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282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0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护套、底板、橡胶垫、隔套;所述护套为圆柱形腔体结构,所述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套下侧,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置于所述护套的圆柱形腔体内部的上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套上端的向内圆环凸起上,所述隔套位于气液分离器主体与底板之间,所述隔套与气液分离器主体之间设置橡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液分离器,流路设计成阿基米德螺旋形式,体积较小,载流在流路中以较高速度流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试样扩散以径向扩散为主,有利于待测物的分离,提高系统的检测速度及灵敏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拆卸外壳,外观整洁,换膜方便,便于日常维护。

A gas liquid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流动注射分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流动注射分析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流动注射分析(FlowInjectionAnalysis,简写为FIA)是一种新型的连续流动化学分析技术。这种技术是把一定体积的试样溶液注入到一个流动着的、非空气间隔的试剂溶液载流中,被注入的试样溶液流入气液分离器,形成一个区域,并与载流中的试剂混合、反应,再进入到流通检测器进行测定分析及记录。这种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土壤分析、环境监测、药物研究、禁药检测和血液分析等领域。典型的FIA装置主要由多通道蠕动泵(或恒流泵)、定量采样阀、气液分离器和光学流通池四大构件组成。常见的气液分离器有空管式气液分离器、填充床气液分离器、单珠串气液分离器等,不同的气液分离器有不同的适用领域,在现有技术的气液分离器的载流在管内的流动属层流,样品在迁移过程中的扩散是纵向和径向的组合,空管式气液分离器为直管结构,外形为筒状,体积比较长;载流路径基本是直线,纵向扩散为主,不利于待测物的分离。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护套、底板、橡胶垫、隔套;所述护套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其外侧设置多个圆环形凸起,其上端开口设置向内圆环凸起,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护套的底部,为正方形,通过螺栓将护套与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置于所述护套的圆柱形腔体内部的上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套上端的向内圆环凸起上,所述隔套位于气液分离器主体与底板之间,用于支撑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隔套与气液分离器主体之间设置橡胶垫,用于减缓气液分离器主体与隔套之间的震动。在基于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包括:中空压紧螺钉、密封圈、进出液管、气液分离膜、螺旋流路主体;所述中空压紧螺钉设置多个,所述中空压紧螺钉从螺旋流路主体的上面和下面向内部固定,上面和下面对应位置设置的中空压紧螺钉的中心对齐,所述密封圈设置多个,在中空压紧螺钉的顶端与螺旋流路主体连接处设置密封圈;所述进出液管位于所述中空压紧螺钉的中空腔体内;所述螺旋流路主体设置上下两部分,所述气液分离膜位于所述螺旋流路主体的连接部位。在基于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垫为O形圆环橡胶圈。在基于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流路主体设置多个阿基米德螺旋线小槽。在基于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液分离膜设置多个微细小孔。在基于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出液管为翻边聚四氟乙稀管。在基于上述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为O形圆环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所述的气液分离器,流路设计成阿基米德螺旋形式,体积较小,载流在流路中以较高速度流动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试样扩散以径向扩散为主,有利于待测物的分离,提高系统的检测速度及灵敏度。中空压紧螺钉、密封圈和进出液管组成无死体积的微形流体接头,能够提高气液分离的效果,气液分离器的螺栓固定方式,使圆柱形护套和方形底板构成可拆卸的外壳,外观整洁,换膜方便,便于日常维护。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液分离器主体、11中空压紧螺钉、12密封圈、13进出液管、14气液分离膜、15螺旋流路主体、2护套、3底板、4橡胶垫、5隔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图1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所述气液分离器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1、护套2、底板3、橡胶垫4、隔套5;所述护套2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其外侧设置多个圆环形凸起,其上端开口设置向内圆环凸起,所述底板3位于所述护套2的底部,为正方形,通过螺栓将护套2与底板3固定在一起,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1置于所述护套2的圆柱形腔体内部的上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套2上端的向内圆环凸起上,所述隔套5位于气液分离器主体1与底板3之间,用于支撑气液分离器主体1,所述隔套5与气液分离器主体1之间设置橡胶垫4,用于减缓气液分离器主体1与隔套5之间的震动。所述橡胶垫为O形圆环橡胶圈。底板3的四周设置多个螺栓孔,便于底板3固定,螺栓孔的下侧设置胶垫,能够减缓气液分离器的震动。图3为本技术气液分离器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1包括:中空压紧螺钉11、密封圈12、进出液管13、气液分离膜14、螺旋流路主体15;所述中空压紧螺钉11设置多个,所述中空压紧螺钉11从螺旋流路主体15的上面和下面向内部固定,上面和下面对应位置设置的中空压紧螺钉11的中心对齐,所述密封圈12设置多个,在中空压紧螺钉11的顶端与螺旋流路主体15连接处设置密封圈12;所述进出液管13位于所述中空压紧螺钉11的中空腔体内;所述螺旋流路主体15设置上下两部分,所述气液分离膜14位于所述螺旋流路主体15的连接部位。所述螺旋流路主体15设置多个阿基米德螺旋线小槽。所述气液分离膜14设置多个微细小孔。所述进出液管13为翻边聚四氟乙稀管。所述密封圈12为O形圆环密封圈。气液分离膜14上的微细小孔能让气体穿过,而阻止液体穿过,气液分离膜14夹在两片螺旋流路主体15之间,使单独的螺旋流路主体15上的螺旋小槽各构成独立的液体通道。图2中进出液管13的A、B为两个入口和C、D为两个出口,分别是两个通道的接口。中空压紧螺钉11、密封圈12和进出液管13组成无死体积的微形流体接头。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气液分离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护套、底板、橡胶垫、隔套;所述护套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其外侧设置多个圆环形凸起,其上端开口设置向内圆环凸起,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护套的底部,为正方形,通过螺栓将护套与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置于所述护套的圆柱形腔体内部的上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套上端的向内圆环凸起上,所述隔套位于气液分离器主体与底板之间,用于支撑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隔套与气液分离器主体之间设置橡胶垫,用于减缓气液分离器主体与隔套之间的震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分离器主体、护套、底板、橡胶垫、隔套;所述护套为圆柱形腔体结构,其外侧设置多个圆环形凸起,其上端开口设置向内圆环凸起,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护套的底部,为正方形,通过螺栓将护套与底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置于所述护套的圆柱形腔体内部的上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套上端的向内圆环凸起上,所述隔套位于气液分离器主体与底板之间,用于支撑气液分离器主体,所述隔套与气液分离器主体之间设置橡胶垫,用于减缓气液分离器主体与隔套之间的震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主体包括:中空压紧螺钉、密封圈、进出液管、气液分离膜、螺旋流路主体;所述中空压紧螺钉设置多个,所述中空压紧螺钉从螺旋流路主体的上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平柱黄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浪引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