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吸背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92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吸背夹,包括带有收容槽的保护壳和外置电池,保护壳设有安装部和第一磁体,安装部的内部设有音频转换器,安装部的上部设有与音频转换器的输入端电气连接的Lightning插头,音频转换器的输出端为3.5mm的耳机插座;第一磁体设置在保护壳的内部,外置电池内与第一磁体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磁体,保护壳和外置电池通过磁力吸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将iphone手机放入收容槽内,当需要充电时,用户只需要将外置电源靠近保护壳就会自动吸附,无需专门的接插头手动插拔,当不需要充电时可取下外置电池减少重量,使用方便;通过音频转换器,客户能够继续使用之前类型的耳机,不再受iphone手机只能使用本机自带的耳机的限制。

A kind of magnetic back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吸背夹
本技术涉及手机外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吸背夹。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背夹电池主要以针对苹果手机--iphone为主,iphone作为全球最流行的智能手机,其稍微的不足就是其电池是不可更换,这对于整天电话不断的商务一族或者是喜欢整天操机的玩家来说,着实痛苦,另外USB数据线和电源适配器需另行配置,容易被忘在家里,汽车里等。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苹果手机背夹电池应运而生,但现有技术中的背夹电池大多是外壳与外置电池为一体,充电结束后,外壳与外置电池不能拆开,占用空间大,重量高,手拿非常不方便;或者采用插孔插柱式连接,安装或拔取时非常不方便。苹果手机从iphone7开始,取消了3.5mm接口的耳机输出插座,用户只能使用苹果手机原配的Lightning插头耳机,完全不能满足各种用户对不同耳机外形,性能,使用场合的使用需求。由此可见,现有技术还存在附带电池使用不方便,iphone手机对耳机的使用受限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还存在附带电池使用不方便,iphone手机对耳机的使用受限的缺陷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磁吸背夹,包括保护壳和活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背面的外置电池,所述保护壳设有与iphone手机适配的收容槽,所述保护壳设有: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下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设有音频转换器,所述安装部的上部设有Lightning插头,所述音频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Lightning插头电气连接,所述音频转换器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底面,并且为3.5mm的耳机插座;内置于所述保护壳中的第一磁体,所述外置电池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位置对应的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保护壳和所述外置电池通过磁力吸附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壳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两端,所述外置电池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柱。在上述方案中,两所述第一插孔之间设有排母,两所述插柱之间设有与所述排母位置相对应的排针。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磁体由上至下可分为两对吸合磁体和一对微型磁体,所述微型磁体的尺寸小于所述吸合磁体的尺寸,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孔的两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壳的下部设有第二插孔,所述耳机插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插孔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置电池内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外置电池的背面设有四个指示灯,根据所述外置电池剩余的电量,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指示灯的亮灭。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置电池的背面设有开孔,所述开孔内设有电源开关。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外置电池的侧壁上设有MicroUSB母座,所述保护壳的下部设有Lightning母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保护壳的外侧壁上设有与iphone手机的外露键相对应的凸起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插柱呈圆台状。本技术,使用时将iphone手机放入收容槽内,当需要充电时,用户只需要将外置电源靠近保护壳就会自动吸附,无需专门的接插头手动插拔,当不需要充电时可取下外置电池减少重量,使用方便;通过音频转换器,客户能够继续使用之前类型的耳机,不再受iphone手机只能使用本机自带的耳机的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保护壳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置电池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保护壳的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外置电池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的说明。如图3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磁吸背夹,包括保护壳10和活动设置在保护壳10的背面的外置电池20,保护壳10设有与iphone手机适配的收容槽60,保护壳10设有安装部30和第一磁体80。如图3所示,安装部30设置在保护壳10的下部,安装部30的内部设有音频转换器,安装部30的上部设有Lightning插头31即苹果手机数据线插头,音频转换器的输入端与Lightning插头31电气连接,音频转换器的输出端设置在安装部30的底面,并且为3.5mm的耳机插座。保护壳10的下部设有第二插孔11,耳机插座设置在第二插孔11内。如图2、图5和图6所示,第一磁体80设置在保护壳10内,外置电池20内设有与第一磁体80位置对应的并与第一磁体80相吸的第二磁体90,保护壳10和外置电池20通过磁力吸附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保护壳10上设有凹槽40,凹槽40内设有第一插孔41,第一插孔4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凹槽40的两端,外置电池20上设有与第一插孔41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柱23。通过第一插孔41和插柱23的配合限制外置电池20的自由度,同时使第一磁体80和第二磁体90的连接位置准确,增大了吸附力,防止脱落。同时插柱23呈圆台状,插柱23的插入端的尺寸小于第一插孔41的直径,便于插入。两第一插孔41之间设有排母42,两插柱23之间设有与排母42位置相对应的排针24。排针24可收缩,不易损坏,同时排母42的表面可装有绝缘板,当排针24插入时排针24推动绝缘板打开,排针24拔出时,绝缘板自动弹回,保持连接点不受破坏。第一磁体80由上至下可分为两对吸合磁体81和一对微型磁体82,微型磁体82的尺寸小于吸合磁体81的尺寸,并设置在第一插孔41的两侧。两对吸合磁体81使保护壳10与外置电池20之间连接紧密,不易脱落;微型磁体82使排针24和排母42接触紧密,保证充电线路连接稳定。外置电池20内设有控制模块,外置电池20的背面设有四个指示灯21,根据外置电池20剩余的电量,控制模块控制指示灯21的亮灭。当电量充满时,四个指示灯21均亮,随着电量的消耗,指示灯21逐一熄灭,当电量耗尽时,指示灯21均灭。外置电池20的背面设有开孔,开孔内设有电源开关50。外置电池20和保护壳10连接后,按动电源开关50,外置电池20对手机进行充电,当手机充满电时,再次按动电源开关50,停止充电。电源开关50设置在开孔内,防止无意间接触到,避免了电量不必要的浪费。外置电池20的侧壁上设有MicroUSB母座22即微型USB母座,当外置电池20的电量消耗一定量后,可通过MicroUSB母座22给外置电池20充电。保护壳10的下部设有Lightning母座12即手机快速充电接口,可通过Lightning母座12与Lightning插头31的配合,使手机在不拿出保护壳10的情况下进行充电,使用方便。保护壳10的外侧壁上设有与iphone手机的外露键相对应的凸起部70,使保护壳10与iphone手机适配,同时防止外露键的磨损。本技术,使用时将iphone手机放入收容槽内,当需要充电时,用户只需要将外置电源靠近保护壳就会自动吸附,无需专门的接插头手动插拔,当不需要充电时可取下外置电池减少重量,使用方便;通过音频转换器,客户能够继续使用之前类型的耳机,不再受iphone手机只能使用本机自带的耳机的限制。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磁吸背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吸背夹,包括保护壳和活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背面的外置电池,所述保护壳设有与iphone手机适配的收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设有: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下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设有音频转换器,所述安装部的上部设有Lightning插头,所述音频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Lightning插头电气连接,所述音频转换器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底面,并且为3.5mm的耳机插座;内置于所述保护壳中的第一磁体,所述外置电池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位置对应的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保护壳和所述外置电池通过磁力吸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背夹,包括保护壳和活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背面的外置电池,所述保护壳设有与iphone手机适配的收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设有:安装部,设置在所述保护壳的下部,所述安装部的内部设有音频转换器,所述安装部的上部设有Lightning插头,所述音频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Lightning插头电气连接,所述音频转换器的输出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的底面,并且为3.5mm的耳机插座;内置于所述保护壳中的第一磁体,所述外置电池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磁体位置对应的并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保护壳和所述外置电池通过磁力吸附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背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两端,所述外置电池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孔的位置一一对应的插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吸背夹,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第一插孔之间设有排母,两所述插柱之间设有与所述排母位置相对应的排针。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江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福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