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94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7: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兽用复方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槟榔、南瓜子、蛇床子、雷丸、贯众、南鹤虱、广木香、地丁草、百部、大黄、白术、神曲、山药、柴胡、瓜蒌、甘草16味中药按照一定的配比经一定的工艺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药物提取物适用于动物包虫病的防治,方法简明,易于实施,绿色安全,疗效显著,有效避免了因抗微生物所引起的药物残留及耐药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 comp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chinococcosis in animal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imal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comp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for the control of animal echinococcosis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mpou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ract. Compound extract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onsists of areca, pumpkin seed, Cnidium, omphalia, Guanzhong, southern carpesia, Costus root, Herba Violae, stemona root, rhubarb, white atractylodes rhizome, medicated leaven, yam, bupleurum, Fructus Trichosanthis, licorice 16 herbs according to a certain proportion by prepared and. The pharmaceutical extract of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nimal hydatid disease. The method is concise, easy to implement, green and safe, and has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It can effectively avoid drug residues and drug resistance caused by antibiotics, and has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兽用复方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防治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肺、脑及其他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狗为终宿主,羊、牛是中间宿主,人因误食虫卵成为中间宿主而患包虫病,农业部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卫计委将其列入丙类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资料,人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患者10年病死率到达94%,被称为“虫癌”。据农业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万头以上,局部地区羊的棘球蚴感染率为80%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亿元,西藏是全国包虫病防治重点省份之一,国家卫计委确定全区74个县均为包虫病流行县。根据2016年西藏自治区对22个试点县监测结果显示,牛平均感染率为13.6%、羊平均感染率为44.72%、犬感染率为4.09%。感染包虫病的牲畜出现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给农牧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包虫病已成为制约传统牧区畜牧业发展、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药物仍然是防治动物包虫病的主要手段。临床常用药物比较单一,主要为吡喹酮和阿苯达唑,驱虫效果不够理想,使用时间长,停药后易复发,导致动物生产性能受到严重影响;大剂量的药物使用不仅对机体产生了毒害作用,而且容易在畜产品中造成残留,带来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新型的驱虫效果好、抗药性小、绿色安全低毒的驱虫药,不仅对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并制定其成药的提取方法,达到安全有效治疗和预防动物包虫疾病并使其适用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目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最佳的,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20份、南瓜子90份、蛇床子30份、雷丸20份、贯众10份、南鹤虱10份、广木香25份、地丁草60份、百部15份、大黄20份、白术20份、神曲25份、山药30份、柴胡10份、瓜蒌15份、甘草20份。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各中药材,混合,加入各中药材总重量2-3倍的60-65℃的水浸泡1小时后,再加入无水乙醇使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v/v%,浸泡5小时后,回流提取4小时,收集提取液,然后再加入50v/v%的乙醇水溶液,浸泡5小时,回流提取4小时,加入的水、无水乙醇和50v/v%乙醇水溶液总体积与各原料中药材总重量的比为10mL:1g,然后收集两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后的料液体积与各原料中药材总重量的比为(1-2)mL:1g,喷雾干燥,收粉,粉碎,过50目筛,混匀,即得产物。本专利技术根据中华传统中兽医医药理论、中华“瑰宝”中草药特性和动物包虫病的发生机理为指导,按照中药的君臣佐使、七情配伍等原则严谨配方,诸药配合具有驱虫杀虫、清热燥湿、补气健脾疏肝化瘀等功效,使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本专利技术中各中药材是在大量临床试验中逐一筛选出来的,最终得到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药理作用:按照中兽医辨证理论原则,动物包虫病为湿热内蕴、结于脏腑所致,本专利技术中槟榔、南瓜子、蛇床子、雷丸、贯众、南鹤虱为驱虫杀虫之功效;广木香、地丁草、百部、大黄、白术、神曲、山药为补中益气,健脾燥湿、行气消积、疏肝肺而化瘀之功效。诸药配合具有驱虫杀虫、清热燥湿、补气健脾疏肝化瘀等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中药复方提取物制剂,有效解决了当前化药防治动物包虫病出现的系列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治动物包虫病的新型方法;2、提取物为纯中药制剂,低毒高效,不涉及药物残留,符合当前生态、安全、绿色的畜牧业生产需要和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要求;3、将药物制成中药提取物,使用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化药味苦、难以消化和吸收的问题,易吸收,且吸收快,能够迅速起到治疗的目的,疗效时间长;4、预防和治愈率高,临床试验达到了90%的治愈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以下内容不应在任何程度上被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20份、南瓜子90份、蛇床子30份、雷丸20份、贯众10份、南鹤虱10份、广木香25份、地丁草60份、百部15份、大黄20份、白术20份、神曲25份、山药30份、柴胡10份、瓜蒌15份、甘草20份。称取所述重量份的各中药材,混合,加入各中药材总重量2.5倍的60-65℃的水浸泡1小时后,加入无水乙醇使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50v/v%,浸泡5小时后,回流提取4小时,收集提取液,然后再加入50v/v%的乙醇水溶液,浸泡5小时,回流提取4小时,加入的水、无水乙醇和50v/v%乙醇水溶液的总体积与各原料中药材总重量的比为10mL:1g,然后合并两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后的料液体积与原料各中药材总重量的比为1.5mL:1g,最后喷雾干燥,收粉,粉碎,过50目筛,混匀,即得。实施例2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10份、南瓜子70份、蛇床子10份、雷丸10份、贯众5份、南鹤虱5份、广木香15份、地丁草30份、百部10份、大黄10份、白术10份、神曲15份、山药10份、柴胡5份、瓜蒌5份、甘草10份。按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实施例3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30份、南瓜子100份、蛇床子40份、雷丸40份、贯众40份、南鹤虱30份、广木香40份、地丁草90份、百部25份、大黄40份、白术30份、神曲35份、山药60份、柴胡15份、瓜蒌15份、甘草30份。按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实施例4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60份、南瓜子140份、蛇床子50份、雷丸50份、贯众70份、南鹤虱30份、广木香60份、地丁草100份、百部30份、大黄45份、白术50份、神曲40份、山药80份、柴胡20份、瓜蒌20份、甘草60份。按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复方中药提取物。为了确定最佳用量配比组合,本专利技术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进行验证说明:试验1采取自然发病羊肝肺部的棘球蚴,饲喂检测包虫病阴性、并经过驱虫处理的成年犬,每天采取狗粪便进行镜检,若有大量虫卵排出,及时采集粪便后,保存在生理盐水中,然后饲喂给健康断奶羔羊。将感染了包虫病的病羊分为6组,每组10头,对以上6组病羊进行30天的给药治疗,观察并记录其体重变化及痊愈状况,其中第1-4组分别使用实施例1-4中制备的提取物,按照30mg/kg体重(以提取物计量)内服给药(每日一次);第5组为吡喹酮组,按照20mg/kg体重内服给药(每日一次);第6组为空白对照组。结果如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6‑60份,南瓜子60‑150份,蛇床子10‑60份,雷丸10‑60份,贯众3‑90份,南鹤虱3‑30份,广木香10‑60份,地丁草30‑120份,百部3‑30份,大黄10‑60份,白术6‑60份,神曲10‑60份,山药10‑90份,柴胡5‑20份,瓜蒌6‑20份,甘草6‑6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和治疗动物包虫病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6-60份,南瓜子60-150份,蛇床子10-60份,雷丸10-60份,贯众3-90份,南鹤虱3-30份,广木香10-60份,地丁草30-120份,百部3-30份,大黄10-60份,白术6-60份,神曲10-60份,山药10-90份,柴胡5-20份,瓜蒌6-20份,甘草6-6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中药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方中药提取物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中药材制备而成:槟榔20份、南瓜子90份、蛇床子30份、雷丸20份、贯众10份、南鹤虱10份、广木香25份、地丁草60份、百部15份、大黄20份、白术20份、神曲25份、山药30份、柴胡10份、瓜蒌15份、甘草20份。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常瑛刘武边巴次仁陈洁尼玛仓决金尔光赤列旺久邵志勇曲珍措姆措吉华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南市乃东区农牧综合服务中心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