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72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布线槽,连接块和盖板,布线槽左右两侧开有“T”型凹槽,前后两端设置有用于布线槽之间的配合拼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布线槽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屏蔽电磁干扰和抗静电的防干扰涂层,连接块固定连接两个布线槽,盖板安装在布线槽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布线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布线槽的数量,方便安装,有充足的位置用于布线,方便了扩容、整改和更换,每个或多个布线槽内放置一种线路,便利了不同线缆的安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布线槽外表面防干扰涂层及导电性良好的金属盖板和连接块的设置,使线路不受外界电场影响,也能减小不同通信线路之间的干扰,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

An anti-interference wiring groov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布线槽
,具体为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2919629提供的一种电信新型多层布线槽,其核心技术如下,设有至少两层分线槽,两两分线槽间相互平行,对线缆分类布设,一种线缆对应放入一个分线槽中,分线槽具有不同的规格,分别与相应的线缆相适配,两两分线槽之间通过支撑架相间隔,这种布线方式更加整洁,方便操作、维护和扩容,线缆层次清晰,布线的工作很条理降低了电源线与信号线之间的干扰,提高了信号的质量。很多时候在综合布线过程中没有考虑未来的升级性,布线槽数量很有限,虽然在结构化布线时一般会事先多留出布线槽,但是社会发展非常迅速,预留的布线槽也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两两分线槽间通过支撑架相互平行间隔开,信号线缆和电源线相互间隔,但是并不能很大程度的减小或消除电源线与信号线之间的干扰,还是会对信号产生干扰。电磁干扰也会对综合布线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在综合布线中网线走的是电信号,而大功率用电器附近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又会对附近的网线起作用,生成新的电场,会出现信号减弱或丢失的情况,因此需要减小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但是并不能避开所有的干扰源。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可以随时增加或减少布线槽的数量,方便扩容和整改,同时防干扰涂层的设置,大大的减小电磁干扰和线缆之间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布线槽,其左右两侧开有“T”型凹槽,前后两端设置有用于布线槽之间的配合拼接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布线槽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防干扰涂层;连接块,其安装在两个布线槽的“T”型凹槽内,固定连接两个布线槽;盖板,其安装在布线槽上,由上盖板和下盖板组成。优选的,所述防干扰涂层采用铜箔、铝箔、银箔、电磁波屏蔽涂料或金属涂层材料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和上盖板采用铝合金材质材料、铁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作,与布线槽形成空心导体。优选的,所述布线槽接地。一种防干扰布线槽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对PVC材料或橡胶材料进行加工,加工线槽、“T”型凹槽、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得到布线槽,以及加工出下盖板;第二步,对铝合金材质材料、铁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加工,加工出连接块和上盖板;第三步,在布线槽表面安装一层镀锡铜箔或喷涂一层防电磁干扰涂层胶;第四步,将下盖板安装在上盖板的指定位置得到盖板;第五步,安装布线槽、连接块和盖板。优选的,加工形成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为过渡配合,所述“T”型凹槽和连接块之间为过渡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布线槽上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配合,方便安装,布线槽与布线槽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布线槽的数量,有充足的位置用于布线,方便了扩容、整改和更换,两两布线槽间平行设置,每个或多个布线槽内放置一种线路,可对不同系统的通信线路进行分类,方便操作和维护,便利了不同线缆的安装,本专利技术通过布线槽外表面防干扰涂层及导电性良好的金属盖板和连接块的设置,使布线槽构成了一个空心导体,能产生静电屏蔽,使线路不受外界电场影响,也能减小不同通信线路之间的干扰,同时,导电的金属能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吸收和抵消等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电磁辐射的危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块结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布线槽与连接块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布线槽与布线槽安装示意图。图中:1布线槽、11“T”型凹槽、12第一固定部、13第二固定部、14防干扰涂层、2连接块、3盖板、31上盖板、32下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布线槽1、连接块2和盖板3。如说明书附图1-4所示,布线槽1中间开有线槽用于布线,左右两侧开有“T”型凹槽11,前后两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相互隔且布线槽1前后两端的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位置相反,布线槽1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防干扰涂层14,防干扰涂层14采用镀锡铜箔,镀锡铜箔通过导电胶胶接在布线槽1外表面,增强导电性。如说明书附图5和图6所示,连接块2安装在两个布线槽1的“T”型凹槽11内,“T”型凹槽和连接块之间为过渡配合,固定连接两个布线槽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布线槽的数量,使其有充足的位置用于布线并且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方便了扩容、整改和更换,如果不同通信线路的线安装在同一布线槽内,不同类型的线缆混杂在一起,会造成布线的困难,维护的不便。两两布线槽间平行设置,每个或多个布线槽内放置一种线路,可对不同系统的通信线路进行分类,方便操作和维护,便利了不同线缆的安装,不会造成多个线路布置在一个布线槽内的紊乱,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布线槽1之间通过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配合拼接,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之间为过渡配合,方便安装布线槽1,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线路,同时连接块2、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的双重设置可以让布线槽1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盖板3,盖板3由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组成。上盖板31和连接块2由铁质材料制作,下盖板32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由PVC材料制成,下盖板32的宽度小于等于布线槽1的线槽宽,将下盖板32安装在上盖板31的特定位置得到盖板3,即可安装在布线槽1上。布线槽1的防干扰涂层14、上盖板31与连接块2的导电性都良好,三者形成一个空心导体,下盖板32与布线槽1内部为PVC塑料是绝缘体,在线路外有外电场时,能产生静电屏蔽的现象,使线路不受外界电场的影响,同时也能减小或消除不同线路之间的干扰,如电源线对于信号线的干扰较大。同时,金属能对电磁波反射、吸收、传导和衰减,能够起到屏蔽电磁波干扰的作用,布线槽1接地,也可以屏蔽电磁干扰,经过干扰源附近,可在布线槽1两侧安装细金属网,增强防电磁干扰的能力。上述防干扰布线槽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PVC材料浇注进模具,加入增塑剂和填料,制成硬质的带线槽、“T”型凹槽11、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的布线槽1以及下盖板32;第二步,对铁质材料铸造加工,将熔融的铁质材料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线槽(1),其左右两侧开有“T”型凹槽(11),前后两端设置有用于布线槽(1)之间的配合拼接的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所述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布线槽(1)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防干扰涂层(14);连接块(2),其安装在两个布线槽(1)的“T”型凹槽(11)内,固定连接两个布线槽(1);盖板(3),其安装在布线槽(1)上,由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线槽(1),其左右两侧开有“T”型凹槽(11),前后两端设置有用于布线槽(1)之间的配合拼接的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所述第一固定部(12)和第二固定部(13)形状大小相同,所述布线槽(1)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屏蔽电磁干扰的防干扰涂层(14);连接块(2),其安装在两个布线槽(1)的“T”型凹槽(11)内,固定连接两个布线槽(1);盖板(3),其安装在布线槽(1)上,由上盖板(31)和下盖板(32)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扰涂层(14)采用铜箔、铝箔、银箔、电磁波屏蔽涂料或金属涂层材料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布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和上盖板(3)采用铝合金材质材料、铁质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作,与布线槽(1)形成空心导体。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化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永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