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070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1:24
一种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包括背芯基材、嵌入在背芯基材内的三片大小相同且并联连接的湿式碳晶发热膜以及直流供电电源,其中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长度为6cm,在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连接供电电源的正负极,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上的两极之间的距离为5.5‑6.5cm,所述直流供电电源的供电电压为5V。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考虑到人体的最佳体感,又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变化,符合人体工程原理,比较科学和适当。

Electrothermal back core with a wet carbon crystal heating film

An electric heating core back with wet carbon crystal heating film, including core substrate, embedded in the three size in core within the same substrate and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wet carbon crystal heating film, DC power supply, wherein each of the wet carbon crystal heating film length is 6cm,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nds in the width direction of each slice the wet carbon crystal heating film connected to the power supply, between each of the wet carbon crystal heating membrane of the polar distance is 5.5 6.5cm, power supply voltage of the DC power supply for 5V. The utility model takes into account the best body sense of the human body, and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temperature,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human body engineering, and is more scientific and appropri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
技术介绍
湿式碳晶发热膜是在纸浆中加入导电石墨及导电纤维粉制做的纸质导电发热体。湿式碳晶发热膜原本是在净化空气的领域使用,借助碳的吸附作用和纸的透气性使空气通过后,可有效去除甲醛及PM2.5。在实践中发现此膜在通电后,可有效发热,方便应用于三片发热背芯上。现有发热背芯产品使用7伏直流电压给发热膜供电,膜的温度在18℃环境中,只有24℃,如果在10℃的环境下,膜的温度只有15℃左右,相对温度较低,不能有效供热,人体感觉不理想,同时用电电流在1安培以上,功率7瓦,4300mAh的电池只能使用3小时左右,而且电池只能是专用定制品,通用性比较差。总之,现有产品存在上述缺陷在于没有合理确定电源供电电压以及发热膜的尺寸大小以及匹配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用性低、发热温度低和耗电量大的缺点,通过合理确定直流电源供电电压和湿式碳晶发热膜的尺寸大小以及它们的匹配关系来获得一种通用性良好的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包括背芯基材、嵌入在背芯基材内的三片大小相同且并联连接的矩形湿式碳晶发热膜以及直流供电电源,其中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6cm,在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连接供电电源的正负极,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上的两极之间的距离为5.5-6.5cm,优选5.8cm,所述直流供电电源的供电电压为5V。其中所述直流供电电源是充电宝,在电热背芯上设有用于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USB接口,USB接口与所述直流供电电源之间使用充电线连接。本技术的发热背芯采用5伏直流供电,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在18℃环境中能达到37℃,电流却只有0.8安培,4300mAh的电池能使用5.5小时,而且电池使用的是通用的充电宝,其容量可依据用户要求随意增减。附图说明为了更容易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参照在附图中示出的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描述。该附图仅绘出了本申请的典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电原理图。图2是图1的电原理图的等效电路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产品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标示出长度的单片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标示出两极之间的宽度的单片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1>电原理图如图1中所示,其中R1、R2和R3代表每片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阻,三片湿式碳晶发热膜并联连接,其中R1=R2=R3=18欧姆。如图2中所示,其为图1的等效电路:使用电流功率W=V·I=4瓦。<2>产品图如图3中所示,三片大小相同的矩形湿式碳晶发热膜发热膜1,2,3并排设置在背芯基材中,它们三者并联连接,并通过USB接口与直流供电电源连接。<3>功率的调节与控制因为湿式碳晶发热膜的长度越长耗电功率越大,反之越小。经过试验,在控制单片湿式碳晶发热膜的功率为1.33瓦时,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6cm,如图4所示,L=6cm。<4>温度的调节与控制在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连接直流供电电源的正负极,因为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决定了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距离越大温度越低,反之越高。经过试验,在18℃环境温度下,如果要求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为37℃,则湿式碳晶发热膜上两极之间的宽度为5.5-6.5cm,最好选择为5.8cm,如图5所示,W=5.8cm。本申请的关键点有一下几点:1、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决定了取暖效果,在大量的试验中发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在18℃环境下,如果高于40℃,体感较燥。高于45℃长时间与皮肤接触会产生小水泡,低于36℃时,当使用环境温度下降时,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也下降,外衣比较薄的情况下,湿式碳晶发热膜的供暖能力不足,经过大量的试验并经过两个冬季的体验比较,将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温度确定在了18℃环境温度下37℃。此指标是考虑到人体的最佳体感,又考虑到环境温度的变化,如果在发热背芯外再穿一件薄棉袄,能抵御-10~-15℃的环境温度,直接穿背芯可以抵御5~10℃的环境温度,因此,本申请设定的指标,符合人体工程原理,比较科学和适当。2、为实现18℃环境环境温度下,湿式碳晶发热膜37℃的指标,在采用了湿式碳晶发热膜如5伏电压的条件下,将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定在了5.5-6.5cm,得到了合理优化。3、将单片湿式碳晶发热膜的功率设定在1.33瓦,是考虑到常见的最低容量的充电宝也能发热5~6小时,如果采用大容量充电宝,可全天使用,因此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6cm,是比较合理的数值。本技术可以以其他具体的形式进行体现,但并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包括背芯基材、嵌入在背芯基材内的三片大小相同且并联连接的矩形湿式碳晶发热膜以及直流供电电源,其中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6cm,在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连接供电电源的正负极,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上的两极之间的距离为5.5‑6.5cm,所述直流供电电源的供电电压为5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电热背芯,包括背芯基材、嵌入在背芯基材内的三片大小相同且并联连接的矩形湿式碳晶发热膜以及直流供电电源,其中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纵向方向上的长度为6cm,在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的横向方向上的两端连接供电电源的正负极,每片所述湿式碳晶发热膜上的两极之间的距离为5.5-6.5cm,所述直流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德贾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腾中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