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二套牵引冷却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099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包括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上水槽、下水槽;主牵引箱内设有主牵引轮;辅牵引箱内设有辅牵引轮驱动电机、联轴器、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辅牵引轮,辅牵引轮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轴通过第二轴承与辅牵引轮连接,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带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第二轴承的外圈和辅牵引轮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套设在轴上,并与辅牵引箱内的支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及冷却方法。上述装置和方法能解决在生产线速度提高至600m/min‑800m/min时的断纤及余长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二套牵引冷却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纤光缆行业的光缆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光纤二次套塑生产线的速度稳定在500m/min左右,如果将生产线的速度提高至600m/min-800m/min时,则经常出现断纤问题,提速后的断纤及余长稳定性一直困扰着国内设备厂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装置以解决在生产线速度达到800m/min时的断纤及余长不稳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生产线速度提高至600m/min-800m/min时的断纤及余长不稳定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包括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上水槽、下水槽;上水槽、下水槽平行设置,且置于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之间;所述主牵引箱内设有主牵引轮;所述辅牵引箱内设有辅牵引轮驱动电机、联轴器、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辅牵引轮,辅牵引轮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所述轴通过第二轴承与辅牵引轮连接,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带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第二轴承的外圈和辅牵引轮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套设在轴上,并与辅牵引箱内的支座固定;从注塑机出来的套管经过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后,穿过上水槽,进入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折返后从主牵引轮上方引出,穿过上水槽,进入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如此往复,最后从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引出进入下一道工序。按上述方案,所述辅牵引轮为分线轮,由多片轮组成。按上述方案,辅牵引轮的片轮数量与主牵引轮上容纳的套管匝数一致。按上述方案,辅牵引轮直径d=0.7D~1.3D,其中,D为主牵引轮直径。按上述方案,为了减少重量,辅牵引轮应使用轻质材料制成,且在辅牵引轮上加工有减重孔。按上述方案,主牵引箱、辅牵引箱内均设有若干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可以方便的将冷却水喷至套管上。按上述方案,上水槽、下水槽均由多个小水槽组成,每个小水槽呈U形。小水槽内的水流方向与套管运动方向一致;在小水槽出水口处设有多个导水板,导水板引导冷却水流方向与套管运动方向一致。小水槽可以将水以较高的速度均匀的喷洒至套管表面,并使水对套管产生尽可能小的阻力。按上述方案,上水槽、下水槽通过支架固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进行牵引冷却的方法,具体为:从注塑机出来的套管经过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后,穿过上水槽,再经过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穿过下水槽,再经过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折返后从主牵引轮上方引出,穿过上水槽,再经过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经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如此往复,最后从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引出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此过程中,套管经主牵引箱、辅牵引箱内的喷淋装置,以及上水槽、下水槽内的冷却水冷却;在此过程中,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带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第二轴承的外圈和辅牵引轮同步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辅牵引轮与轴之间安设有轴承,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只驱动轴,即辅牵引轮与轴软性连接,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带动轴转动,轴带动轴承的内圈转动,轴承的外圈和辅牵引轮同步转动,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可以保证辅牵引轮上的套管及光纤受力很小,甚至不受力,即保证套管在高速生产时套管及光纤所受力到的力尽可能的小,在生产线速度提高至600m/min-800m/min时不出现断纤及余长不稳定的情况;套管可以绕主牵引箱、辅牵引箱多圈,经过多次冷却,既可以充分冷却套管,又可以减少生产线长度,减小整个冷却装置的体积;采用单独布置的双牵引轮结构,集牵引、水槽和水箱为一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辅牵引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小水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A-A剖视图。图中:1.套管,2.主牵引箱,3.喷淋装置,4.主牵引轮,5.上水槽,6.支架,7.辅牵引轮,8.辅牵引箱,9.主牵引轮驱动电机,10.小水槽,11.辅牵引轮驱动电机,12.联轴器,13.轴,14.第一轴承,15.第二轴承,16.辅牵引轮,17.水位计,18.导水板,19.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图6,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包括主牵引箱2、辅牵引箱8、上水槽5、下水槽;上水槽5、下水槽通过支架6固定并平行设置,且置于主牵引箱2、辅牵引箱8之间。主牵引箱2内设有主牵引轮驱动电机9、主牵引轮4、水位计、水泵、若干喷淋装置3等,主牵引轮驱动电机9驱动主牵引轮4转动。辅牵引箱8内设有辅牵引轮驱动电机11、联轴器12、轴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辅牵引轮16、水位计17、水泵、若干喷淋装置等,辅牵引轮驱动电机11通过联轴器12与轴13连接,轴13通过第二轴承15与辅牵引轮7连接,辅牵引轮驱动电机11带动轴13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轴承15的内圈转动,第二轴承15的外圈和辅牵引轮7同步转动;第一轴承14套设在轴13上,并与辅牵引箱8内的支座固定;依照生产线的方向,主牵引轮4在前,辅牵引轮7在后;从注塑机出来的套管1经过主牵引箱2的主牵引轮4后,穿过上水槽5,进入辅牵引箱8的辅牵引轮7的最内侧第一片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7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2的主牵引轮4,折返后从主牵引轮4上方引出,穿过上水槽5,进入辅牵引箱8的辅牵引轮7的最内侧第二片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7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8的主牵引轮4,如此往复,套管1绕主牵引轮4、辅牵引轮5-6次后从辅牵引箱8的辅牵引轮7引出进入下一道工序。本实施例中,辅牵引轮7为分线轮,由多片轮组成,且片轮数量与主牵引轮4上容纳的套管1匝数一致,主牵引轮4上可容纳10匝左右套管1的缠绕,为了适应10匝的套管1缠绕,将主牵引轮4的宽度增加至250mm左右。为了减小摩檫力,使套管1受力更小,辅牵引轮直径d=0.7D~1.3D,其中,D为主牵引轮直径。为了减少重量,辅牵引轮7应使用轻质材料制成,且在辅牵引轮7上加工减重孔。为了更好的实现套管1的冷却,上水槽5、下水槽均由多个小水槽10组成,每个小水槽10均呈U形。小水槽10内的水流方向与套管1运动方向一致;在小水槽10的出水口19处设有多个导水板18,导水板18引导冷却水流方向与套管1运动方向一致。小水槽10可以将水以较高的速度均匀的喷洒至套管1表面,并使水对套管1产生尽可能小的阻力。本实施例中,主牵引轮驱动电机9、辅牵引轮驱动电机11为伺服电机或者交流变频电机。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为不锈钢轴承或者陶瓷轴承。一种采用上述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进行牵引冷却的方法,具体为:从注塑机出来的套管1经过主牵引箱2的主牵引轮4后,穿过上水槽5,再经过辅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速二套牵引冷却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上水槽、下水槽;上水槽、下水槽平行设置,且置于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之间;所述主牵引箱内设有主牵引轮;所述辅牵引箱内设有辅牵引轮驱动电机、联轴器、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辅牵引轮,辅牵引轮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所述轴通过第二轴承与辅牵引轮连接,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带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第二轴承的外圈和辅牵引轮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套设在轴上,并与辅牵引箱内的支座固定;从注塑机出来的套管经过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后,穿过上水槽,进入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折返后从主牵引轮上方引出,穿过上水槽,进入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如此往复,最后从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引出进入下一道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上水槽、下水槽;上水槽、下水槽平行设置,且置于主牵引箱、辅牵引箱之间;所述主牵引箱内设有主牵引轮;所述辅牵引箱内设有辅牵引轮驱动电机、联轴器、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辅牵引轮,辅牵引轮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轴连接,所述轴通过第二轴承与辅牵引轮连接,辅牵引轮驱动电机带动轴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轴承的内圈转动,第二轴承的外圈和辅牵引轮同步转动;第一轴承套设在轴上,并与辅牵引箱内的支座固定;从注塑机出来的套管经过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后,穿过上水槽,进入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折返后从主牵引轮上方引出,穿过上水槽,进入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折返后从辅牵引轮下方引出,再穿过下水槽,再次进入主牵引箱的主牵引轮,如此往复,最后从辅牵引箱的辅牵引轮引出进入下一道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牵引轮由多片轮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辅牵引轮的片轮数量与主牵引轮上容纳的套管匝数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速二套牵引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辅牵引轮直径d=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莹余学运吴杰黄财明万秀强肖义熊竞涛马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