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55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热泵,包括压缩腔体、减速电机、换热管、回气管、转动叶片、联动轴、内驱动磁盘、第一腔体,外驱动磁盘和第二腔体;所述压缩腔体分别与换热管、回气管相连通,所述回气管经过换热容器与换热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与回气管的内部具有换热介质;解决普通热水泵装置其制热出水温度仅能达到60℃,部分高温热泵装置也只能达到80℃左右的出水,对于90℃以上热泵主要面临排气温度高,系统效率低,回油不畅,的问题。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 including compression cavity, gear motor, heat pipe, air return pipe, rotating blades, axes, disk drive, and disk drive outside the first cavity, second cavity; the compression cavity respectively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and a return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return pipe after. Heat exchanger and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heat pipe has a heat transfer medium and internal return pipe; solve ordinary hot water pump device of the heating water temperature can only reach 60 degrees, part of high temperature heat pump device can only reach 80 degrees Celsius to 90 degrees above the water pump is facing high exhaust temperature system, low efficiency, poor oil return probl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温热泵
本技术涉及空气能加热装置,具体涉及高温热泵。
技术介绍
针对石油化工、食品烟草、电力工业、印染等行业中产生的大量较高温度工业废水,同时这些用户在生产工艺及生活中又有90℃以上的高温热水需求,可以利用超高温热泵技术实现在生产过程中,将内部的能源有效利用,但这类高温热泵的结构单一,在使用中易因压缩产生较高热量,热量随联动轴传输至驱动电机中,导致驱动电机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因高温热泵受到热量过高的影响,始终无法进一步提升其压缩机的压缩容量,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高温热泵的结构进行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热泵,解决热量过高,压缩机容量过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高温热泵,包括压缩腔体、传动电机、换热管、回气管、转动叶片、联动轴、内驱动磁盘、第一腔体,外驱动磁盘和第二腔体;所述压缩腔体分别与换热管、回气管相连通;所述压缩腔体内安装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内置的联动轴端部安装内驱动磁盘,所述内驱动磁盘置于第一腔体的内部,所述压缩腔体、联动轴也置于第一腔体的内部,传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安装外驱动磁盘,所述外驱动磁盘与内驱动磁盘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动电机安装在第二腔体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腔体底座与第二腔体之间安装有支撑杆体。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驱动磁盘与内驱动磁盘异级相对安装。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撑杆体通过底座安装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用于阻止内驱动磁盘与外驱动磁盘吸合。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回气管经过换热容器与换热管相连通,所述换热管与回气管的内部具有换热介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驱动磁盘与内驱动磁盘均是铁钴磁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如下效果:通过外驱动磁盘带动内驱动磁盘,在支撑杆体的支撑作用下,使内驱动磁盘与外驱动磁盘无法接触,正因为两者存在磁力,使得两者即便无法接触,仍然可带动彼此进行转动,因而当减速电机带动外驱动磁盘转动时,在内驱动磁盘与外驱动磁盘的磁力作用下,带动内驱动磁盘转动,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的传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温热泵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方案1图1示出了:高温热泵,包括压缩腔体5、传动电机52、换热管4、回气管6、转动叶片54、联动轴53、内驱动磁盘55、第一腔体56,外驱动磁盘57和第二腔体58;所述压缩腔体5分别与换热管4、回气管6相连通;所述压缩腔体51内安装转动叶片54,所述转动叶片54内置的联动轴53端部安装内驱动磁盘55,所述内驱动磁盘55置于第一腔体56的内部,所述压缩腔体5、联动轴53也置于第一腔体56的内部,传动电机52的输出轴端部安装外驱动磁盘57,所述外驱动磁盘57与内驱动磁盘55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动电机52安装在第二腔体58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腔体56与第二腔体58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腔体56底座与第二腔体58之间安装有支撑杆体59。所述外驱动磁盘57与内驱动磁盘55异极相对的安装。所述支撑杆体59通过底座安装在第一腔体56与第二腔体58之间,用于阻止内驱动磁盘55与外驱动磁盘57吸合。本实施方案,压缩腔体将气体压缩,压缩腔体连接换热管和回气管,气体经过换热管和回气管,通过液体的换热介质将其制冷,同时由于内驱动磁盘与外驱动磁盘的位置相对应,两者之间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在支撑杆体的支撑作用下,使内驱动磁盘与外驱动磁盘无法接触,正因为两者存在磁力,使得两者即便无法接触,仍然可带动彼此进行转动,因而当减速电机带动外驱动磁盘转动时,在内驱动磁盘与外驱动磁盘的磁力作用下,带动内驱动磁盘转动,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的传动,减速电机安装在第二腔体的内部,并使前述的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具有间隙,再在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之间再安装有支撑杆体,用于由减速电机通过外驱动磁盘带动内驱动磁盘转动,从而通过联动轴带动转动叶片在压缩腔体的内部转动。实施方案2在实施案例1的基础上,所述回气管6经过换热容器与换热管4相连通,所述换热管4与回气管6的内部具有换热介质。所述外驱动磁盘57与内驱动磁盘55均是铁钴磁铁。本实施方案更加详述了外驱动磁盘与内驱动磁盘的材料,外驱动磁盘和内驱动磁盘材质均为电磁铁,互相吸引,由于有支撑杆体防止了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吸合,实现了非接触传输。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高温热泵

【技术保护点】
高温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热泵和饮水机;所述高温热泵包括压缩腔体(5)、传动电机(52)、换热管(4)、回气管(6)、转动叶片(54)、联动轴(53)、内驱动磁盘(55)、第一腔体(56),外驱动磁盘(57)和第二腔体(58);所述压缩腔体(5)分别与换热管(4)、回气管(6)相连通;所述压缩腔体(5)内安装转动叶片(54),所述转动叶片(54)内置的联动轴(53)端部安装内驱动磁盘(55),所述内驱动磁盘(55)置于第一腔体(56)的内部,所述压缩腔体(5)、联动轴(53)也置于第一腔体(56)的内部,传动电机(52)的输出轴端部安装外驱动磁盘(57),所述外驱动磁盘(57)与内驱动磁盘(55)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动电机(52)安装在第二腔体(58)的内部,所述的第一腔体(56)与第二腔体(58)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腔体(56)底座与第二腔体(58)之间安装有支撑杆体(59)。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温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热泵和饮水机;所述高温热泵包括压缩腔体(5)、传动电机(52)、换热管(4)、回气管(6)、转动叶片(54)、联动轴(53)、内驱动磁盘(55)、第一腔体(56),外驱动磁盘(57)和第二腔体(58);所述压缩腔体(5)分别与换热管(4)、回气管(6)相连通;所述压缩腔体(5)内安装转动叶片(54),所述转动叶片(54)内置的联动轴(53)端部安装内驱动磁盘(55),所述内驱动磁盘(55)置于第一腔体(56)的内部,所述压缩腔体(5)、联动轴(53)也置于第一腔体(56)的内部,传动电机(52)的输出轴端部安装外驱动磁盘(57),所述外驱动磁盘(57)与内驱动磁盘(55)的位置相互对应;所述传动电机(52)安装在第二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熙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