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3403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1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包括基布、面布及底布,所述基布为V型结构的绒布,所述面布为全棉,所述底布包括地经和纬纱,所述地经和纬纱均为金属丝和棉纱并线;所述地经和纬纱采用60S/2棉纱和68D金属丝通过加捻法并线,厚度为4mm,纬纱密度和地经密度为400根/10厘米。上述金属丝混纺面料不仅能达到防辐射的效果,同时布面的绒毛也会起到相当的保暖效果,特别适用冬季办公人员穿着。

A kind of wire blended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tal wire fabric, including fabric, surface cloth and the bottom cloth, the cloth is V type cloth, the cloth of cotton cloth, warp and weft including the bottom, the warp and weft are metal silk and cotton yarn line; the by using 60S/2 and the weft yarn and 68D wire by twisting line, thickness is 4mm, and the density of weft density was 400 /10 cm. The above metal wire blended fabric can not only achieve the effect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but also the cloth villi will play a fairly warm effect, especially for office workers in wi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纺面料趋向高档化,人们更加崇尚舒适、华贵的纺织面料。尤其是对于一些办公室人员,不仅需要面料有相当的保暖效果,还需要能达到防辐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纺织面料功能较为单一,加工工艺也较为繁琐,污染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成本较低且保暖的金属丝混纺面料。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包括基布、面布及底布,所述基布为V型结构的绒布,所述面布为全棉,所述底布包括地经和纬纱,所述地经和纬纱均为金属丝和棉纱并线。所述地经和纬纱采用60S/2棉纱和68D金属丝通过加捻法并线,厚度为4mm,纬纱密度和地经密度为400根/10厘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金属丝混纺面料不仅能达到防辐射的效果,同时布面的绒毛也会起到相当的保暖效果,特别适用冬季办公人员穿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布,2、面布,3、底布。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包括基布1、面布2及底布3,所述基布1为V型结构的绒布,所述面布2为全棉,所述底布3包括地经和纬纱,所述地经和纬纱均为金属丝和棉纱并线。所述地经和纬纱采用60S/2棉纱和68D金属丝通过加捻法并线,厚度为4mm,纬纱密度和地经密度为400根/10厘米。上述金属丝混纺面料不仅能达到防辐射的效果,同时布面的绒毛也会起到相当的保暖效果,特别适用冬季办公人员穿着。一种上述金属丝混纺面料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织布:采用V型金属丝混纺面料:基布1为V型结构的绒布,面布2材质为全棉,底布3采用地经和纬纱为金属丝和棉纱并线,通过加捻法,采用:60S/2(棉纱)+68D(金属丝),厚度为4mm,纬纱密度和地经密度为400根/10厘米。二、前处理:(1)由引导辊将金属丝混纺面料以10米/分钟的线速度引入第一水槽,所述的第一水槽内具有70℃的水,水中具有占总重量5%的精练剂,所述的金属丝混纺面料在引导辊的引导下在第一水槽内至少停留1分钟;(2)由引导辊将上述金属丝混纺面料引导至第二水槽,所述的第二水槽内具有70℃的水,金属丝混纺面料离开第二水槽后带液量为300%;(3)从第二水槽出来后的金属丝混纺面料进行第一次刷毛,在刷毛时金属丝混纺面料的张力控制为300牛,第一次刷毛的刷毛深度为绒毛高的3/5;(4)完成第一次刷毛后将金属丝混纺面料导入第三水槽,所述的第三水槽内具有70℃的水,金属丝混纺面料离开第二水槽后的带液量为300%;(5)从第三水槽出来后的金属丝混纺面料进行第二次刷毛,在刷毛时金属丝混纺面料的张力控制为300牛,第二次刷毛的刷毛深度为绒毛高的1/2;(6)完成第二次刷毛后,再导入清洗槽清洗,再采用轧辊辊压金属丝混纺面料,再烘干。采用此种前处理方法是相当的经济与环保的,与目前市场上传统面料先煮漂,再染色方法相当,非常经济与环保,同时整个布的手感柔和,经过煮漂的手感是生硬且牢度有一定的损失。二、染色:采用活性染料及冷轧堆染色法对前处理后的金属丝混纺面料染色。染色和固色都是常温就可以完成,工艺的重现性非常高,缝头采用蜡线,极大地解决了因染色出现的缝头印。三、整理:(1)滚轧:采用树脂整理剂、功能性硅氧烷与氨基脂及酸乳液和阳离子烯烃化合物对上述前处理后的金属丝混纺面料进行滚轧,滚轧后的金属丝混纺面料带液量为55-60%;(2)预烘:调节预烘的温度,使金属丝混纺面料的湿度为18-22%,面料的湿度小于18%;面料的湿度大于22%以上,后道刷毛后绒面的光泽暗淡;面料的湿度大小22%以上,面料在运转过程中,易发生起皱;(3)起毛:面料底层被托在直径为5厘米半圆型的辊面上,绒面三次经过和绒毛相反方向、旋转速度为1500转/分钟的针布,针布切入的深度为绒毛高度的2/3,再二次经过和绒毛相同方向旋转达速度为1500转/分钟的针布,切入的深度为绒毛高度1/3,针布被包裹在直径在10厘米的、长度比布面宽的圆柱形外表面上,包裹的角度为15度,所述针布的材料为不锈铁,直径为1mm,截面为半切圆,和该截面的阴影成45角度;(4)定型:根据面料,采取170度、3分钟的定型法,使助剂充分和纤维交联;(5)剪毛:通过罗旋刀将绒面的浮毛剪干净,同时将布面的绒毛剪平整,完成加工。采用此种后整理方法对于布的物理性能和生产成本是较大的节约,一般棉织面料不经过预缩,织物的缩水率是在5%左右,此种整理方式极大的减小缩水率,缩水率控制在2%左右,极大节约生产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金属丝混纺面料的处理工艺的有益效果是:(1)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织造过程的繁琐,简化了流程,减轻了相关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人员的效率;(2)不仅能达到防辐射的效果,同时布面的绒毛也会起到相当的保暖效果,且手感柔和,外表美观;(3)经济环保,节约了资源,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包括基布、面布及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V型结构的绒布,所述面布为全棉,所述底布包括地经和纬纱,所述地经和纬纱均为金属丝和棉纱并线;所述地经和纬纱采用60S/2棉纱和68D金属丝通过加捻法并线,厚度为4mm,纬纱密度和地经密度为400根/10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丝混纺面料,包括基布、面布及底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V型结构的绒布,所述面布为全棉,所述底布包括地经和纬纱,所述地经和纬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永平任加华周静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玛斯特种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