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414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千斤顶固定架、千斤顶、连接杆、微调连接件、可调支撑装置;千斤顶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连接,连接杆的中上部设有外螺纹,微调连接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可调支撑装置包括托板,左承重板、右承重板和支撑柱,托板上设有燕尾槽,左承重板的左侧铰接有左延长板,左延长板与支撑柱连接;右承重板的右侧铰接有右延长板,右延长板与支撑柱连接,左承重板和右承重板与托板连接,支撑柱套在连接杆外部,支撑柱上端与托板底部连接,支撑柱的下端与微调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装置,能够更好的贴合被支撑装置,并且能够根据需求调整支撑接触面的大小,实用性强。

A support devic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The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fixed frame, jack jack, a connecting rod, fine-tuning connecting piece, adjustable supporting device of jack;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onnecting rod in the upper part of an outer thread, trimming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connecting rod screw connection; adjustable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left and right bearing plate a bearing plate and a support column, splint is provided with a dovetail groove, left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bearing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left extension plate, the left extend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column; bearing plate is hinged with a right right right right to extend the extension plate,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columns, Zuo Chengzhong plate and the right bear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pallet, the support column set in outside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column connecting the trimmer. The support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tter fit the supporting device, and can adjust the size of the contact surface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and has strong practic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支撑装置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中进行辅助支撑以防止塌陷的设备,其在各种建筑工程中均得到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其在短暂支撑以及进行其他部件安装时体现出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杆和下支撑管,并通过在上支撑杆和下支撑管上设置通孔,实现高度调节,这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其在配合建筑工程进行支撑时无法进行微调,从而导致其无法更好的贴合建筑工程装置,实用能力较差;另外,现有的支撑装置整体支撑效果较差,结构不稳固,也不能根据需求对支撑接触面的大小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千斤顶固定架、千斤顶、连接杆、微调连接件、可调支撑装置;所述千斤顶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千斤顶固定在千斤顶固定架内,千斤顶上端与连接杆的下端连接,连接杆的上端向外延伸,连接杆的中上部设有外螺纹,微调连接件内部设有内螺纹,微调连接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可调支撑装置包括托板,左承重板、右承重板和支撑柱,托板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燕尾槽,左承重板和右承重板均设置在燕尾槽内,左承重板的左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左延长板,左延长板的外侧与支撑柱的左侧面活动连接;右承重板的右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右延长板,右延长板的外侧与支撑柱的右侧面活动连接,左承重板、右承重板、左延长板、右延长板和托板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左承重板和右承重板与托板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柱内设有圆柱形内腔,支撑柱可活动套接在连接杆的外部,支撑柱的上端与托板的底部连接,支撑柱的下端与微调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较佳地,延长板和右延长板的外端均设有与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支撑柱为方形柱体,支撑柱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向外设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左延长板和右延长板通过螺栓与支撑柱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连接。较佳地,微调连接件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连接杆穿出第二通孔插在支撑柱的内部,支撑柱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向外设有凸缘,凸缘上设有螺纹孔,微调连接件上设有对应的螺纹孔,凸缘通过螺栓与微调连接件连接。较佳地,底座的底部设有多个万向轮。较佳地,支撑柱与微调连接件连接处设有橡胶垫圈。较佳地,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支撑装置,在进行高度调节时通过粗调和微调保证了支撑装置能够更好的贴合被支撑的建筑工程装置,使得支撑更稳固;另外,本申请的左承重板和右承重板可以在托板上移动,左承重板和右承重板的外端还连接有左延长板和右延长板,在不需要增大支撑接触面时,左延长板和右延长板作为支撑斜板使得支撑装置的支撑效果更好,当需要增大支撑接触面时,操作人员不需要重新更换支撑装置,只要将左延长板和右延长板,左承重板和右承重板同时固定在托板上即可,操作方便,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微调连接件与支撑柱连接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千斤顶固定架,3.千斤顶,4.连接杆,5.微调连接件,6.可调支撑装置,61.托板,62.左承重板,63.右承重板,64.支撑柱,65.左延长板,66.右延长板,67.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千斤顶固定架2、千斤顶3、连接杆4、微调连接件5、可调支撑装置6;所述千斤顶固定架2固定在底座1上,千斤顶3固定在千斤顶固定架2内,千斤顶3上端与连接杆4的下端连接,连接杆4的上端向外延伸,连接杆4的中上部设有外螺纹,微调连接件5内部设有内螺纹,微调连接件5与连接杆4螺纹连接;所述可调支撑装置6包括托板61,左承重板62、右承重板63和支撑柱64,托板6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燕尾槽,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均设置在燕尾槽内,左承重板62的左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左延长板65,左延长板65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左侧面活动连接;右承重板63的右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右延长板66,右延长板66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右侧面活动连接,左承重板62、右承重板63、左延长板65、右延长板66和托板61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与托板61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柱64内设有圆柱形内腔,支撑柱64可活动套接在连接杆4的外部,支撑柱64的上端与托板61的底部连接,支撑柱64的下端与微调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千斤顶3用于对支撑装置的高度进行初步调节,微调连接件5内部设有内螺纹,微调连接件5与连接杆4螺纹连接,由于支撑柱64的下端与微调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使得微调连接件5通过旋转将支撑柱64抬高,实现高度微调;托板6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燕尾槽,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均设置在燕尾槽内,左承重板62的左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左延长板65,左延长板65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左侧面可拆卸连接;右承重板63的右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右延长板66,右延长板66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右侧面可拆卸连接,使得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能够在燕尾槽内移动,并通过螺钉与托板61固定,左延长板65和右延长板66能够绕转轴活动。使用时,先通过千斤顶3将托板61调整到接近目标高度,然后通过旋转微调连接件5使得微调连接件5向上移动,微调连接件5推动可调支撑装置6上移,达到目标位置,使得支撑装置与被支撑装置之间支撑稳固,由于微调连接件5的作用是微调,因此转动较少,并不费力。可调支撑装置6,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支撑接触面的大小,使得支撑效果更佳,通常情况下,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通过螺钉固定在托板61上,左延长板65的一端与左承重板62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柱64的左侧面连接,右延长板66的一端与右承重板63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柱64的右侧面连接,这样左延长板65和右延长板66对托板61进一步支撑,使得支撑装置支撑效果更佳,当需要增大支撑接触面时,将左延长板65和左承重板62都固定在托板61的左半部分,右延长板66和右承重板63都固定在托板61的右半部分,只要转轴的左右两侧均被固定在托板61上,则左延长板和右延长板不能转动,起到共同支撑作用,并且增大了支撑接触面,实用性强。为了提高支撑托板的稳固性,支撑柱6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设有加强斜杆,加强斜杆的一端与支撑柱64连接,加强斜杆的另一端与托板61的底部连接,使得支撑效果更佳。进一步地,左延长板65和右延长板66的外端均设有与宽度方向平行的第一通孔,支撑柱64为方形柱体,支撑柱64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向外设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上设有与第一通孔相对应的螺纹孔,左延长板65和右延长板66通过螺栓与支撑柱64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连接。如附图2所示,进一步地,微调连接件5的中部设有第二通孔,连接杆4穿出第二通孔插在支撑柱64的内部,支撑柱64的下端沿水平方向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千斤顶固定架(2)、千斤顶(3)、连接杆(4)、微调连接件(5)、可调支撑装置(6);所述千斤顶固定架(2)固定在底座(1)上,千斤顶(3)固定在千斤顶固定架(2)内,千斤顶(3)上端与连接杆(4)的下端连接,连接杆(4)的上端向外延伸,连接杆(4)的中上部设有外螺纹,微调连接件(5)内部设有内螺纹,微调连接件(5)与连接杆(4)螺纹连接;所述可调支撑装置(6)包括托板(61),左承重板(62)、右承重板(63)和支撑柱(64),托板(6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燕尾槽,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均设置在燕尾槽内,左承重板(62)的左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左延长板(65),左延长板(65)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左侧面活动连接;右承重板(63)的右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右延长板(66),右延长板(66)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右侧面活动连接,左承重板(62)、右承重板(63)、左延长板(65)、右延长板(66)和托板(61)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与托板(61)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柱(64)内设有圆柱形内腔,支撑柱(64)可活动套接在连接杆(4)的外部,支撑柱(64)的上端与托板(61)的底部连接,支撑柱(64)的下端与微调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千斤顶固定架(2)、千斤顶(3)、连接杆(4)、微调连接件(5)、可调支撑装置(6);所述千斤顶固定架(2)固定在底座(1)上,千斤顶(3)固定在千斤顶固定架(2)内,千斤顶(3)上端与连接杆(4)的下端连接,连接杆(4)的上端向外延伸,连接杆(4)的中上部设有外螺纹,微调连接件(5)内部设有内螺纹,微调连接件(5)与连接杆(4)螺纹连接;所述可调支撑装置(6)包括托板(61),左承重板(62)、右承重板(63)和支撑柱(64),托板(6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燕尾槽,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均设置在燕尾槽内,左承重板(62)的左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左延长板(65),左延长板(65)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左侧面活动连接;右承重板(63)的右侧通过转轴铰接有右延长板(66),右延长板(66)的外侧与支撑柱(64)的右侧面活动连接,左承重板(62)、右承重板(63)、左延长板(65)、右延长板(66)和托板(61)上设有若干螺纹孔,左承重板(62)和右承重板(63)与托板(61)通过螺栓连接,支撑柱(64)内设有圆柱形内腔,支撑柱(64)可活动套接在连接杆(4)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蔡小朋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