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288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其能够连接使得PCB板和电控接线件的连接快速高效,且确保PCB板和挡板对应处的接线位置密封可靠,保证防水,确保内部器件的正常持久工作。其包括PCB板、外侧挡板、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的外侧为所述外侧挡板,所述外侧挡板上固装有所述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端接口处,每个所述外端接口处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的一端,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侧挡板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伸入并连接所述外部连接件对应的连接槽内,所述接口槽的形状和所述连接铜条的截面形状相同,确保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接口槽后其外端面紧贴所述接口槽布置。

A type of PCB external wir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outer wiring structure of the PCB board, which is able to connect, mak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CB plate and the electric wiring connection fast and efficient, and ensuring that the wiring posi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between the PCB board and the baffle plate is reliable and reliable, so as to ensure the waterproofing and ensure the normal and lasting work of the internal devices. The PCB board, including lateral baffle, external connections, the outside of the PCB board for the outer baffle, the outer baffle is fixedly installed on the external connector, the PCB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interface, the copper bar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each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interface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copper strip through the outer interface slot is correspondingly arranged on the baffle plate, the other end extends into the connecting copper strip is connected to the external connector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ing groove, the groove shape of the interface and the connection section of the copper bar is the same, to ensure that the other connect one end of the copper bar through the interface slot of the outer end of the groove is arranged close to the inte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PCB板接线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电动车或汽车的控制器在组装过程中必须要使用PCB板,现有的PCB板的连接外部的接口均通过电线外接至外侧的电控接线件,由于电线为无固定形态的结构、其在连接过程中对应的挡板的外接端口需要设置相对较大的外接口,其使得连接完成后,电线和外接口之间存在较大空隙,进而使得外部的液体或湿气易通过该空隙进入到PCB板的内部腔体,进而引起故障,且现有的电线连接接线费时费力,接线速度慢,不能确保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其能够连接使得PCB板和电控接线件的连接快速高效,且确保PCB板和挡板对应处的接线位置密封可靠,保证防水,确保内部器件的正常持久工作。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CB板、外侧挡板、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的外侧为所述外侧挡板,所述外侧挡板上固装有所述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端接口处,每个所述外端接口处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的一端,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侧挡板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伸入并连接所述外部连接件对应的连接槽内,所述接口槽的形状和所述连接铜条的截面形状相同,确保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接口槽后其外端面紧贴所述接口槽布置。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槽的朝向所述外部连接件的外侧端面环布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确保连接铜条贯穿所述外侧挡板的位置的密封;所述连接铜条对应于所述PCB板的外端接口处设置有折弯翻边,所述折弯翻边的底端面确保和外端接口处的焊接连接,使得连接铜条的形态固定;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便于外接线螺丝的贯穿固定;相邻的连接铜条间留有间隙,确保不会发生干涉或短路情况。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PCB板上的每个外端接口处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的一端,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外侧挡板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连接铜条的另一端伸入并连接外部连接件对应的连接槽内,接口槽的形状和连接铜条的截面形状相同,接口槽和连接铜条一一对应布置,确保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接口槽后其外端面紧贴接口槽布置,其能够连接使得PCB板和电控接线件的连接快速高效,且确保PCB板和挡板对应处的接线位置密封可靠,保证防水,确保内部器件的正常持久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连接铜条和外侧挡板的连接组装图结构示意图;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PCB板1、外侧挡板2、外部连接件3、外端接口处4、连接铜条5、接口槽6、密封件7、折弯翻边8、贯穿孔9。具体实施方式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见图1:其包括PCB板1、外侧挡板2、外部连接件3,PCB板1的外侧为外侧挡板2,外侧挡板2上固装有外部连接件3,PCB板1上设置有若干个外端接口处4,每个外端接口处4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5的一端,连接铜条5的另一端贯穿外侧挡板2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6,连接铜条的5另一端伸入并连接外部连接件3对应的连接槽内,接口槽6的形状和连接铜条5的截面形状相同,确保连接铜条5的另一端贯穿接口槽6后其外端面紧贴接口槽布置。接口槽6的朝向外部连接件3的外侧端面环布有密封件7,密封件7确保连接铜条5贯穿外侧挡板2的位置的密封;连接铜条5对应于PCB板的外端接口处4设置有折弯翻边8,折弯翻边8的底端面确保和外端接口处4的焊接连接,使得连接铜条5的形态固定;连接铜条5的另一端设置有贯穿孔9,贯穿孔9便于外接线螺丝的贯穿固定;相邻的连接铜条5间留有间隙,确保不会发生干涉或短路情况。9。其工作原理如下:PCB板1上的每个外端接口处4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5的一端,连接铜条5的另一端贯穿外侧挡板2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6,连接铜条5的另一端伸入并连接外部连接件3对应的连接槽内,接口槽6的形状和连接铜条5的截面形状相同,接口槽6的朝向外部连接件的外侧端面环布有密封件7,密封件7确保连接铜条5贯穿外侧挡板2的位置的密封,接口槽6和连接铜条5一一对应布置,确保连接铜条5的另一端贯穿接口槽6后其外端面紧贴接口槽6布置。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CB板、外侧挡板、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的外侧为所述外侧挡板,所述外侧挡板上固装有所述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端接口处,每个所述外端接口处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的一端,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侧挡板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伸入并连接所述外部连接件对应的连接槽内,所述接口槽的形状和所述连接铜条的截面形状相同,确保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接口槽后其外端面紧贴所述接口槽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B板外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CB板、外侧挡板、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的外侧为所述外侧挡板,所述外侧挡板上固装有所述外部连接件,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外端接口处,每个所述外端接口处连接对应的连接铜条的一端,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外侧挡板上对应设置的接口槽,所述连接铜条的另一端伸入并连接所述外部连接件对应的连接槽内,所述接口槽的形状和所述连接铜条的截面形状相同,确保连接铜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接口槽后其外端面紧贴所述接口槽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超庄伟波邹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极导电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