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093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把手、侧门、除湿器、照明灯、闭合开关、安装支架、防潮层和温度传感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侧门,且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设置了湿度传感器,可以能根据湿度传感器来了解内部空间是否湿度超标,如果湿度超标可以及时做出相应措施,减少湿气对电气设备的伤害,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了除湿器,通过除湿器将内部空间的湿气进行消除,有效的防止了因湿气过大而导致配电柜跳闸及元件损坏的问题,减少因跳闸及停电带来的损失,设置了减震环,移动的时候为配电柜起到减震的效果。

A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f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al control cabinets, including cabinet body, handle, door, dehumidifiers, lights, switch, mounting bracket, moisture-proof layer and external temperature sensor, the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is provided with a housing body, one side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ring is arranged below the door. And the shell, the shell is arranged on the mounting bracket. Set the humidity sensor, humidity sensor can according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space whether humidity exceed the standard, if the humidity can exceed the standard to m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reduce the moisture damage to electrical equipment, improve the service lif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set up by the dehumidifier, dehumidifier moisture internal space to eliminate and prevent tripping of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and the element damage problem caused by excessive moisture, reduce tripping and power loss, set up a cushion ring when moving into distribution cabinet to dam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配电柜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湿度传感器,不能根据湿度传感器来了解内部空间是否湿度超标,没有设置除湿器,不能通过除湿器使内部空间的湿气进行消除,没有设置减震环,不能在移动的时候为配电柜起到减震的效果,没有设置温控器,不能通过温控器防止在除湿的时候造成温度过高的问题,没有设置照明灯和闭合开关,不便于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没有设置湿度传感器,不能根据湿度传感器来了解内部空间是否湿度超标,没有设置除湿器,不能通过除湿器使内部空间的湿气进行消除,没有设置减震环,不能在移动的时候为配电柜起到减震的效果,没有设置温控器,不能通过温控器防止在除湿的时候造成温度过高的问题,没有设置照明灯和闭合开关,不便于检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把手、侧门、除湿器、照明灯、闭合开关、安装支架、防潮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减震环、加热器、风扇、温控器、加热棒、电机、扇叶、外壳、防护罩、蓄电池和湿度控制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侧门,且外壳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且外壳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除湿器,所述外壳的内部顶端靠近除湿器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且外壳的一侧安装有闭合开关,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且外壳的内部底端靠近湿度传感器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靠近温度传感器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且外壳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所述侧门的外侧安装有把手,且侧门的外侧靠近把手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湿度控制器,所述除湿器的一侧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且风扇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外部设置有扇叶,所述加热器的一侧设置有温控器,且加热器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器的表面安装有防护罩,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温控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湿度控制器上相对应湿度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棒与电机的输入端均与湿度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与湿度控制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棒的输入端与温控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的输入端与闭合开关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侧门与外壳支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侧门的一侧相对应闭合开关的位置处安装有凸块。优选的,所述加热器与风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潮层为一种吸塑面板材质的构件。优选的,所述减震环的下方安装有移动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湿度传感器,可以能根据湿度传感器来了解内部空间是否湿度超标,如果湿度超标可以及时做出相应措施,减少湿气对电气设备的伤害,提高了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设置了除湿器,通过除湿器将内部空间的湿气进行消除,有效的防止了因湿气过大而导致配电柜跳闸及元件损坏的问题,减少因跳闸及停电带来的损失,设置了减震环,移动的时候为配电柜起到减震的效果,设置了温控器,通过温控器可以防止在除湿的时候造成温度过高的问题,设置了照明灯和闭合开关,方便夜晚跳闸使检修使用,避免了一人拿手电一人检修的作业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时间浪费。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除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闭合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配电柜本体;2、把手;3、侧门;4、除湿器;5、照明灯;6、闭合开关;7、安装支架;8、防潮层;9、温度传感器;10、湿度传感器;11、减震环;12、加热器;13、风扇;14、温控器;15、加热棒;16、电机;17、扇叶;18、外壳;19、防护罩;20、蓄电池;21、湿度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把手2、侧门3、除湿器4、照明灯5、闭合开关6、安装支架7、防潮层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减震环11、加热器12、风扇13、温控器14、加热棒15、电机16、扇叶17、外壳18、防护罩19、蓄电池20和湿度控制器21,配电柜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壳18,外壳18的一侧设置有侧门3,且外壳18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环11,外壳1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7,且外壳18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除湿器4,外壳18的内部顶端靠近除湿器4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5,且外壳18的一侧安装有闭合开关6,外壳18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0,且外壳18的内部底端靠近湿度传感器10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外壳18的内部底端靠近温度传感器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20,且外壳18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8,侧门3的外侧安装有把手2,且侧门3的外侧靠近把手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湿度控制器21,除湿器4的一侧设置有风扇13,风扇13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2,且风扇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6,电机16的外部设置有扇叶17,加热器12的一侧设置有温控器14,且加热器1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15,加热器12的表面安装有防护罩19,温度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温控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湿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湿度控制器21上相对应湿度传感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加热棒15与电机16的输入端均与湿度控制器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温控器14与湿度控制器21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加热棒15的输入端与温控器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照明灯5的输入端与闭合开关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为了使侧门3便于开启和关闭,且可以通过侧门3在开启和关闭的同时触碰到闭合开关,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侧门3与外壳18支架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且侧门3的一侧相对应闭合开关6的位置处安装有凸块。为了使加热器12和风扇13之间固定的更加牢固,且加热器12与风扇13之间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加热器12与风扇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使配电柜本体1具有防潮的功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潮层8为一种吸塑面板材质的构件。为了使配电柜本体1便于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减震环11的下方安装有移动轮。本技术的工作时:首先将配电柜本体1移动到需要的地方,配电柜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环11,可以为配电柜本体1在移动的时候提供减震作用,然后根据湿度传感器10来了解内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把手(2)、侧门(3)、除湿器(4)、照明灯(5)、闭合开关(6)、安装支架(7)、防潮层(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减震环(11)、加热器(12)、风扇(13)、温控器(14)、加热棒(15)、电机(16)、扇叶(17)、外壳(18)、防护罩(19)、蓄电池(20)和湿度控制器(2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壳(18),所述外壳(18)的一侧设置有侧门(3),且外壳(18)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环(11),所述外壳(1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7),且外壳(18)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除湿器(4),所述外壳(18)的内部顶端靠近除湿器(4)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5),且外壳(18)的一侧安装有闭合开关(6),所述外壳(18)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0),且外壳(18)的内部底端靠近湿度传感器(10)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外壳(18)的内部底端靠近温度传感器(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20),且外壳(18)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8),所述侧门(3)的外侧安装有把手(2),且侧门(3)的外侧靠近把手(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湿度控制器(21),所述除湿器(4)的一侧设置有风扇(13),所述风扇(13)的下方设置有加热器(12),且风扇(13)的内部设置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外部设置有扇叶(17),所述加热器(12)的一侧设置有温控器(14),且加热器(1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15),所述加热器(12)的表面安装有防护罩(19),所述温度传感器(9)的输出端与温控器(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10)的输出端与湿度控制器(21)上相对应湿度传感器(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棒(15)与电机(16)的输入端均与湿度控制器(2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温控器(14)与湿度控制器(21)的输入端与蓄电池(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棒(15)的输入端与温控器(1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照明灯(5)的输入端与闭合开关(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器用控制配电柜,包括配电柜本体(1)、把手(2)、侧门(3)、除湿器(4)、照明灯(5)、闭合开关(6)、安装支架(7)、防潮层(8)、温度传感器(9)、湿度传感器(10)、减震环(11)、加热器(12)、风扇(13)、温控器(14)、加热棒(15)、电机(16)、扇叶(17)、外壳(18)、防护罩(19)、蓄电池(20)和湿度控制器(2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柜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外壳(18),所述外壳(18)的一侧设置有侧门(3),且外壳(18)的下方设置有减震环(11),所述外壳(1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支架(7),且外壳(18)的内部顶端安装有除湿器(4),所述外壳(18)的内部顶端靠近除湿器(4)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照明灯(5),且外壳(18)的一侧安装有闭合开关(6),所述外壳(18)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湿度传感器(10),且外壳(18)的内部底端靠近湿度传感器(10)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外壳(18)的内部底端靠近温度传感器(9)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20),且外壳(18)的内侧设置有防潮层(8),所述侧门(3)的外侧安装有把手(2),且侧门(3)的外侧靠近把手(2)的一侧位置处安装有湿度控制器(21),所述除湿器(4)的一侧设置有风扇(13),所述风扇(13)的下方设置有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玲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工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