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6017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向移动体供电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移动体的空气阻力,减少移动体运行中的振动、噪音。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移动体上的受电装置具有:底座,其固定在移动体上;线圈保持部,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一对线圈,其设置成夹住线圈保持部;以及磁性体,其设置在一对线圈与底座之间,从上面观察时底座与线圈保持构件形成T字形状,在线圈保持部的端部具有向远离移动体的方向呈前端较细的整流构造。

Elevator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vator system, which has a structure capable of supplying power to the mobile body in a non-contact way, and can reduce the air resistance of the mobile body, and reduce the vibration and noise in the running of the mobile body. Lift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mbodiment, arranged on the moving body. The electric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which is fixed on the moving body; the coil holding portion,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base; a pair of coils, the clamp coil holding portion; and the magnetic body, whic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 pair of coils and the base, forming a T shape from the base and the coil holding member observed above, the coil ends with a keep thin front end rectification structure away from the direction of mov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建筑的超高层化,安装在建筑内的电梯的也需要长行程化。一般电梯会通过从轿厢上吊下的被称为尾绳的供电线,向轿厢内的设备供电。随着电梯的长行程化,尾绳也会变长,因此尾绳的质量会增大,超过某一长度后,可能会无法承受自重。因此,在长行程的电梯中,人们期望采用没有尾绳的结构。作为向轿厢内设备供电时不使用尾绳的供电方法,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技术。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移动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移动体;导轨,其引导该移动体的运行;供电部,其安装在建筑物侧;供电单元,其与建筑物的电源连接,并向供电部供电;受电部,其安装在移动体上,并通过供电部接受电力;以及受电机构,其安装在移动体上,通过受电部接受电力,并且将供电部安装在导轨、将一部分安装在由导轨支撑的构件或支撑导轨的导轨支架上。其公开了一种系统,在上述结构中,当电梯的轿厢静止在楼层时,建筑物侧的供电部与移动体(轿厢)侧的受电部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并通过磁耦合向设置在移动体上的电池供电,在电池中存储电力,并将存储在电池中的电力供给至移动体内的设备。根据专利文献1的结构,通过使构成磁路的磁性体具有2个空隙部,提高水平方向上的错位抗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2/09877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随着上述电梯的超高层化以及长行程化,会要求电梯实现高速化,但随着电梯的高速化,轿厢中产生的噪音(风噪音)以及振动也会增加。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移动体系统未针对降低在轿厢上产生的噪音以及振动的措施进行过任何研究。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能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向移动体供电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移动体的空气阻力,减少移动体运行中的振动和噪音。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移动体上的受电装置具有:底座,其固定在移动体上;线圈保持部,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一对线圈,其设置成夹住线圈保持部;以及磁性体,其设置在一对线圈与底座之间,在从上面观察时底座与线圈保持构件形成T字形状,在线圈保持部的端部具有向远离移动体的方向呈前端较细的整流构造。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移动体上的受电装置具有:底座,其固定在移动体上;线圈保持部,其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一对线圈,其设置成夹住线圈保持部;以及磁性体,其设置在一对线圈与底座之间,在从上面观察时底座与线圈保持构件形成T字形状,在移动体的升降方向上的端部设有向远离移动体的方向呈前端较细的整流罩。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结构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向移动体供电的结构,并且能够降低移动体的空气阻力,减少移动体运行中的振动、噪音。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及效果可根据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系统所涉及的供电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受电装置的部分构成(受电部)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构成实施例2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图9是构成实施例3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4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侧面图。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例5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侧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例。另外,对于各图中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或结构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实施例1】图1是示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另外,图1和图2所示的配置仅为一例,可以在不损害电梯的功能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配置。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1a具有:移动体4,其在井道45中进行升降;配重40,其与移动体4一同升降;以及钢丝绳44,其一端连接至移动体4,另一端连接至配重40。移动体4上设有用来让乘客上下电梯的门43。本实施例中,示出了运输乘客的轿厢作为移动体4,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仅运输货物的货梯。移动体4由导轨4a、4b引导,向附图的上下方向进行升降。限速器41是当移动体4的升降速度超过规定值时,使移动体4停止的安全装置。位置检测装置42用来检测移动体4在井道45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受电装置200设置在移动体4上,并在井道45中设置着用来向受电装置200进行非接触供电的供电装置100。通过供电电路10,向供电装置100供电。在移动体4的上部,具有:控制部5,其对轿厢设备(电梯设备(门等))进行控制并实施供电等;蓄电装置(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电容器等)7,其预先存储电力;以及受电电路6,其将来自外部的电力供给至蓄电装置7。控制部5通过位置检测装置42获得移动体4到达安装着供电装置100的供电楼层的信息,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传送至安装在轿厢外的电梯控制装置(未图示),对门43的开闭进行控制。此时,控制部5确认蓄电装置7的电池余量,如果需要充电则接通供电电路10,并通过供电装置100向受电装置200供电。供给至受电装置200的电力通过受电电路6供给至蓄电装置7。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供电装置100从上面观察时呈U字形状(以下也称为“U字型供电装置”。)。另一方面,受电装置200从上面观察时呈T字形状(以下也称为“T字型受电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套该U字型供电装置和T字型受电装置,构成非接触供电装置。以下详细说明供电装置100和受电装置200的结构。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梯系统所涉及的供电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供电装置100具有:底座120,其固定在井道45中;一对线圈保持部121、122,其以隔开规定间隔垂直固定在底座120上;线圈101、102,其设置在一对线圈保持部121、122的各自内侧;以及磁性体110,其设置在线圈101、102与线圈保持部121、122之间。供电装置100通过底座120与一对线圈保持部121、122,在从上面观察时呈U字形状。底座120固定在井道45内的壁面或梁上。线圈101、102通过将多个卷着铜等良导体的导线的线圈卷绕成漩涡状或螺旋状而形成,并利用供电电路10施加高频电。各线圈的卷绕直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磁性体110例如为铁素体,可对于从供电装置100的线圈101、102流向下述受电装置200线圈的磁通流动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可起到防止磁通泄漏至供电装置100和受电装置200的外部,从而对其他设备造成影响的作用。接着说明受电装置,在说明受电装置整体结构前,首先说明构成受电装置的受电部230的结构。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构成实施例1所涉及的电梯系统的受电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如图5和图6所示,受电装置230具有:底座220,其固定在移动体4上;线圈保持部221,其垂直固定在底座220上;一对线圈201、202,其设置成夹住线圈保持部221;以及磁性体210,其设置在一对线圈201、202与底座220之间,从上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移动体,其在井道中进行升降;配重,其与所述移动体一同升降;以及钢丝绳,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移动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配重,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电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井道中;以及受电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移动体上,所述供电装置具有不与所述受电装置接触即可向所述受电装置供电的结构,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底座,其固定在所述移动体上;线圈保持部,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对线圈,其设置成夹住所述线圈保持部;以及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与所述底座之间,从上面观察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线圈保持部呈T字形状,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端部设置有整流构造,其具有向远离所述移动体的方向呈前端较细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5 JP 2016-1547141.一种电梯系统,其具有:移动体,其在井道中进行升降;配重,其与所述移动体一同升降;以及钢丝绳,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移动体,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配重,其特征在于,具有:供电装置,其设置在所述井道中;以及受电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移动体上,所述供电装置具有不与所述受电装置接触即可向所述受电装置供电的结构,所述受电装置具有:底座,其固定在所述移动体上;线圈保持部,其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一对线圈,其设置成夹住所述线圈保持部;以及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与所述底座之间,从上面观察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线圈保持部呈T字形状,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端部设置有整流构造,其具有向远离所述移动体的方向呈前端较细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构造由整流构件构成,该整流构件设置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上端,从所述上端向所述移动体的上升方向呈前端较细并且突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构造由设置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上端并且从所述上端向所述移动体的上升方向呈前端较细并且突出的整流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下端并且从所述下端向所述移动体的下降方向呈前端较细并且突出的整流构件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构造由所述线圈保持部的端部构成,所述端部具有向远离所述移动体的方向呈前端较细的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具有:底座,其固定在所述井道中;一对线圈保持部,其隔开规定间隔垂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线圈,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保持部的各自内侧;以及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线圈与所述线圈保持部之间,在所述移动体停止时,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一对线圈以非接触的方式收纳在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一对线圈保持部之间,所述供电装置的线圈与所述受电装置的线圈相对,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正明森和久大沼直人松本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