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依纯专利>正文

充气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74 阅读:4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保健作用的运动鞋。它的鞋底跟部设有上、下盖板,在由上、下盖板限定的空间内置有橡胶气囊以及将上、下盖板包裹并胶合联接于泡沫塑料鞋底衬的包裹材料。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震和稳定性均佳,穿着在坚硬的路面上行走、跑步舒适,步态稳健,并可保护关节和大脑免受损伤,同时节省步行的能量。(*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保健作用的运动鞋,具体地说,是一种充气运动鞋。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人们的体力消耗日趋减少。与此同时,人们为了保持或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越来越了解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好处。其中跑步是一项参加人数较多的运动。由于跑步运动往往在坚硬的路面上进行,日积月累会对人体造成慢性累积性损伤,例如胫骨骨裂、半月板囊肿、股骨滑车软骨炎等,为此国内、外出现了各种避震运动鞋。有一种鞋的鞋帮的后部以板楦法制成,最后部包含一块支撑脚后跟的坚固的杯状物,使脚跟在鞋内居中并在后跟着地时保持平稳。鞋底衬为一层泡沫塑料衬垫,还有斜衬垫。鞋底为一层薄而有花纹的耐磨橡胶,提供摩擦力和附加的防震性。这种运动鞋制作比较讲究,价格昂贵。另外,据测定,人们穿着这种鞋跑了200~300英里后,其防震性能降低35%左右。另一类运动鞋则是在鞋底结构上下功夫,如用压缩成型法使靠近泡沫塑料表面的气泡相互排列得更紧,降低微气泡破损率;还有用一些不同密度的泡沫塑料拼接而成。这类运动鞋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价格也是相当高的。还出现了一些使用空气、液体、刚毛等奇性材料的运动鞋。如由聚氨酯泡沫塑料包裹一个充气的塑料薄膜袋的的鞋底衬以及再在鞋后跟上包绕一个高密度的马蹄形聚氨酯泡沫塑料部件。虽然防震性能得到了提高,但稳定性仍差一些,为保持稳定性,充气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较简单,防震和稳定性均佳,穿着十分舒适,在坚硬路面行走有如在草地行走之感的充气运动鞋。本技术的鞋底跟部设有一上盖板、一与所说的上盖板一端或上盖板以联接线作可转动联接的第一下盖板、一与所说的第一下盖板一端以联接线作可转动联接的第二下盖板、一将上、下盖板间的空间完全充满的橡胶气囊以及将上、下盖板包裹并胶合联接于泡沫塑料鞋底衬的包裹材料。当人们每跨出一步的时候,随着重心的前移,一只脚向前迈出,以脚跟着地,支撑住人体,随着重心的继续前移,着力点过渡到脚前掌,脚前掌用力蹬地,另一只脚向前跨去,第二步开始了。很明显,地面对人体的冲击来自脚跟,而脚掌则是发力的部位。由此可见,当人们以脚跟着地,支撑住人体时,本技术的鞋的鞋底跟部中的上盖在人体重量的作用下使上、下盖板之间的平角变小,其中橡胶气囊被压缩。由于气囊受上、下盖板的限制,只能是近似垂直方向的压缩一舒张运动,保持了可靠的稳定性和避震性。本技术的充气运动鞋由于防震和稳定性均佳,穿着在坚硬的路面上行走、跑步舒适,步态稳健,并且可保护关节和大脑免受损伤,同时节省步行的能量。附图说明图1为在鞋底部分剖视的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下盖板示意图;图3~图6为普通跑鞋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图7~图10为本技术的充气运动鞋的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非限制性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地叙述,本技术的优点和效果也可更清楚地看出。 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包括鞋帮1和鞋底2。鞋底2的跟部设有一上盖板3、一第一下盖板4、一第二下盖板5、一气囊6以及包裹材料7。上盖板3可以仅在跟部(见图1和图2),也可向前延伸至蹠趾关节部位。第一下盖板4的两边(沿脚长方向)呈平行状,两端边(沿脚宽方向)成平行状且向脚内侧倾斜,与横向夹角最好为10~15°。第一下盖板4的一端与上盖板3的一端或上盖板3上通过如皮革等材料胶合联接,并使两者沿胶合线可作上、下转动。第一下盖板4与第二下盖板5之间以相同方式联接。上述三块盖板均为刚性材料如尼龙板或者碳纤维塑料等。厚度通常为0.3~0.5厘米。在上盖板3与第一下盖板4之间的夹角为20~30°的空间中置入一可将其中空间完全充满的橡胶气囊6。然后,以高强度非延伸性柔韧材料作为包裹材料7,如尼龙织物,将其包裹起来并胶合联接于泡沫塑料鞋底衬内。以上述的构成物为鞋跟,再加复一层直接与地面接触的接触层8。由此构成的鞋底2与鞋帮1结合,即为本技术的充气运动鞋。 由于本技术的鞋的跟部完全由一个气囊构成,其防震性和穿着舒适感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由于三块高强度刚性盖板的作用,使气囊只能在垂直面上变形,其他方面的活动受到限制,再加上盖板之间的联接折线向内侧偏转,使当鞋以一定的角度踏向地面时,内侧上的点离地面较外侧上点稍近一些,这样就具有控制脚的向内辗转的作用,总之这些均提高了鞋跟的稳定性。 本技术经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生物力学与功能重建研究室测试,其结果示于图7~图10。作为对比,普通跑鞋的测试结果示于图3~图6。从垂直力.Fz对时间的曲线,可以看出,(1)地面对足的作用力比普通鞋平滑、柔顺,没有普通鞋子常有的“嵌顿”现象。(2)曲线对称性大有改善,Fz峰值位置从站立相的28%延至42%,从而使得整个站立相的足部受力均匀,避免普通鞋足跟着地时,地面对足底作用力上升速度过快的缺陷,防止足部的疲劳损伤。充气运动鞋的足一地作用力的上升速率约为普通鞋的70%。 由上可知,本技术是根据不同部位的不同生理需要提出对鞋的设计要求,其设计方法是较科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鞋底跟部设有一上盖板(3)、一与所说的上盖板(3)一端或上盖板(3)上以联接线作可转动联接的第一下盖板(4)、一与所说的第一下盖板(4)一端以联接线作可转动联接的第二下盖板(5)、一将上、下盖板间的的空间完全充满的橡胶气囊并胶合联接于泡沫塑料鞋底衬的包裹材料(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鞋底跟部设有一上盖板(3)、一与所说的上盖板(3)一端或上盖板(3)上以联接线作可转动联接的第一下盖板(4)、一与所说的第一下盖板(4)一端以联接线作可转动联接的第二下盖板(5)、一将上、下盖板间的空间完全充满的橡胶气囊并胶合联接于泡沫塑料鞋底衬的包裹材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下盖板(4)的两边(沿脚长方向)呈平行状,两端边(沿脚宽方向)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依纯
申请(专利权)人:朱依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