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740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该预载阀片包括:一锥形支撑片和一扁平支撑片;锥形支撑片形成为从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向锥形支撑片的另一端逐渐收敛的筒形结构;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固接于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该减震器采用了该预载阀片,以对其阀片堆施加一预载力。该预载阀片在减震器中可以对阀片堆施加既定的预载力,这样可以使得减震器呈现单一的递增或递减的特性。使用该预载阀片的减震器可以实现单一的递增或递减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Absorber)是当今汽车的底盘悬挂系统中的重要配件。减震器主要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吸震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减震器太软,车身就会上下跳跃,降低汽车的可操纵性,反之,如果减震器太硬就会带来太大的阻力,妨碍弹簧正常工作,从而降低乘客乘坐的舒适性。现有的减震器一般采用在活塞阀中设置活塞弹簧的方式对吸震弹簧的震动进行调节。现有的减震器一般包括:活塞阀、底阀、活塞杆和缸筒。底阀固设于缸筒内,活塞阀可往复移动地设于缸筒内。活塞杆插设于所述活塞阀中。活塞阀包括阀本体、阀片堆和活塞弹簧。阀片堆覆盖于阀本体中的流体通道的端口,活塞杆通过螺合于其一端的螺母将阀片堆和阀本体压靠在一起,活塞弹簧套设于活塞杆并位于该螺母和阀本体之间,从而使得阀片堆和阀本体之间具有一预设的弹性力。但是,当活塞杆开始移动时,随着活塞杆的速度的变化,活塞弹簧施加于阀片堆和阀本体之间的弹性力也会发生变化。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显示,这种调节方式形成的活塞阀的力(流体形成的对活塞阀的阻尼力)-速度(活塞阀的往复速度)特性曲线的斜率会根据活塞阀的速度范围而变化,如图1所示,在低速范围时,斜率呈递增趋势,在中速范围时,斜率呈线性趋势,在高速范围时,斜率呈递减趋势。这样的减震器无法对应客户的不同需求,比如,若客户较为注重的是可操纵性,优选使得斜率整体呈递增变化,若客户较为注重舒适性,优选使得斜率整体呈递减变化,若客户并不追逐某一方面的性能,优选使得斜率整体呈线性变化,这样可以平衡可操纵性和舒适性,并且乘客感受到的震动比较稳定。本技术致力于使得减震器在整体上呈现单一的特性:递增或递减,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减震器无法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特性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得减震器在整体上呈现一种特性的预载阀片以及包含其的减震器。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预载阀片,其包括:一锥形支撑片和一扁平支撑片;锥形支撑片形成为从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向锥形支撑片的另一端逐渐收敛的筒形结构;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固接于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优选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焊接于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优选地,扁平支撑片嵌入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中。优选地,扁平支撑片为中心设有通孔的片状结构。优选地,锥形支撑片由低碳钢制成。一种减震器,其包括:一缸筒;一底阀,底阀固设于缸筒内;一活塞阀,活塞阀可往复移动地设于缸筒内;其中,活塞阀包括:一阀本体,阀本体中设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连通底阀和活塞阀之间的第一腔室以及底阀和活塞阀之外的第二腔室;一阀片堆,阀片堆覆盖于流体通道的端口;和如上所述的预载阀片,预载阀片抵接于阀片堆并对阀片堆施加一预载力。优选地,预载阀片设置于阀片堆和阀本体之间。优选地,预载阀片相对于阀片堆设置于阀本体的相反侧。优选地,阀片堆包括多个相互叠放的弹簧阀片。优选地,减震器还包括活塞杆,活塞杆固设于活塞阀中并插入阀本体、阀片堆和预载阀片中。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预载阀片在减震器中可以对阀片堆施加既定的预载力,这样可以使得减震器呈现单一的递增或递减的特性。使用该预载阀片的减震器可以实现单一的递增或递减的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减震器的力-速度曲线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下的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下的活塞阀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下的活塞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下的活塞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下的预载阀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减震器10缸筒20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活塞阀30阀本体31第一流体通道311缝隙312第二流体通道313阀片堆32盖片33第一环形部331第二环形部332间隙部333预载阀片34锥形支撑片341扁平支撑片342活塞杆40底阀50阀片堆32’阀本体33’预载阀片34’碟式阀片35’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将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说明书附图中,具有类似结构或功能的元件将用相同的元件符号表示。可以理解地,附图只是为了便于说明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并不是要对本技术进行穷尽性的说明,也不是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图2示意了本实施例的减震器的大致结构。参见图2,减震器10包括:缸筒20、活塞阀30、活塞杆40和底阀50。底阀50固设于缸筒20中而活塞阀30可往复移动地设置于缸筒20中。活塞杆40固设于活塞阀30。当装配有减震器10的车辆驶过颠簸的路面时,车辆会产生较大的震动,该震动被吸震弹簧吸收,然后吸震弹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活塞杆40,活塞杆40带动活塞阀30在缸筒20中往复运动。缸筒20中一般填充有加压氮、液压油等流体。活塞阀30设有只允许流体单向流通的第一流体通道311和允许流体双向流通的第二流体通道313,当活塞阀30向上运动时,迫使流体从第一流体通道311中流入,流体对活塞阀30施加阻尼力,通过控制流体从第一流体通道311中流入的流量,可以控制该阻尼力。图3和4示意了活塞阀30的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活塞阀30包括:阀本体31、阀片堆32、盖片33和预载阀片34等。活塞杆40穿入阀本体31、阀片堆32、预载阀片34和盖片33中心的孔并通过螺母固定于活塞阀30。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阀本体31中设有一条第一流体通道311和一条第二流体通道313。当然,根据不同类型的减震器10,阀本体31中的第一流体通道311和第二流体通道313的数量是可以改变的。第一流体通道311连通底阀50和活塞阀30之间的第一腔室21以及底阀50和活塞阀30之外的第二腔室22(参见图2)。图3中未示意出第二流体通道313。第二流体通道313也连通底阀50和活塞阀30之间的第一腔室21以及底阀50和活塞阀30之外的第二腔室22(参见图2)。并且第二流体通道313的两个端口均不闭合。可选择地,第二流体通道313也可以是活塞杆40与活塞阀30之间形成的间隙,该间隙允许流体自由进出。如图4所示,盖片33设于阀片堆32和阀本体31之间,并覆盖于阀本体31的上下两侧,对阀片堆32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盖片33包括第一环形部331和连接于第一环形部331外周侧的第二环形部332,第一环形部331和第二环形部332之间形成间隙部333,第一流体通道311的端口正对间隙部333,阀片堆32覆盖于间隙部333,从而覆盖第一流体通道311的端口。阀片堆32相对于盖片33设于阀本体31的相反侧,阀片堆32覆盖于盖片33的间隙部333,从而覆盖第一流体通道311的下端口。预载阀片34设于盖片33和阀片堆32之间,用于对阀片堆32施加一既定的预载力。参见图2,当活塞阀30向上运动时,流体从第一流体通道311的上端口流入并挤压下方的阀片堆32,当阀片堆32的上下压力差到达一预定值时,预载阀片34顶开阀片堆32,瞬间释放下端口,从而实现减震器的递减特性。以下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预载阀片及包含其的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载阀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锥形支撑片和一扁平支撑片;所述锥形支撑片形成为从所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向所述锥形支撑片的另一端逐渐收敛的筒形结构;所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固接于所述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载阀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锥形支撑片和一扁平支撑片;所述锥形支撑片形成为从所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向所述锥形支撑片的另一端逐渐收敛的筒形结构;所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固接于所述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载阀片,其中,所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边缘焊接于所述扁平支撑片的外周边缘。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载阀片,其中,所述扁平支撑片嵌入所述锥形支撑片的一端开口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载阀片,其中,所述扁平支撑片为中心设有通孔的片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载阀片,其中,所述锥形支撑片由低碳钢制成。6.一种减震器,其包括:一缸筒;一底阀,所述底阀固设于所述缸筒内;和一活塞阀,所述活塞阀可往复移动地设于所述缸筒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