的装配示意图;图5为图4中从动轮与安装轴的装配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机芯支架;2-电机;3-主动轮;4-从动轮;5-皮带;6-安装轴;61-第一安装台;62-第二安装台;7-编码器;8-第一电磁离合;9-第二电磁离合;91-离合固定件;92-第二离合电磁铁;921-第二齿牙;10-编码支架;11-旋转阻尼器;12-第一轴承;13-摆臂组件;131-摆臂;132-第一夹头;133-第二夹头;14-机芯底座;141-安装孔;15-第二轴承;16-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固设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摆闸机芯

【技术保护点】
摆闸机芯,包括机芯支架、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设于所述从动轮上的摆臂组件及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皮带,所述从动轮上固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芯支架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和电磁离合器,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并与所述安装轴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机芯支架固定;第二电磁离合,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从动轮固定;及复位件,用于分离处于断电状态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处于断电状态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通电状态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与通电状态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吸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

【技术特征摘要】
1.摆闸机芯,包括机芯支架、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的电机、设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从动轮、设于所述从动轮上的摆臂组件及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的皮带,所述从动轮上固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所述机芯支架转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和电磁离合器,所述编码器设于所述机芯支架上并与所述安装轴连接,所述电磁离合器包括:第一电磁离合,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机芯支架固定;第二电磁离合,套设于所述安装轴上并与所述从动轮固定;及复位件,用于分离处于断电状态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和处于断电状态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通电状态的所述第一电磁离合与通电状态的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吸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离合包括与所述机芯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离合电磁铁,所述第二电磁离合包括与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的离合固定件和能够相对于所述离合固定件在所述安装轴的轴向上滑动的第二离合电磁铁,所述离合固定件嵌设于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内或者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嵌于所述离合固定件内,所述离合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之间设有用于限制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定位件,所述复位件为设于所述离合固定件和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之间的第一弹性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吸合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卡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绕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分布的多个第一齿牙,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上设有绕所述安装轴的轴线分布的多个第二齿牙,所述第一离合电磁铁吸合所述第二离合电磁铁时所述第一齿牙与所述第二齿牙啮合而制动所述从动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闸机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章健朱俊林飞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