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01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罐,其包括圆柱型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通过锥体腔分隔为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底部还设有集液室,且所述第二分离室通过所述锥体腔的内腔与所述集液室连通,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排液口设于所述集液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分离室内设有旋流换向管,所述旋流换向管的顶部设有丝网捕沫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气液分离效果好。

Gas-liquid separ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as-liquid separation tank, comprising a cylindrical tank, the tank body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separation chamber and second separation chamber through the cone cavity, the upper part of the second separa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separation chamber, and the first separation chamber through the separation chamber communicated with Guan Liantong second first, the separation chamb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iquid collecting chamber, and connected the second separation chamber through an inner chamber of the cone cavity and the liquid collecting chamber, air inlet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separation chamber, the top of the air outlet second is arranged in the separation chamber, the liquid discharge port is arranged on the set the liquid chamber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separation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reversing pipe of the cyclone, top of the cyclone revers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wire demister.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and the separation effect of gas and liquid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分离罐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罐。
技术介绍
气液分离罐用于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的回收或气相净化。现有的气液分离罐直接采用旋流换向管进行气液分离,分离效果较差,凝液的回收或气相净化不彻底,回收效益低,且不利于生产质量的掌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分离效果好的气液分离罐。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气液分离罐1包括圆柱型的罐体,所述罐体内通过锥体腔分隔为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底部还设有集液室,且所述第二分离室通过所述锥体腔的内腔与所述集液室连通,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排液口设于所述集液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分离室内设有旋流换向管,所述旋流换向管的顶部设有丝网捕沫器。在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沿所述罐体的切线方向进入所述第一分离室。在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离室与集液室通过漏斗型的隔板分隔开。在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排液口上设有集液过滤器。在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旋流换向管的底部延伸入所述锥体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气液分离效果好,介质沿罐体的切线方向进入,在所述第一分离室内沿所述锥体腔螺旋下行,进行初步的重力离心分离,然后通过所述连通管进入所述第二分离室,通过所述旋流换向管再一次进行重力离心分离,保证了分离效果;二、所述旋流换向管的顶部设有的所述丝网捕沫器提高了气相的净化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述气液分离罐1包括圆柱型的罐体11,所述罐体11内通过锥体腔12分隔为第一分离室111和第二分离室112,所述第二分离室112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111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分离室111的一侧通过连通管13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112,所述第一分离室111的底部还设有集液室113,且所述第二分离室112通过所述锥体腔12的内腔与所述集液室113连通,进气口114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111的一侧,出气口115设于所述第二分离室112的顶部,排液口116设于所述集液室113的底部,所述第二分离室112内设有旋流换向管14,所述旋流换向管14的顶部设有丝网捕沫器15。优选地,所述进气口114沿所述罐体11的切线方向进入所述第一分离室111,使气体形成旋流,形成离心力,并沿所述锥体腔12下行,提高分离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分离室111与集液室113通过漏斗型的隔板分隔开。优选地,所述排液口116上设有集液过滤器16,用于对排出分离液的进行过滤。优选地,所述旋流换向管14的底部延伸入所述锥体腔12内,延长了旋流换向管的长度,使分离更彻底。本技术提供的气液分离罐1的有益效果是:一、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气液分离效果好,介质沿罐体11的切线方向进入,在所述第一分离室111内沿所述锥体腔12螺旋下行,进行初步的重力离心分离,然后通过所述连通管13进入所述第二分离室112,通过所述旋流换向管14再一次进行重力离心分离,保证了分离效果;二、所述旋流换向管14的顶部设有的所述丝网捕沫器15提高了气相的净化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气液分离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罐,包括圆柱型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通过锥体腔分隔为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底部还设有集液室,且所述第二分离室通过所述锥体腔的内腔与所述集液室连通,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排液口设于所述集液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分离室内设有旋流换向管,所述旋流换向管的顶部设有丝网捕沫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罐,包括圆柱型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通过锥体腔分隔为第一分离室和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二分离室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通过连通管连通所述第二分离室,所述第一分离室的底部还设有集液室,且所述第二分离室通过所述锥体腔的内腔与所述集液室连通,进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分离室的一侧,出气口设于所述第二分离室的顶部,排液口设于所述集液室的底部,所述第二分离室内设有旋流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果宋登攀丁超凡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聚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