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5907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负压装置、第一段负压连接管、负压吸引瓶、第二段负压连接管、吸引连接管、吸引头,负压吸引瓶的底部设置有一倾斜的底板,在负压吸引瓶的瓶底、倾斜的底板的最低端设置有引流口,在引流口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引流接头,引流接头的下端连接一段引流管,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连通和关闭的止水夹;引流管的下端连接于集液瓶,集液瓶的瓶盖上设置有集液口,则引流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集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负压吸引瓶进行结构改进,在负压吸引瓶的底部增设引流口,从该引流口将蓄积在负压吸引瓶中的血水等及时导出至外部,避免需要暂停手术以更换负压吸引瓶的情况。

An uninterrupted drainage medical negative pressure su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装置,用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及时清理体内的血水、烟雾(手术烟雾)等其他不利于手术的物质,清理出的血水等收集在负压吸引瓶中,集满后再进行处理。然而在实践中,对于大型手术或者血水量较大的手术,单个负压吸引瓶的容量不能满足手术要求,当负压吸引瓶内的血水集满后,必须暂停手术进行负压吸引瓶的更换,阻碍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会给手术病人造成危害,能够在不暂停手术的前提下完成负压吸引瓶的更换,是手术用负压吸引装置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常用的负压吸引装置只连接一个吸引头,完成一种物质的清理,为此,医护人员就利用软性橡胶管、空针管对吸引连接管进行改进,将一路管分为二路管,从而能够同时清理两种物质。尤其,腔镜手术烟雾大,必须采用二路吸引,才能同时清理血水和烟雾。但是,这种简易的改进存在漏气或者连接不牢靠的问题,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手术用负压吸引装置无法在不暂停手术的前提下完成负压吸引瓶的更换的缺陷,专利技术了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该负压吸引装置主要对负压吸引瓶进行了结构改进和优化,在负压吸引瓶的底部增设引流口,从该引流口将蓄积在负压吸引瓶中的血水等及时导出至外部,从而避免了需要暂停手术来更换负压吸引瓶的情况。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负压装置、第一段负压连接管、负压吸引瓶、第二段负压连接管、吸引连接管、吸引头,其中,第一段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瓶盖上的吸引口A,第二段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瓶盖上的吸引口B,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瓶由一支架支撑,则负压吸引瓶的离地高度大于负压吸引瓶的高度;所述负压吸引瓶的底部设置有一倾斜的底板,并且在负压吸引瓶的瓶底、倾斜的底板的最低端设置有引流口,在引流口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引流接头,引流接头的下端连接一段引流管,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连通和关闭的止水夹。所述引流管的下端连接于一集液瓶,集液瓶的瓶盖上设置有一集液口,则引流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该集液口。上述负压吸引瓶中,将底板设置成倾斜,有利于瓶内的液体流向引流口方向。手术过程中,当负压吸引瓶中的血水蓄积到一定容量后,通过调节止水夹,开启引流口、引流接头、引流管所组成的通道,将负压吸引瓶中的血水导出至外部的集液瓶。当第一个集液瓶集满后,先调节止水夹,关闭引流口、引流接头、引流管所组成的通道,断开引流管与集液瓶之间的连接,更换空的(或新的)集液瓶。作为优选,所述集液口设置成空心圆柱状,集液口垂直连接在集液瓶的瓶盖上、与集液瓶内部空间连通;则引流管的下端套接在集液口上,与集液口形成可拆卸套接。集液瓶上的集液口与引流管紧密套接配合,从而避免导流时血水溅出集液瓶而造成污染。作为优选,所述止水夹设置成弹性塑料材质的止水夹,包括止水夹主体,止水夹主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均设置有通孔,则分支管通过所述通孔上下贯穿止水夹,同时,在止水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凸起的夹头,则两夹头将分支管夹持在中间;所述止水夹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设置成一端开口,开口端设置有卡头,同时,在止水夹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定位该卡头的卡槽。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包括由若干竖直杆和水平圆环构成的圆柱形框架,其中,位于框架中部的圆环内设置有一组十字交叉的杆件,则负压吸引瓶由该圆环以及十字交叉的杆件支撑。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段负压连接管远离负压吸引瓶的一端,该端部设置有分路式吸引管接头;所述分路式吸引管接头包括中心基座,中心基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中心基座连通的分路接头,每一分路接头的外端可拆卸连接有端盖;所述吸引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分路接头,另一端连接吸引头。作为优选,所述分路式吸引管接头为Y型,包括空心管状的中心基座,中心基座的一端分叉连接两个空心管状的分路接头。作为优选,所述分路式吸引管接头包括空心圆柱台状的中心基座,中心基座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三个突出的空心管状的分路接头,分路接头沿着中心基座的半个圆周呈放射状均匀排布。由于采用了分路式吸引管接头,则同一条第二负压吸引管上能够同时连接多条吸引连接管以及吸引头,即在手术中,同一台负压吸引装置能够提供多个吸引头,多个医护人员可同时针对不同部位进行吸引清理。作为优选,所述每一分路接头的外端设置有端盖,分路接头的外侧面设置有内凹的卡槽,同时端盖的内侧面设置外凸的卡环,则端盖与分路接头为可拆卸卡合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每一分路接头的外端设置有端盖,分路接头的外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同时端盖的内侧面设置有内螺纹,则端盖与分路接头为可拆卸螺纹连接。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负压吸引装置,主要对负压吸引瓶进行了结构改进和优化,在负压吸引瓶的底部增设引流口,再配合引流接头、引流管以及控制管道连通和关闭的调节器,实现了在不间断手术的前提下将蓄积在负压吸引瓶中的血水等及时导出,保证手术过程的顺畅,避免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本技术将单一管路增设为二路、三路或者更多的管路,从而满足手术中血水、烟雾等多种不同物质的清理,为手术过程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止水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负压装置;2、第一段负压连接管;3、负压吸引瓶;31、底板;32、引流口;33、引流接头;34、引流管;35、集液瓶;36、集液口;4、第二段负压连接管;5、吸引连接管;6、吸引头;7、止水夹;71、止水夹主体;72、夹头;73、卡头;74、卡槽;8、分路式吸引管接头;81、分路接头;82、端盖;9、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镜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负压装置1、第一段负压连接管2、负压吸引瓶3、第二段负压连接管4、吸引连接管5、吸引头6;其中,负压装置1产生负压吸引力,第一段负压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于负压装置,另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3瓶盖上的吸引口A;第二段负压连接管4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3瓶盖上的吸引口B,另一端连接吸引连接管5。所述负压吸引瓶3由一支架9支撑,该支架9是由多根竖直杆和至少两个水平圆环连接构成的圆柱形框架,其中,位于框架中部的圆环内固定有一组十字交叉的杆件,则负压吸引瓶3由该圆环以及十字交叉的杆件支撑,并且负压吸引瓶3的离地高度大于负压吸引瓶或者集液瓶35,集液瓶35的高度或者容量不小于负压吸引瓶的高度或者容量,集液瓶35一般放置在负压吸引瓶3的下方或斜下方。如图2所示,所述负压吸引瓶3的底部设置有一倾斜的底板31,并且在负压吸引瓶3的瓶底、倾斜的底板31的最低端设置有引流口32,在引流口32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引流接头33,引流接头33的下端连接一段引流管34,引流管3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连通和关闭的止水夹35。所述引流管34的下端连接于一集液瓶35,集液瓶35的瓶盖上设置有一集液口36,集液口36设置成空心圆柱状,集液口36垂直连接在集液瓶35的瓶盖上、与集液瓶35内部空间连通,则引流,34的下端套接在集液口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负压装置(1)、第一段负压连接管(2)、负压吸引瓶(3)、第二段负压连接管(4)、吸引连接管(5)、吸引头(6),其中,第一段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瓶盖上的吸引口A,第二段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瓶盖上的吸引口B,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瓶由一支架(9)支撑,则负压吸引瓶的离地高度大于负压吸引瓶的高度;所述负压吸引瓶的底部设置有一倾斜的底板(31),并且在负压吸引瓶的瓶底、倾斜的底板的最低端设置有引流口(32),在引流口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引流接头(33),引流接头的下端连接一段引流管(34),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连通和关闭的止水夹(7);所述引流管的下端连接于一集液瓶(35),集液瓶的瓶盖上设置有一集液口(36),则引流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该集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负压装置(1)、第一段负压连接管(2)、负压吸引瓶(3)、第二段负压连接管(4)、吸引连接管(5)、吸引头(6),其中,第一段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瓶盖上的吸引口A,第二段负压连接管的一端连接于负压吸引瓶瓶盖上的吸引口B,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引瓶由一支架(9)支撑,则负压吸引瓶的离地高度大于负压吸引瓶的高度;所述负压吸引瓶的底部设置有一倾斜的底板(31),并且在负压吸引瓶的瓶底、倾斜的底板的最低端设置有引流口(32),在引流口的下方设置有漏斗状的引流接头(33),引流接头的下端连接一段引流管(34),引流管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管道连通和关闭的止水夹(7);所述引流管的下端连接于一集液瓶(35),集液瓶的瓶盖上设置有一集液口(36),则引流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于该集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口设置成空心圆柱状,集液口垂直连接在集液瓶的瓶盖上、与集液瓶内部空间连通;则引流管的下端套接在集液口上,与集液口形成可拆卸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不间断引流医用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夹设置成弹性塑料材质的止水夹,包括止水夹主体(71),止水夹主体的上端面、下端面均设置有通孔,则分支管通过所述通孔上下贯穿止水夹,同时,在止水夹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向内凸起的夹头(72),则两夹头将分支管夹持在中间;所述止水夹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设置成一端开口,开口端设置有卡头(73),同时,在止水夹主体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定位该卡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