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昕专利>正文

换跟调高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59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通过换跟来确定高度的鞋。特别是女凉鞋。它可解决因跟的损坏而使鞋报废;外出时不同地方需穿不同高度的鞋等问题。该鞋分为鞋主体和鞋跟两部分。在鞋跟(1)中打个螺孔(4)。在鞋底(5)安跟处伸出个大螺钉(8)。穿鞋时只需把所需高度的跟(1)拧在大螺钉(8)上。再加以固定即可。从而可自调高度。此鞋一鞋多用。方便实惠。节省原材料。它特别适用于沿海、山区、农村等地,主要是女同志。(*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换跟从而确定高度的鞋,特别是女凉鞋。现在人们所穿的鞋鞋跟固定,因跟的损坏会使鞋报废;外出时不同地方需穿不同高度的鞋,为此要带备用鞋;一双鞋只有一个固定高度。要想变动高度必须换鞋。这些都在应用上、经济上带来很多不便,而且还浪费原料。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换跟调高鞋,它能满足高、中、低三个高度,变化范围大,且稳定性、美观性及鞋底坡度问题都较为合理。本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鞋由鞋主体和三个不同高度的组合跟构成,在鞋主体上安两条调节带,在鞋底上安一金属片,金属片上有一大螺钉和两个小螺钉,在组合跟上安一金属片,上有一大孔和两小孔,再在跟中打个螺孔。穿鞋时只需把所需高度的跟拧在大螺钉上,再加以固定即可。从而可自调高度。本技术只需一个鞋主体,三个组合跟即可得到三种不同高度的鞋。所以不但一鞋三用,而且节省原料。同时由于结构简单,所以拆装方便,经济实惠。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侧面透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鞋跟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跟和鞋的关系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图2、图3详细说明依据本技术提出的具体结构细节及安装方法。该设计的鞋跟和鞋体是可分开的,在鞋跟(1)上固定一个金属片(2)。金属片(2)上有两个小孔(3)和一个大孔,大孔在跟中螺孔(4)的正上方。且口径相同。在鞋底(5)上固定一个金属片(6),金属片(6)上有两个小螺钉(7)和一个大螺钉(8)。安装时,先将鞋底(5)稍向鞋面方向弯曲,接着将跟(1)中螺孔(4)拧在大螺钉(8)上,然后让鞋底(5)恢复原形(向下弯曲)使两小螺钉(7)通过金属片(2)上的两小孔(3)。再用小螺母(9)固定,最后将两调节带(10)向后拽,并系好,使鞋底(5)前部稍向上弯,以达到适应鞋跟变化所需的鞋前曲部。这样鞋就组装好了,换跟即可调高。图2中的金属片(2)需用坚硬不易弯曲、变形的金属片制成。图3中有三只组装好的不同高度的鞋。图3右侧有三个组装跟。上面分别标有α、β、γ三个角度(α<β<γ),因为金属片(2)不易变形,所以三个角度是固定的,以使鞋底跟处坡度随跟的升降而变化,便于穿着。图2中金属片(6)需用弹性易弯曲金属片制成,便于鞋底弯曲。图1中两调节带(10)从鞋前弯曲处之前伸出,它用结实的软材料制成,且两调节带中各有一松紧带(11)形如月牙。以上只是用凉鞋举例,其实皮鞋也可换跟,方法近似相同,只是鞋前部分曲度不是用调节带调节,而可用子母扣或松紧带等,在鞋后部的曲度变化处也需加松紧带等,以使鞋面不会皱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通过换跟调节高度的鞋,特别是女凉鞋,该鞋由鞋主体和三个不同高度的组合跟构成,其特征在于鞋主体上有两条调节带(10),在鞋底(5)上有一金属片(6),金属片(6)上有一大螺钉(8)和两个小螺钉(7),在组合跟(1)上有一金属片(2),上有一大孔和两小孔(3),跟(1)内有一螺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换跟调节高度的鞋,特别是女凉鞋,该鞋由鞋主体和三个不同高度的组合跟构成,其特征在于鞋主体上有两条调节带(10),在鞋底(5)上有一金属片(6),金属片(6)上有一大螺钉(8)和两个小螺钉(7),在组合跟(1)上有一金属片(2),上有一大孔和两小孔(3),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
申请(专利权)人:王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