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装置和具有该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3003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训练装置以及具有该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系统。所述训练装置包括:主体;第一手臂组件和第二手臂组件,所述第一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手臂组件铰接;基座;以及第三手臂组件和第四手臂组件,所述第三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其中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训练装置具有训练方式多、功能多、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等优点。

A training device and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with the train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ining device and a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with the training device. The training device comprises a main body; the first arm and second arm assembly components, each of the first arm assembly and the second arm assembly is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the first and second link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detachably hinged with the first arm assembly, th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detachably hinged with the second arm assembly; base; and third arm and fourth arm assembly components, the third arm assembly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fourth arm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each one can move along the first horizontal direction in the base of the in the third arm assembly and the fourth components in the arm. The train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more training mode, more function, and better recovery speed of the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训练装置和具有该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训练装置,还涉及具有该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康复训练系统只能实现双手的前后旋转训练和同向旋转训练,存在训练方式少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训练装置以及具有该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系统,该训练装置和康复训练系统具有水平训练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包括:主体;第一手臂组件和第二手臂组件,所述第一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手臂组件铰接;基座;以及第三手臂组件和第四手臂组件,所述第三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其中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训练装置具有训练方式多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一手臂组件包括第一曲柄、第一安装件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曲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安装件设在所述第一曲柄上,所述第一把手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铰接;所述第二手臂组件包括第二曲柄、第二安装件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曲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安装件设在所述第二曲柄上,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铰接。优选地,当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手臂组件铰接时,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优选地,所述训练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三手臂组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四手臂组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优选地,所述第三手臂组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所述第四手臂组件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脱离所述第一手臂组件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所述第二连杆脱离所述第二手臂组件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更加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与所述第三手臂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且与所述第四手臂组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凸缘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凸缘配合,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配合。优选地,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的一个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贯通的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柱配合在所述第一导向孔内;所述第四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中的一个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四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贯通的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柱配合在所述第二导向孔内。优选地,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一传动凸台,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一传动槽,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时,所述第一传动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一传动槽内;所述第四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安装座中的一个上设有第二传动凸台,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座中的另一个上设有第二传动槽,其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时,所述第二传动凸台配合在所述第二传动槽内。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的每一个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至少一部分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第二滑槽内;或者,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中的每一个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康复训练系统,所述康复训练系统包括:本体;和训练装置,所述训练装置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训练装置,其中所述训练装置的主体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训练装置的基座设在所述本体和所述主体中的至少一个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具有训练方式多的优点。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竖直部以及与所述竖直部相连的水平部,所述竖直部设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水平部上。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爆炸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爆炸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康复训练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康复训练系统1、本体20、训练装置10、主体110、第一手臂组件120、第一曲柄121、第一安装件122、第一把手123、第二手臂组件130、第二曲柄131、第二安装件132、第二把手133、第一连杆141、第二连杆142、基座150、竖直部151、水平部152、第一滑轨153、第二滑轨154、第三手臂组件160、第一导向柱161、第一传动凸台162、第三安装座163、第三把手164、第四手臂组件170、第二导向柱171、第二传动凸台172、第四安装座173、第四把手174、第一安装座181、第一座体1811、第一安装板1812、第一导向孔1813、第一传动槽1814、水平部1815、竖直部1816、第二安装座182、第二座体1821、第二安装板1822、第二导向孔1823、第二传动槽1824、水平部1825、竖直部1826、第一连接件191、第一凸缘1911、第二连接件192、第二凸缘1921、第一弹性件193、第二弹性件19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训练装置10。如图1-图9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训练装置10包括主体110、第一手臂组件120、第二手臂组件130、第一连杆141、第二连杆142、基座150、第三手臂组件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训练装置和具有该训练装置的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手臂组件和第二手臂组件,所述第一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手臂组件铰接;基座;以及第三手臂组件和第四手臂组件,所述第三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其中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手臂组件和第二手臂组件,所述第一手臂组件和所述第二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手臂组件铰接;基座;以及第三手臂组件和第四手臂组件,所述第三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一连杆铰接,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其中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包括第一曲柄、第一安装件和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曲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一安装件设在所述第一曲柄上,所述第一把手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安装件铰接;所述第二手臂组件包括第二曲柄、第二安装件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曲柄可转动地设在所述主体上,所述第二安装件设在所述第二曲柄上,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其中所述第二连杆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安装件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手臂组件铰接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手臂组件铰接时,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三手臂组件和所述第四手臂组件中的每一个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水平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基座上,其中所述第三手臂组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四手臂组件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手臂组件通过第一弹性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相连,所述第四手臂组件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第二安装座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杆脱离所述第一手臂组件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所述第二连杆脱离所述第二手臂组件时,所述第二弹性件处于自然状态,更加优选地,进一步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座且与所述第三手臂组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座且与所述第四手臂组件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标王洪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安川服务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