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035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其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设置在凸模的上侧,主体结构左右两个侧面为平面形状,平面形状的下端连接伸缩控制装置,伸缩控制装置的下端通过伸缩杆连接到底板,主体结构上均匀分布着多个感应孔,感应孔内均设有压力感应控制装置,压力感应控制装置的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检测效果准确,采用多个压力感应装置进行检测,通过检测主体向下运行过程中各个压力感应头感应到压力的情况来判断模具是否发生变形;操作及结构简单,通过主体加设在凸模上部,然后通过控制伸缩杆不断收缩即可进行检测。

A testing device for backboard stamp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backplane of stamping mould,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structure, the mai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male die on the upper side of the main structure about two side surface, the lower plane shape is connected with a telescopic control device, the lower end of the telescopic control device through the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plate, the main structure of uniform the distribution of a plurality of induction induction hole,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or control device, the lower end of the pressure induction control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pressure sensing hea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accurate detecting effect, using a plurality of pressure sensing device for detection, by detecting the main running down each pressure sensing head sense the pressure of the proces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mold deformation; operation and simple structure, the main body is arranged the upper punch, and then by controlling the telescopic rod continuously shrinkage can be detec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属于背板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冲压头是冲压模具很重要的一个零件,冲压头在冲压过程中需要不停的给物料施加冲击力,以使得物料成型。电视机背板冲压模具的冲压头一般具有一定的弧度,长期受到反冲击力的作用,冲压头可能会发生变形,光靠肉眼很难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采用多个压力感应装置进行检测,通过检测主体向下运行过程中各个压力感应头感应到压力的情况来判断模具是否发生变形,检测效果准确。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其包括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设置在凸模的上侧,所述主体结构整体呈与所述凸模相契合的凸面形状,所述主体结构左右两个侧面为平面形状,平面形状的下端连接伸缩控制装置,所述伸缩控制装置的下端通过伸缩杆连接到底板,所述主体结构上均匀分布着多个感应孔,所述感应孔内均设有压力感应控制装置,所述压力感应控制装置的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头,所述压力感应头的下端从所述感应孔内露出,多个所述压力感应头的下端形成契合所述凸模的凸面。所述底板的下端与所述凸模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底板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凸模的外侧。所述伸缩控制装置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结构下端的四个角处。所述伸缩控制装置控制所述伸缩杆伸缩,进而带动所述主体结构上下移动,所述压力感应头也跟着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检测效果准确,采用多个压力感应装置进行检测,通过检测主体向下运行过程中各个压力感应头感应到压力的情况来判断模具是否发生变形,当所有的压力感应头同时感应到压力时,则说明冲压头没有发生变形,若有部分压力感应头先感应到压力,则可判断冲压头发生了变形;2、本技术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操作及结构简单,通过主体加设在凸模上部,然后通过控制伸缩杆不断收缩即可进行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主体结构,2为凸模,3为伸缩控制装置,4为伸缩杆,5为底板,6为感应孔,7为压力感应控制装置,8为压力感应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保护范围不局限所述内容。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且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技术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其包括主体结构1,主体结构1设置在凸模2的上侧,主体结构1整体呈与凸模2相契合的凸面形状,主体结构1左右两个侧面为平面形状,平面形状的下端连接伸缩控制装置3,伸缩控制装置3的下端通过伸缩杆4连接到底板5,主体结构1上均匀分布着多个感应孔6,感应孔6内均设有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的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头8,压力感应头8感应压力的情况,并传递到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该过程为现有公知技术,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和压力感应头8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压力感应头8的下端从感应孔6内露出,多个压力感应头8的下端形成契合凸模2的凸面。底板5的下端与凸模2放置在同一个平面上,底板5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凸模2的外侧。伸缩控制装置3设有四个,分别设置在主体结构1下端的四个角处。伸缩控制装置3控制伸缩杆4伸缩,进而带动主体结构1上下移动,压力感应头8也跟着上下移动,伸缩控制装置3对伸缩杆4控制过程属于现有公知技术,伸缩控制装置3和伸缩杆4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设置在凸模(2)的上侧,所述主体结构(1)整体呈与所述凸模(2)相契合的凸面形状,所述主体结构(1)左右两个侧面为平面形状,平面形状的下端连接伸缩控制装置(3),所述伸缩控制装置(3)的下端通过伸缩杆(4)连接到底板(5),所述主体结构(1)上均匀分布着多个感应孔(6),所述感应孔(6)内均设有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所述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的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头(8),所述压力感应头(8)的下端从所述感应孔(6)内露出,多个所述压力感应头(8)的下端形成契合所述凸模(2)的凸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冲压模具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体结构(1),所述主体结构(1)设置在凸模(2)的上侧,所述主体结构(1)整体呈与所述凸模(2)相契合的凸面形状,所述主体结构(1)左右两个侧面为平面形状,平面形状的下端连接伸缩控制装置(3),所述伸缩控制装置(3)的下端通过伸缩杆(4)连接到底板(5),所述主体结构(1)上均匀分布着多个感应孔(6),所述感应孔(6)内均设有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所述压力感应控制装置(7)的下端连接压力感应头(8),所述压力感应头(8)的下端从所述感应孔(6)内露出,多个所述压力感应头(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巍刘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盈发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