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缆去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87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缆去皮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设置水平方向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设置竖直方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下端设置切割刀,下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第一电缆槽,第二支撑臂上设置上绞轮和下绞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绞轮和下绞轮分别对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进行自行分割剥离,有效解决了人员参与作业的问题,不仅不需要人工拉拽,而且也不需要对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的二次人工作业进行剥离,省时省力不伤手。

A new type of cable pee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电缆去皮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缆去皮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大力倡导之下,以煤炭和石油为原料的机械设备在逐渐被用电设备所代替,例如电动锅炉、电动汽车等,此类产品结构的变化无形之中造成对电力的需求量急速增加,所以电力相关的企业研制出各种高负荷、高电量传送设备以满足现状所需,其中架空输电线路搭配绝缘电缆的推广使用,有效避免了普通输电线路故障多、能量损耗大等问题,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但是绝缘电缆在接续过程中需要使用电缆切割、绝缘皮去除等一系列辅助工具。授权公告号CN205159943U公开一种电缆去皮机,包括支架和两个半圆板,支架由两块平行放置的竖板和一个横板组成,两块竖板的下端均与横板相连接,两块竖板之间形成工作间;两块横板均设置有螺孔,横板上还设置有穿过螺孔的连接杆,连接杆与螺孔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半圆板上设置有安装槽,连接杆伸入工作间的一端插入安装槽内并抵接着安装槽的底部,两个半圆板的中部均设置有呈半圆形的凹槽,两个凹槽拼接在一起时形成截面呈圆形的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通孔上设置有呈四棱锥形的刀具;授权公告号CN202487960U公开一种电缆绝缘去皮装置,包括呈环状的连接主体,所述的连接主体内具有定位口,在连接主体上设置有能够将电缆定位在定位口上的定位机构,在连接主体上还设置有去皮机构。上述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时,需要通过人工拉拽配合才能实现电缆绝缘皮的切割,并不能实现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的彻底分离,而且人工拉拽电缆导线会对作业人员的手部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电缆去皮装置,通过上绞轮和下绞轮分别对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进行自行分割剥离,有效解决了人员参与作业的问题,不仅不需要人工拉拽,而且也不需要对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的二次人工作业进行剥离,省时省力不伤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新型电缆去皮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水平方向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置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下端设置切割刀,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第一电缆槽,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置上绞轮和下绞轮。进一步的,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两个定位座,所述两个定位座位于第一电缆槽的两侧,每个定位座均设置内螺纹通孔,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靠近第一电缆槽的一端设置定位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板靠近第一电缆槽的端面设置第二电缆槽,所述第二电缆槽与第一电缆槽的延伸方向一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缆槽和第二电缆槽均为弧形。进一步的,所述上绞轮和下绞轮均设置把手。进一步的,所述上绞轮或下绞轮设置把手,所述上绞轮和下绞轮之间设置传动链或传动皮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置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上绞轮传动连接,所述上绞轮和下绞轮之间设置传动链或传动皮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在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其中,第一支撑臂上固定连接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上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第一螺杆下端设置切割刀,下支撑板的上端面开设第一电缆槽,第二支撑臂上设置上绞轮和下绞轮,为提高操作过程中的便捷性,上绞轮和下绞轮的端面可以设计为手动操作的把手;本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电缆端部的绝缘皮用刀具划开一端距离,使电缆导线呈半裸露状态,并将电缆导线的端部固定在上绞轮上,将绝缘皮的端部固定在下绞轮上,然后将带绝缘皮的电缆放在第一电缆槽内,转动第一螺杆使切割刀下行接触剥开后的电缆导线的外壁,同时通过转动上绞轮和下绞轮,带动整个电缆在第一电缆槽内滑动,此时切割刀对电缆绝缘皮持续切割,当所切割长度达到需要的长度后使用刀具对电缆绝缘皮进行切断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构通过上绞轮和下绞轮分别对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进行自行分割剥离,有效解决了人员直接参与作业的问题:不仅不需要人工拉拽,而且也不需要对电缆导线和电缆绝缘皮的二次人工作业进行剥离,省时省力不伤手。2.在下支撑板上设置两个定位座,两个定位座位于第一电缆槽的两侧,每个定位座均设置内螺纹通孔,内螺纹通孔内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第二螺杆靠近第一电缆槽的一端设置定位板,第二螺杆和定位板之间为活动连接,本结构设计通过在下支撑板上安装两个定位板,对电缆进一步限位,有效预防电缆移动过程中从第一电缆槽内跳出所引发切割位置跑偏的问题,增强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3.定位板靠近第一电缆槽的端面设置第二电缆槽,第二电缆槽与第一电缆槽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将第一电缆槽和第二电缆槽均为弧形,本结构在定位板上也开设第二电缆槽,使电缆被准确限位在第一电缆槽和第二电缆槽之间,进一步提高电缆定位的准确性。4.另外,在上绞轮或下绞轮其中一个结构上安装把手,并在上绞轮和下绞轮之间设置传动链或传动皮带,使用时,转动其中一个绞轮带动另一个绞轮,极大的节约了人力,一个人即可完成本装置的快捷操作;同样的,可以在第二支撑臂上安装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上绞轮传动连接,上绞轮和下绞轮之间设置传动链或传动皮带,通过电动机带动上绞轮和下绞轮转动,有效提高本技术的自动化性能,进一步的节约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底座,2-第一支撑臂,3-第二支撑臂,4-上支撑板,5-下支撑板,6-第一螺杆,7-六角螺母,8-切割刀,9-第一电缆槽,10-上绞轮,11-下绞轮,12-把手,13-定位座,14-第二螺杆,15-定位板,16-转动座,17-第二电缆槽,18-皮带轮,19-传动皮带,20-电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上端面设置第一支撑臂2和第二支撑臂3,第一支撑臂2通过螺栓固定水平方向的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上支撑板4开设竖直方向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一螺杆6,第一螺杆6的上端一体成型六角螺母7,第一螺杆6下端设置切割刀8,切割刀8为多棱锥结构,下支撑板5的上端面开设第一电缆槽9,第一电缆槽9为弧形且水平设置,第二支撑臂3上固定连接上绞轮10和下绞轮11,上绞轮10和下绞轮11的中轴线均与第一电缆槽9的延伸方向相垂直,上绞轮10的上端低于第一电缆槽9的下端,上绞轮10和下绞轮11均设置把手12。本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电缆端部的绝缘皮用刀具划开一端距离,使电缆导线呈半裸露状态,并将电缆导线的一端固定在上绞轮10上,将绝缘皮的一端固定在下绞轮11上,然后将带绝缘皮的电缆放在第一电缆槽9内,转动第一螺杆6使切割刀8下行接触剥开后的电缆导线的外壁,同时通过转动上绞轮10和下绞轮11,带动整个电缆在第一电缆槽9内滑动,此时切割刀8对电缆绝缘皮持续切割,达到需要的长度后使用刀具对电缆绝缘皮进行切断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结构通过上绞轮10和下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电缆去皮装置

【技术保护点】
新型电缆去皮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水平方向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置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下端设置切割刀,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第一电缆槽,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置上绞轮和下绞轮。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电缆去皮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设置水平方向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置竖直方向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下端设置切割刀,所述下支撑板的上端面设置第一电缆槽,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设置上绞轮和下绞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缆去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上设置两个定位座,所述两个定位座位于第一电缆槽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松翟建军黄涛张琳李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