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96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上胶机,属于过胶机领域,包括机架,操作平台,胶辊支撑架,大滚轮,小滚轮;操作平台上固定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上面固定有胶槽;机架一侧中上部固定有压力泵;压力泵下端为储胶罐;压力泵上端与自动分流器连接;自动分流器连接的两根输胶管,一根输出口为胶槽,一根输出口为放胶罐;放胶罐固定在胶辊支撑架上,位于小滚轮右上方;大滚轮、小滚轮分别与位于滚轮轴一侧的齿轮减速电机相连,通过安装于操作平台侧边一端的电机控制开关组来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自动上胶机,结构设置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方便调节,可实现单面上胶或者双面上胶并自动控制上胶量。

An automatic siz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gluing machine,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glu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operating platform, support rollers, big roller, a small roller; a heating device is fixed on the operating platform and the heating device are fixed on the glue groove; one side of the frame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pressure pump pressure pump; the lower end of the reservoir plastic tank pressure pump;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automatic diverter; two automatic shunt connection hose, an output port for a glue tank, outlet for discharging the adhesive glue tank; tank is fixed on the roller support frame, is located in the upper right small roller; big roller, a small roller and is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roller shaft the gear motor is controlled by the operating platform installed on the side end of the motor control switch group. The automatic glue gluing machine disclosed in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high automation and convenient adjustment, and can achieve glue on one side or glue on both sides, and automatical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g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上胶机
本技术涉及上胶机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上胶机。
技术介绍
在包装行业中,上胶复合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上胶量以及上胶速度都可以对纸或者纸板的复合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上胶速度过快会导致部分区域无胶,上胶速度过慢会导致部分区域上胶过量,造成浪费,也会导致纸板干燥慢,会直接影响纸张的变形、印刷颜色的变化,对产品质量造成很大影响。现有的上胶机很多都是采用手动调节滚轮的转速和放胶量,这样会导致上胶不均以及上胶量多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上胶机,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调节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胶机,包括机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两翼上方的操作平台、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方的胶辊支撑架,与所述胶辊支撑架活动连接的大滚轮和小滚轮;所述操作平台上固定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大滚轮正下方;所述加热装置上面固定有胶槽;所述压力泵下端与通过输胶管与储胶罐连接;所述压力泵上端通过所述输胶管与自动分流器连接;所述自动分流器输出端连接有两根所述输胶管,一根所述输胶管输出口为所述胶槽,另一根所述输胶管输出口为放胶罐;所述放胶罐固定在所述胶辊支撑架上,位于小滚轮右上方;所述大滚轮、所述小滚轮分别与位于滚轮轴一侧的齿轮减速电机相连,通过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侧边一端的电机控制开关组来进行控制。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两翼中部靠下设置有稳定支撑架,所述齿轮减速电机固定于所述稳定支撑架上。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下部并排安装有可固定万向轮和可调节高脚杯。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胶罐包括胶罐本体、与胶罐本体上部连接的胶罐盖、设置于所述放胶罐下方的放胶口、位于所述放胶口上方的放胶口控制器;所述放胶口的长度与所述小滚轮轴向长度一致;所述放胶罐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型;所述放胶罐通过胶罐支撑架固定于胶辊支撑架上。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胶口下端延伸至所述小滚轮正上方,距离所述小滚轮;所述放胶口下端外包裹有电加热片。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可调温恒温数显电加热套。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胶罐罐盖上、所述胶罐盖上均设置有输胶孔;所述输胶管穿过所述输胶孔;所述输胶孔与所述输胶管连接处通过硅胶圈固定;所述输胶管深入到所述储胶罐底部。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储胶罐底部安装有所述可固定万向轮。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胶口下端固定有自动刮胶毛刷,所述自动刮胶毛刷的毛刷头部位与所述小滚轮边缘距离0.1~3mm;所述自动刮胶毛刷通过气缸控制;所述大滚轮和所述小滚轮之间靠近所述大滚轮处固定有刮胶片;所述刮胶片与所述大滚轮平行设置;所述刮胶片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胶辊支撑架两翼上。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装置、所述压力泵、放胶口控制器、所述自动刮胶毛刷、所述齿轮减速电机、所述电加热片均通过电路联接于控制面板上;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胶辊支撑架一侧,位于所述储胶罐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上胶机,结构设置合理,自动化程度高,方便调节,可实现单面上胶或者双面上胶并自动控制上胶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上胶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上胶机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放胶罐剖视图。图中:1、机架;2、稳定支撑架;3、胶辊支撑架;4、操作平台;5、大滚轮;6、小滚轮;7、加热装置;8、胶槽;9、输胶管;10、电机控制开关组;11、可调节高脚杯;12、压力泵;13、控制面板;14、刮胶片;15、储胶罐;16、输胶孔;17、齿轮减速电机;18、自动分流器;19、可固定万向轮;20、放胶罐;210、胶罐支撑架;211、胶罐本体;212、胶罐盖;213、放胶口控制器;214、放胶口;215、自动刮胶毛刷;216、电加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上胶机,包括机架1,固定于所述机架1两翼上方的操作平台4、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4上方的胶辊支撑架3,与所述胶辊支撑架3活动连接的大滚轮5和小滚轮6,机架1通过稳定支撑架2增强稳定,齿轮减速电机17固定于所述稳定支撑架2上;为了防止因室温过低胶过于粘稠造成上胶不均,所述操作平台4上设置有位于所述大滚轮5正下方的可调温恒温数显电加热套;可调温恒温数显电加热套上面固定有胶槽8;为了实现胶自动转移,避免人工补充胶耗时耗力,所述机架1一侧中上部固定有压力泵12;所述压力泵12下端与通过输胶管9与储胶罐15连接;所述压力泵12上端通过所述输胶管9与自动分流器18连接;所述自动分流器18输出端连接有两根所述输胶管9,一根所述输胶管9输出口下方为所述胶槽8,另一根所述输胶管9下方为放胶罐20;所述放胶罐20包括胶罐本体211、与胶罐本体211上部连接的胶罐盖212、设置于所述放胶罐20下方的放胶口214、位于所述放胶口214上方的放胶口控制器213;所述放胶口214的长度与所述小滚轮6轴向长度一致,可保证上胶宽度;所述放胶罐20的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型,这样便于胶根据重力作用自动流下,无需人工操作;所述放胶罐20通过胶罐支撑架210固定于胶辊支撑架3上;所述放胶罐20固定在所述胶辊支撑架3上,位于小滚轮6右上方;大滚轮5从正下方的胶槽8中粘连胶进行上胶,并通过刮胶片14和滚轮转速控制上胶量;小滚轮6由放胶罐20从上往下沿滚轮水平淋胶,并通过设置于小滚轮6右上方的自动刮胶毛刷215和滚轮转速控制上胶量。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胶口214下端延伸至所述小滚轮6正上方,距离所述小滚轮1~2cm;所述放胶口214下端外包裹有电加热片216,降低胶的粘度,便于上胶。在本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放胶口214下端固定有自动刮胶毛刷215,所述自动刮胶毛刷215的毛刷头部位与所述小滚轮6边缘距离0.1~3mm;所述自动刮胶毛刷215通过气缸控制;所述大滚轮5和所述小滚轮6之间靠近所述大滚轮5处固定有刮胶片14;所述刮胶片14与所述大滚轮5平行设置;所述刮胶片14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胶辊支撑架3两翼上,刮胶毛刷和刮胶片的作用均为进一步控制上胶量。为了方便密封,所述储胶罐15罐盖上、所述胶罐盖212上均设置有输胶孔16;所述输胶管9穿过所述输胶孔16;所述输胶孔16与所述输胶管9连接处通过硅胶圈固定;所述输胶管9深入到所述储胶罐15底部。为了方便移动装置以及保持装置在不平整地面上放置的水平,所述机架1下部并排安装有可固定万向轮19和可调节高脚杯11。为了便于储胶罐移动,所述储胶罐15底部安装有所述可固定万向轮19。为实现自动化控制,所述大滚轮5、所述小滚轮6分别与位于滚轮轴一侧的齿轮减速电机17相连,通过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4侧边一端的电机控制开关组10来进行控制;所述加热装置7、所述压力泵12、放胶口控制器213、所述自动刮胶毛刷215、所述齿轮减速电机17、所述电加热片216均通过电路联接于控制面板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上胶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上胶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两翼上方的操作平台(4)、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4)上方的胶辊支撑架(3),与所述胶辊支撑架(3)活动连接的大滚轮(5)和小滚轮(6);所述操作平台(4)上固定有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7)位于所述大滚轮(5)正下方;所述加热装置(7)上面固定有胶槽(8);所述机架(1)一侧中上部固定有压力泵(12);所述压力泵(12)下端与通过输胶管(9)与置储胶罐(15)连接;所述压力泵(12)上端通过所述输胶管(9)与自动分流器(18)连接;所述自动分流器(18)输出端连接有两根所述输胶管(9),一根所述输胶管(9)输出口为所述胶槽(8),另一根所述输胶管(9)输出口为放胶罐(20);所述放胶罐(20)固定在所述胶辊支撑架(3)上,位于小滚轮(6)右上方;所述大滚轮(5)、所述小滚轮(6)分别与位于滚轮轴一侧的齿轮减速电机(17)相连,通过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4)侧边一端的电机控制开关组(10)来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胶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两翼上方的操作平台(4)、固定于所述操作平台(4)上方的胶辊支撑架(3),与所述胶辊支撑架(3)活动连接的大滚轮(5)和小滚轮(6);所述操作平台(4)上固定有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7)位于所述大滚轮(5)正下方;所述加热装置(7)上面固定有胶槽(8);所述机架(1)一侧中上部固定有压力泵(12);所述压力泵(12)下端与通过输胶管(9)与置储胶罐(15)连接;所述压力泵(12)上端通过所述输胶管(9)与自动分流器(18)连接;所述自动分流器(18)输出端连接有两根所述输胶管(9),一根所述输胶管(9)输出口为所述胶槽(8),另一根所述输胶管(9)输出口为放胶罐(20);所述放胶罐(20)固定在所述胶辊支撑架(3)上,位于小滚轮(6)右上方;所述大滚轮(5)、所述小滚轮(6)分别与位于滚轮轴一侧的齿轮减速电机(17)相连,通过安装于所述操作平台(4)侧边一端的电机控制开关组(10)来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两翼中部靠下设置有稳定支撑架(2),所述齿轮减速电机(17)固定于所述稳定支撑架(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下部并排安装有可固定万向轮(19)和可调节高脚杯(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胶罐(20)包括胶罐本体(211)、与胶罐本体(211)上部连接的胶罐盖(212)、设置于所述放胶罐(20)下方的放胶口(214)、位于所述放胶口(214)上方的放胶口控制器(213);所述放胶口(214)的长度与所述小滚轮(6)轴向长度一致;所述放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畏
申请(专利权)人:寻乌县天源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